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8271300000011

第11章 中国都市青少年危机: 表现与特征(6)

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网络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便利,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收集资讯,适当的娱乐也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但如果沉迷于网络,特别是玩暴力网络游戏,则会带来极大的危害。2008—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中表明,青少年对网络娱乐的依赖程度较高。许多青少年学生在迷上网络游戏之后无法自拔,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严重影响了学习。学生的视力也会因为长时间看电脑而受到影响,更有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而产生幻觉,导致悲剧发生。家长和老师应加强对学生上网的指导,提高指导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促进自身发展。

1. 影响学业

网络成瘾首先会对青少年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沉迷网络导致学生学习动力减弱,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上网成了他们生活的主题。由于网络本身极具吸引力,加之青少年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沉迷网络耽误了学习时间,削弱了学习兴趣,破坏了学习习惯,降低了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学习成绩。许多青少年学生就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胡在东,2007)

2. 人格异化

网络上瘾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造成人格异化。大多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有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且由于其过于依赖网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网络上,与同学现实的交往减少了,更加削弱了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在虚幻的网络中获得了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妄想在虚幻的网络中获得和现时一样的人际交往。慢慢的,他们就会不适应现实的生活,人际交往出现了障碍。由于长时间上网,严重时还会产生幻觉、注意力下降、反应能力变差,思维迟缓,最后人格发生明显改变。

3. 网瘾与犯罪

沉迷于网络,免不了会接触到网络上的色情暴力信息,容易腐蚀青少年的灵魂。一些暴力游戏、色情电影、音乐、图片及文字、非法论坛等消极信息在网页的公告栏、留言板、聊天室、邮箱等随处可见,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使青少年法律和道德观念淡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继而迷失方向。国内案例也说明,有一些学生因为长期迷恋网上的枪战游戏、杀人游戏,在现实世界中,他们经常也是打打杀杀,不是把这个弄得头破血流,就是把那个打得鼻青眼肿,生活充满着血腥味。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经常浏览黄色网站,或沉溺于网聊、网恋、网婚之中,发展到现实中破坏别人家庭,或约会,或偷吃禁果,伦理道德丧失,甚至演出一幕幕遗祸无穷的悲剧(周时梁,2006),极端的甚至会铤而走险实施犯罪。

(三)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 国际经验与现实困境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多种力量合力的结果,是社会化偏差的体现。对于青少年上网现象,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堵”、“禁”等手段,应当科学引导孩子健康上网,提前干预。欧美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对青少年上网现象进行有效的干预。德国有关机构在2004年底对青少年接触媒体、信息的情况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在12岁至19岁的青少年中,有53%的人每周多次或者经常上网,45%的青少年在网上碰到过色情内容,而10%的青少年每周至少接触过一次网络色情内容。针对这一情况,德国家庭、老年人、妇女和青年事务部首先开始大力推广“青少年在网上”行动,相关部门新设立了一个以青少年兴趣为出发点的综合网站,即www.netzcheckers.de,集信息、娱乐、学习和咨询于一体,并使该网站能链接到德国各地现有的青少年网上信息平台,青少年可以参与该网站的建设,加入网上社区活动。与此同时,青少年部和德国主要电视台等媒体单位联合发起了“瞧一瞧,你还在干什么?”行动。这一行动主要针对3岁至13岁之间孩子的家长,呼吁家长主动掌握孩子的上网情况,介绍专家的各种建议,力求帮助儿童正确使用互联网。德国青少年保护机构发行的《儿童的网络——没有风险地冲浪》手册为家长解答网络安全等问题,并推荐适合儿童登陆的网站。联邦政策教育中心等机构则推出一系列健康的游戏和学习软件。德国还设有专门负责媒体信息安全的政府机构“联邦危害青少年媒体检查处”,检查所有互联网内容,大约有5400多个媒体已被该检查处列为青少年不宜接触的媒体。在美国,学者提议采用“五管齐下”来治疗学生的网瘾。首先让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上网成瘾的危害;其次在健康教育计划中引入有关“网络上瘾症”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提前预防;第三,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瘾的苗头,就多加疏导,并鼓励学生找专业的顾问解决问题;第四,鼓励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多参加校园团体和社会活动,保持社会连接,避免生活疏离;最后,围绕互联网这个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让他们知道网络的益处和害处。(吴增强、张建国,2007)

亚洲国家如韩国和日本,政府部门也都积极行动,设法协助家长帮助孩子戒除网瘾。韩国信息通信部和韩国信息文化振兴院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网络中毒咨询中心”,以初、高中学校老师和家长为对象,开设“网络中毒”预防讲座,为家长提供有关网络成瘾方面的咨询,并直接向学校派遣咨询人员,对有网络成瘾症状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到2006年韩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80个咨询中心,信息通信部与各地的教育厅合作,指导老师如何帮助学生预防“网络成瘾”,并开设“预防网络成瘾”的特别讲座。日本政府也采取措施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危害。日本文部科学省呼吁学校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网络免疫力,文部省下属的电脑教育开发中心向各所学校发放了《信息道德指导案例集》,以有害网站、交友网站、电脑病毒为主题,用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真实案例,讲解青少年戒除网瘾和应对网络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注重加强网络管理,在一些管理较好的网站,管理人员会全天监控网站信息,一旦发现杀人、自杀、援交等不良信息立即删除。日本网络协会和日本电信电话移动通信网络公司还开发出手机过滤软件,以过滤对青少年有害的信息。(何德功,2005)

国内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也采取了一些方法进行干预和矫治,如药物治疗、“戒网瘾”夏令营、心理治疗等,但缺乏从国家层面全面、系统的有效干预措施和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孩子网络成瘾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而是家长忽视、学校排拒、日积月累的结果。青少年正处在思想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对多彩的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网络超越时空的便利性等都会对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当外界的影响力在加强的时候,家庭与学校的影响力却在减弱。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也是早期社会化最重要的力量,而到了青少年期,家庭的影响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当今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朋友少、玩伴少,普遍缺乏沟通,父母又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心理需要和健康的关注,更有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有过高的要求,导致孩子压力过大,亲子之间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孤独而又郁闷的中学生只好把网络当成自己的好友。学校也存在应试教育、以学业成绩为衡量标准的现象,当面对来自学校和家庭双重压力时,困惑而又迷茫的中学生就会寻求其他途径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惑。诸多因素纠合在一起,把中学生推向了网络世界。青少年自制能力没有成年人好,更有部分自制力差的中学生被多彩而又充满迷惑力的网络世界深深吸引,不能自拔。

因此,家长应更新观念,改变理念,变换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通过家庭活动、亲子活动来增加对孩子的理解以及与孩子的联结,增强对孩子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努力为青少年学生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应当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让青少年把旺盛的精力用在有益的社会活动中,使他们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增进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得到不断成长和提高,既充实了课外时间,也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换言之,应当用丰富有益的现实活动吸引青少年的参与,自然减少上网时间,降低网络成瘾的风险。

五、 毒品滥用

毒品是个特定的概念,它是指国家依法管制的反复连续使用能使人成瘾的药品,吸毒在医学上也称为“药物滥用”(drug abuse)。毒品滥用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2亿人在使用毒品,吸毒人群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吸毒人群日益年轻化,全球每年毒品交易额达8000亿至1万亿美元,每年因滥用毒品死亡的人数高达20万,上千万人因吸毒丧失劳动能力。(王莉萍、景晓娟,2011: 203)

(一) 毒品泛滥现状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曾经是一个无毒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敞开,毒品也像幽灵一样侵入,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重现吸毒现象,吸毒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显现。根据国家禁毒委1998年出版的《中国禁毒报告》和国家禁毒委的其他公开文件,1988年全国在公安和司法部门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5万人,到1989年增加到了7万人,1991年达到14.8万。此后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每5年增加25万人以上。2005年,吸毒人数达到了118万。2009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133.5万名。以上数据是在公安部门明确登记在册的,事实上还有为数不少的“隐性”吸毒者。

登记在册的吸毒者和未登记的“隐性”吸毒者比例在1∶4—1∶7之间,按这种方法估算

截止到2009年我国吸毒人数已达到534万—934万之间。(王莉萍、景晓娟,2011: 204)近年来青少年吸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报告显示,2001—2005年期间,小于35岁的吸毒者占总数的69%以上。

进入21世纪,流入上海地区的毒品数量逐渐上升,上海已从毒品过境地区变为毒品消费为主的毒品受害地区。1992年上海市公安机关查获吸毒人员187人,1999年上海首次进行吸毒人员普查,共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8437人,2002年底升至16431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占全市人口比例超过千分之一,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吸毒人员总数的54.2%,而新生的吸毒者主要是15—19年龄段的青少年。上海青少年吸毒表现出人数大幅增长、吸毒人员年龄低学历低、女性吸毒人员增加、市郊地区吸毒人数上升、吸食毒品种类趋于多元化等特点。(胡鹏,2004)

(二) 新型毒品受青少年青睐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新型毒品是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它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而上瘾。目前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苯丙胺类兴奋剂,如冰毒(甲基苯丙胺)、摇头丸(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麻古(冰毒的一种片剂)、K粉(氯胺酮)等。新型毒品多出现在娱乐场所,所以又被称为“俱乐部毒品”、“休闲毒品”、“假日毒品”。因为新型毒品大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类毒品,而鸦片、海洛因等麻醉药品主要是罂粟等毒品原植物再加工的半合成类毒品,所以新型毒品又叫“实验室毒品”、“化学合成毒品”。

近年来,毒品正从“传统”走向“新型”,新型毒品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强等特点,其危害比传统毒品更大,它对人体有兴奋、抑制或致幻的作用。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由于在吸食后会出现幻觉、极度的兴奋、抑郁等精神病症状,从而导致行为失控造成暴力犯罪,很多吸食冰毒者有“溜冰”的过程,那就要有“解冰”的过程,因此往往造成性关系混乱,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