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
82638400000016

第16章 爱不必羞于启齿

〔美〕鲍勃·瑞金

女儿常常对我灌迷汤,我文章写好了,念给她听,她总是再三赞叹:“妈!你写的真好!你真的好棒啊!”

偶尔买了新衣,在镜子前顾影自怜,女儿总是在一旁全程参与,并不厌其烦地给我打气:“这件衣服好看,以后你不穿了,不要送别人,就送给我好吗?”

我的抽屉里,也放满了女儿给我的各式各样的卡片:

“我真骄傲有个好妈妈。”

“今天虽然不是什么节日,可在我心中,每天都是母亲节。虽然只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却代表我无限的谢意。”

“……”

家里留言的白板上,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道谢或道歉的话,甚至一些示爱的文字: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女儿敬上。”

刹那间,这些爱言慰语使我疲累全消,觉得人生并非全无意义。

那年,父亲过世后,母亲心情抑郁,寡言少语。为了解除她的寂寞,我们接她北上和我们同住。在那一段时日里,她总是抢着帮我做饭,我当时除教书外,还得去上博士班的课程,有了母亲帮忙,的确让我少操了不少的心。

一日,我在中正理工学院教完早上四节的课,又赶着下午两点去东吴当学生。驱车回家途中,我想到有母亲的日子,实在太幸福了。而我为什么从来未曾向母亲表达内心的感受呢?我不是常常因为女儿的甜言蜜语而觉得精神百倍吗?难道我的母亲就不想听她女儿的感谢吗?我是不是应该学学女儿,勇敢地向母亲示爱呢?

车程满长的,我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勇气。我决定一进门就启齿。然而,房门一打开,母亲就绽开笑靥,朝我说:“回来啦!吃饭了!”我突然一阵害羞,错失了最好的时机向母亲说“谢谢”。我教书十余年,演讲无数次,从来没有一次开口像这般艰难的。我安慰自己:“没关系,第一次总是艰难。跨过了这一关,以后就简单了。”

吃饭时我一直在伺机行动。可是饭吃完了,我还是没说,心里好着急。再不把握机会,这句话恐怕就只好永远藏在心里了。碗一放,我低头看着碗,鼓足勇气说:“妈!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四十几岁的人,中午还有妈妈做好热腾腾的饭菜等我回来吃。”

我头都不敢抬地很快说完这话,也不敢去看母亲的表情,便急急地奔进书房里,取出下午要带的书,仓促夺门而去。

那天傍晚从学校回来,母亲已在厨房忙着。我悄悄打开门进屋时,发现父亲过世后就不曾开口唱歌的母亲居然恢复了以前的习惯,在厨房边打点着菜,边唱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