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社会交往中的108个怎么办
82635300000013

第13章 不善于同别人沟通思想,怎么办?

当你稍稍懂事后,你就非常渴望与别人沟通思想。人与人之间,不仅需要感情的抚慰,而且需要心灵的相通。而沟通思想,既能增进感情,又能使彼此的心相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理解”。

沟通思想,有时是与同龄人,如你的同伴、同学;有时则是你长辈,包括父母亲、老师或者还有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等上一辈的人。无论同什么人沟通思想,总得这样:

一、主动真诚

将自己的想法先谈出来。要敢讲真话,即使有些话并不一定正确。沟通本身就是一种互相切磋,要是样样都正确,也就失去了沟通的意义。说了真话,别人才能了解你、认识你、理解你。这是相互沟通的基础和前提。

二、敞开交流的渠道

生活中交流的渠道是很多的,比如,同学之间利用课余时间、上学回家的途中或节假日,一起谈谈心,可以说说自己的高兴事,也可以说说烦恼和苦闷。在家里,和父母沟通思想的机会更多了,在饭桌上,在父母闲暇时,可以随时沟通。你倘若遇到了一件难办的事,或自己想不通的事,可主动找父母诉说,父母会安慰你,指导你怎样走出困境。你也可以找老师,让老师更加真切地了解你,这样师生关系会更融洽,更和谐。在班会或小组会上,也要表现出真诚和坦率,这是在更大范围内和别人沟通的途径。另外,借助书信,比如父子、母女间通信,同学间通信,师生间通信等,也是一种交流的延伸和扩展。有时候书信交流比口头交流更深刻。

三、要掌握沟通的技巧

与人沟通时,要注意倾听,倾听的时候,要面带微笑,最好别做其他的事情,并给予以表情、手势、点头等方面适当的反馈,特别是当对方有怨气和不满需要发泄时的倾听,更能显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水平;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给他人提意见、指出错误时,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及他人自尊心;与他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

四、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对他人的缺点,应多加理解和包容

当别人取得成绩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赞扬和祝贺。这种赞美的话语会给被赞扬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情绪具有传染性,即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给周围所有人带来快乐。“快乐”则会消融人际关系的僵局,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平时对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鸡毛蒜皮的纠纷,不要太耿耿于怀,该忘的忘,该原谅的原谅,该和解的和解,不要太放在心上。所谓“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做主要的事情上。

在沟通思想时,要使别人理解自己,首先自己要理解别人。理解是相互的。另外,也不要期望一两次交流便能把思想统一到一块儿。交流不仅在于具体的结果,而在于思想的沟通,在于彼此认可,互相理解。现代人讲究互相沟通思想,从小培养这种意识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