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元散曲风格特质及其成因研究
82640800000001

第1章 摘要

本书通过分析元散曲语言修辞、句式章法、情趣立意等方面雅俗文化元素的并立,论析了元散曲以俗见雅、雅俗合一的风格特点及其构成方式。本书的中心论旨为元散曲包蕴了元代雅俗多层次的文化元素,它得益于元代士人借俗写雅,以雅化俗的主观努力,是元代士人主动顺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必然结果。围绕这一中心论旨,本书主要从元散曲雅俗交融风格特质的构成、雅俗冲突与融合的方式、雅俗合一风格特质的成因三个方面,考察和分析元散曲独特的艺术风貌。

(1)本书上编论述元散曲雅俗交融风格特质的构成,主要分为两部分:

前两章分析了元散曲的俗文化特质。第一章从文本构成角度分析元散曲中市民化的语汇构成和散文化的章法结构营造了元散曲的“俗”味。第二章从题材内容角度探讨了元代底层文化心态对士人价值体系的渗透和改造。

第三、四章论述了元散曲中雅文化特质的构成。第三章通过分析元散曲中对偶、用典、隐栝等多种艺术修辞手法论述元散曲的雅化方式。第四章从元代士人心态角度分析这一雅文化特质的成因。

(2)第五、六章组成了本书的中编,集中分析元散曲雅俗冲突与融合的方式。

第五章通过分析元散曲内容、结构、语言等雅俗文化元素的不匹配,认为雅与俗两种风格元素以二元对立的创作模式普遍并存于元散曲作品中。

第六章探讨了元代士人在元散曲的创作中对元代俗文化元素的借用和改造,认为“和而不同”的雅俗融合方式使元散曲既“耸观”又“耸听”,成为雅俗共赏的复合型文化成果。

(3)本书的下编分为由第七、八、九三章组成,系统分析了元散曲雅俗合一风格特质的成因。

第七章从社会角度分析了元散曲的现场演绎方式和接受者的生活经验、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认为曲家的创作内容和风格较易受到现场环境和接受者的制约和引导,这有利地推动了元散曲的雅俗交融风格的形成。

第八章从文化角度论析元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元代儒学朱陆合流的学术理念和思想界包容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这些文化因素对元代士人平等开放的文学观念和元散曲雅俗交融风格的影响。

第九章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了元代士人通过散曲创作实现自我塑造的创作动机。他们借文学创作转化焦虑,获得个体精神的替代性满足,并借以完成个体形象的自我塑造。“面子疑于放倒,骨子弥复认真”是对元代曲家创作心理的准确解读。

本书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文本批评、接受美学等方法分析元散曲雅俗交融的风格特点及其成因。从作品审美趣味的多元化,到曲家创作动机的复杂化,再到接受者期待视野的多样化,雅俗文化元素的杂糅融合造就了元散曲独特新颖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