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8267300000093

第93章 论语音表象与形态、句法和语义...(1)

论语音表象与形态、句法和语义表象之间的联系

1.我们在语言中区分语言经常性的心理存在,既包括个体—心理的,也包括集体—心理的、语言表象的经常性心理存在和借助生理和物理手段进行的社会交际将这些表象从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体。这同样也关系到所有正常人共同的发音—听觉语言,关系到文明人固有的手部运动语言和视觉表象语言。

我们暂且不谈书写—视觉语言、视觉表象语言,只注意发音—听觉语言,音响和一般的表象语言。

2.在这种语言中自然区分:

(1)外部方面,纯语音方面。

(2)语言之外或语义表象方面。

(3)形态方面,人类语言的特有结构。

语义表象借自于物理世界,社会世界,“内部”、心理世界,处于语言的界线之外。激起发音动作和音响印象的机体功能则属于人之外的本质领域,属于生理—物理现象领域。最广义的语言结构(词素,也就是不能继续分解的形态单位;由词素或者词语组成的统一体;由词语组成的统一体,或者语法、句子等等)是语言固有的,在语言之外的任何地方都见不到的现象。

3.上面列举的语言生活的三个方面(语音、语义和形态)是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就像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样(骨、软骨、肌肉、膜、腺、神经等等),语言的各个部分也是相互有机地联系着,上面提到的语言各个部分应当是相互联系的。但这种联系有什么特点呢?

由于语言的经常存在是心理的,所以,语言的组成部分也是在心理上相连。不仅语言的语义方面分解为心理成分——不能继续分解的表象,就是语言其他的两个方面——形态、发音—听觉或者语音方面也只能以不能继续分解的表象及其组合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这些表象相互联系,组成一些固定并且同时又变化的系统,相互制约。

4.语言发音方面的每一个心理成分或者与语言的形态表象发生联系,或者与语义表象发生联系。以具体情况为例。比如一系列有联系的形式:word,wody...wodzie,wod,wodny,wodnisty,wodka,wodek,wodeczka等等。

为了更准确地象征化,也就是为了通过它们的视觉等价物,更有说服力直观展示语音成分,我们将利用简化的文字,借助于连字符划分词素,也就是划分词语不能分解的形态—语义部分:voda,vodi...voзe,vut,vodni,vodnisti,vutka,vudek,vudecka。

从客观的角度看,我们没有权力将波兰语书写法中固有的字母y和i的区分,推广到科学的正字法中。我们借助于з'表示与清辅音c(ts⌒)对应着的浊辅音的复合音dz⌒。借助于弧形,在辅音字母的符号下面,我们表示辅音字母不具有独立性,与其在词语中的组合或者位置有关,而借助于连字符,在辅音字母或者上侧方的逗号符号上面,表示是软辅音,也就是从发音角度,与其他发音行为同时进行的,还有舌中部要靠近上颚部位。而从听觉和音响角度,这样的接近则能够唤起音响表象。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与其相对应的心理等价物或者表象的形式而经常存在于语言中的。

5.我们以词语中的主要词素为例,这些词语正是因为这样具有不同形式的词素才具有了同源关系,即词素vod,voз,vut,vud……我们研究这个具有不同外表的词素的哪些语音元素(也就是非同类的,而分解为若干个相互交替的变体的词素)与语义表象发生联系,哪些与形态表象,与作为词素统一体的词语结构表象发生联系。这些词素可以与其他词素进行不同的组合,只有第一个音位v是这个词素语义上稳定的、准确固定的语音成分,不断出现在词素的各种组合中。由于言语器官若干行为的同时性及由这些行为引起的同类印象,还有语音表象的原因,两个剩余的音位,作为统一体的完整印象应当分解为其组成部分的独立发音行为表象与伴随它们的音响特征表象。而这些音响特征改变了完整音位的统一印象和表象。一部分行为及由它们引起的音响印象的变异被运用在词语结构方面,也就是被形态化,一部分被运用在语义方面的联系中,也就是被语义化。在该词素中,音位与语义表象发生联想:

1) 第三个音位,也就是第二个辅音音位的一般音位表象。一方面是前舌的塞音的一般音位表象(或者只是塞音音位和后来被骤然的爆发——发音的“爆破”取而代之的音位。vod,vut,或者在复合音з'中,直接与气流在舌与腭部之间的缝隙通过有关的,也就是与擦音发音有关的音位),另一方面,如果在词语中的位置或者与其他音位的组合(voda,voзe.../vut,vutka)的“最高力量”没有妨碍到这种情形的话,就是浊音音位的一般音位表象。

2) 第二个元音音位的一般语音表象与语义表象具有联想关系。这个音位产生于口腔的固定位置,与双唇的靠近有关,但这一般的表象是在ou界限之间震荡的。

6.音位是该词素的组成部分。音位的下列特点被形态化,也就是与词语结构表象、一些形式和形态类型的表象联想起来。

1)在结尾的音位,即在第二个辅音音位(d,t,з)中,就是舌部远离上颚和接近上颚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在前舌辅音中,还与另一个发音行为的变体有联系,也就是与双辅音(з',dz')表象有联系,尽管简单的非双辅音音位表象有舌部远离上颚情形的存在。在唇辅音(b/b,p/p,v/v,m/m...riba/ribe,lapa/lape,sova/sove,zima/zime...)或者在前舌擦音(s/s,z/z...mis'a/mis'e,vaza/vaz'e...)中,这种关系是比较简单的。辅音音位的弱化和依赖于发音条件其实就是纯语音必要性的表现。毫无疑问,这种表现在整个一组词语中不断重复,与固定的形式结构表象发生联系,也就是被形态化。

2)在第二个元音音位中,正是o/u的这种交替在整个系列的变化词语(voda/vut,moda/mut,zagroda/zagrut,osloda/oslut,prˇigoda/prˇigut,glova/gluf,broda/brut)中重复的同时,当然也被形态化。

7.将构成统一词素发音相同的音位分布到一个或者两个音节上,也就是第二级语音单位与形态单位的吻合与不吻合。换言之,形态单位与音节的吻合与不吻合其实属于语音范围,却在整个系列的词语中重复着(vo×da,vo×di.../vodni vut...glo×va glo×vi.../gluvnI gluf...)这里的×划分音节,而分解词素。,经常与固定形式的表象发生联系,必要时成为形态特点。

8.为了描述自己的主要思想,我想说一下波兰语言思维中语音表象形态化的若干个无可争议的事实。为了证明自己的结论,我首先列出一个波兰语独立的音位表:

123456789101112131415

1pbmfv[]u[m]oq

2tdnszcз

3cˇзˇ[rˇ]r

4kg{η}x[γ][ω]a

5〖12〗J[]i[ε]e

6pbmfv

7ns'zcз〖11〗l

8kgx[γ]

9.在这个表格中,我使用了简单的不太复杂的字位(графема)(统一的字体表象)表示简单的音位。即:

ззˇз'代替dz,dz,dz'

cзˇr—sz,cz,dz,rz

xch

除此之外,还应当强调以下内容:

我完全不区分i和y。这是波兰语字母表中的两个字位。但在发音—听觉语言中,它们属于元音音位的一个表象,而这个元音音位在发音上与前一个辅音音位,即“硬辅音音位”或者“软辅音音位”的性质有关。

我随便使用v代替w,γ代替h(在相关音位是浊音的情况下)。

接着我引入:ω作为窄o(在o和u之间)的符号,ω》开o的符号(在o和a之间),ε》窄e的符号(在e和i之间)。

我还使用经常性的分析性符号,将这些符号表象与一些明确确定的发音行为和取决于这些行为的音响特征联系起来。比如。

符号或者’(p,b...n,ń,s,z...k,g)表示舌中部靠近上颚。

符号ˇ(,c,зˇ,r)表示舌尖向上弯曲,在其后形成了凹处,使得擦音的发音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强烈声响的印象。

符号(u,i)表示元音的非音节性。

符号()表示软腭向下,气流进入鼻腔,在发元音时由此而引起的鼻音特征。为了显示出连续性,我用o代替ɑ,根据比例式e:o=e:。

用(),比如J(i)指还有另外一个该音位表示法,而用{},比如{η}表示独立音位,只见于固定组合中。[],比如[γ]、[γˇ]、[ε]是音位符号,只有方言中有这样的音位,但还是共同波兰语发音的一些类别的语音特点。

而且,我的表格体系本身不需要详细解释。我只需要注意到纵向和横向的编号就行了。

10.这里将谈到不同结尾和个别形式标志与构成词干音位的一些语音特点之间的联系。首先是以辅音音位结尾的词干。

由于历史—语音变化的原因,在现代波兰语言思维中,在各个系列音位之间有稳定的关系,这反映在形态类型的分布中。

我们以第一排的前五个音位p、b、m、f、v和第六排的前五个音位p、b、m、f、v为例,在形态学中它们构成了交替项,与固定的结尾或者后缀发生联系。

同样,第二排音位,除了c和з,也就是音位t、d、n、s、z、,还有第七排的音位c、з、n、s、z、l处于那样的形态交替关系中。

音位r与音位[rˇ]发生交替,也就是在大部分波兰人那里是与或者发生交替的现象也加入到其中(根据语音组合,在有限的范围内,音位k、g、x与c、з、发生交替)。

例子:

lapa/lape.riba/ribe,voda/voзe,rana/rane。

misa/mise...s'ia/sile...з'ura/з'urˇe...paka/pace,struga/struзe,muxa/mue。

所以,在这里结尾的辅音词干交替就是形态特点,不仅在历史上,而且从现代角度都应当视这些辅音是主要的、原始的。现在发这些音时,舌中部是不靠近上颚的。还有一些辅音在过去的语言中,从来没有经历过“软音”阶段,也就是舌中部靠近上颚而导致的变异阶段。比如,在交替r∥r()中,尽管现在两个交替辅音是“硬音”(舌中部不靠近上颚),但是历史上r是曾经是“软辅音”r的继续。在交替项k∥c、g∥з、x∥中的辅音c、з、在历史上产生于“软化的”k、g、x。

11.但是,如果我们放弃原始的主要辅音,而代之以舌面辅音或者在历史上经历了舌面音阶段的辅音,那么这些辅音在所有形式中都是不变化的。它们的不变性被形态化,也就是成为了该形态类型的语音特点:sveca,meзa,dua,bura,zema,dyna,vola,ija。

而且,在词干最后的一个辅音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获得了另外一些与这个辅音在变化时不一样的格结尾。所以,构成词干的音位变化与不变化之间的区别规范了形态类型的现代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