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8271300000003

第3章 青少年:形成、演变与发展危机(2)

笔者认为,生理成熟、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界定的重要标准,但是生理、心理、社会成熟的年龄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当今中国社会经历了急剧转型,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生活呈现出多元特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也产生了新的特点,并且表现出儿童与成年期之间的“依附期”延长的现实,因此对于青少年的界定也应当随着社会变迁作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青少年年龄的下限因生理发育、成熟的年龄前倾化而导致前移。据我国20世纪80年代调查,男孩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是14.3岁,女孩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3.01岁。北京京伦家庭科学中心1995年在北京市中学生中的调查显示,男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3.7岁,女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2.2岁(见1996年4月19日《中国青年报》)。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女孩青春期发育年龄平均为9.2岁,比30年前的12.5岁提早3.3岁2009年在桂林举行的中华儿科学会内分泌及遗传代谢病学组“2009金赛儿童成长发育学术论坛”上,中山一院儿科教研室主任杜敏联教授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时透露的数据。。青春期的提前预示着生理变化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以及青春期的一些问题可能出现在更早的时候。进入初中阶段后,孩子的心理及行为都与小学阶段有了很大差异,且他们正处在青春期,因此笔者认为进行青少年研究时对年龄下限的规定应提前到12岁的初中学生比较合适。

其次,学历期延长、结婚年龄延后呈现出心理成熟与社会成熟年龄的延迟态势,导致青少年期的年龄上限后移。在当今社会中,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劳动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使得社会对劳动者的生产技术和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人在进入职业社会前的准备和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不仅要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甚至继续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深造。那么26岁硕士毕业,29岁博士毕业,他们进入职业生活、结婚成家与自主自立年龄也随之被推迟到将近30岁。2011年11月3日,上海市统计局公布上海人口文化素质调查,据“六普”资料显示: 2010年上海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5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为21892人,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在第4位,比2000年提高1.25年,年龄在15到59岁之间的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2年,比2000年提高0.98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平均受教育年限更长,2005年美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3.63年,日本达到12.9年。学龄期延长的同时,结婚的年龄滞后,上海市民政局发布的2008年婚姻登记情况数据,上海市居民平均结婚登记年龄为男性32岁,女性29.6岁。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由于个体生理成熟前倾、心理社会成熟滞后,“延迟偿付”趋势加剧,青少年期愈来愈长,因此非常有必要对青少年的年龄界限做适时调整。从研究青少年成长危机与社会管理的视角来看,对于青少年年龄的下限可以从小学毕业进入初中的中学生开始,一般年龄在12岁左右。鉴于当前出现的青年问题,如失业、御宅一族、药物依赖等问题的现实状况,依据青少年的依附性、不成熟、不独立的特点,认为青少年年龄的上限可扩展到30岁。因此,本书所探讨的青少年年龄界定为12—30岁。

(三) 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焦点

青少年期常被称做问题期,这是因为青少年期是“生理、心理、社会”三股成长力量汇聚、交融、碰撞最激烈的时期。青春期不仅意味着生理的发育与成熟,还潜藏着一个重大转折,即从生物体验转向个人和社会性体验。青春期以前,遗传成熟主宰着个体的成长,我们可以预测其生长方向,了解其成长的阶段,知晓其行为特征。可是青春期到来后,生理发育成熟后,心理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就占据上风,超越了遗传作用,人的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心灵”的控制。换言之,随着人生理发育的成熟,躯体渐渐变得渺小,而心灵则变得重要而强大。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1964)提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焦点是:“对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并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著名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人的发展是持续一生的过程,他把人从出生到死亡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心理发展任务,或者称为危机。危机的解决有两种方式: 积极方式与消极方式。如果个体以积极的方式度过了危机、解决了问题,他就获得了一种美德,增强了自我的力量;如果个体以消极方式度过这个阶段,则危机没有解决,问题也不会消失,而是遗留到下个阶段。事实上,发展在呈现出阶段性的同时,也具有连续性,八个阶段并不是割裂的,前面阶段是后面阶段发展的基础。青春期所处的是第5个时期,经过前面4个时期的发展,儿童获得了基本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并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勤奋感掌握成年社会所需要的许多技能,接下来要面临的危机是同一性角色混乱(12—20岁)。在这个阶段中,青少年需要建立起从自己和其他有影响的人物的生活经历中挑选出来的、使个人满意的、可靠的和有弹性的自我结构,保持自己发展中的人格和职业、家庭需要、社会需要与这些变化中的社会现实两者之间的平衡。尽管社会和个性并非一成不变,但仍然有必要保持一种强烈的相同感和连续感。青少年在此期间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他们一旦这样做,就获得了同一性,长大成人了。但如果建立这样一个强大的又有回旋余地的自我的努力失败了,会导致同一性扩散,延迟确立、实现职业与个人的目标,并且退避到童年期的幻想和行为中去。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犯罪和精神疾病等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能够解决心理社会危机。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青少年阶段是一个寻找同一性的时期,而不是具有同一性的时期。埃里克森把这个时期称为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用以说明青年期和成年期的间隔。自我同一性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信念,一种一个人在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内在恒常性和同一感(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中获得了积极的同一性而不是角色混乱或消极的同一性,他们就会形成忠诚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忠诚描述为“使忠诚得到持久和保证的能力,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价值体系的各种矛盾”。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的自我疆界之一,与自我同一性相对立的概念是同一性混乱,表现为在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意识的混乱,突出表现为情感障碍。只有坚实的内在同一性才标志着青年过程的结束,而且是进一步成熟的一个必要条件。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在总结前人有关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综合适应发展理论。哈维格斯特认为人类不是天生就有一种能指引我们生活的本能,要在人类社会中顺利生活,个体就必须学会自我学习、探索,这种学习伴随人的一生。他列出了人生发展的六个阶段,并提出了每个阶段明确、具体的发展任务。青少年期(12—21岁)的发展任务主要是: 青少年的同龄群体、独立性发展和人生观的发展,即接受个人的体型和性别角色;与年龄相近的异性和同性建立新的关系;情绪上不再依赖父母和其他成人;树立经济上独立的自信态度;选择职业并做好就业准备;发展行使公民权利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观念;发展对社会负责的行为;准备适应婚姻和家庭生活;将自我价值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总之,青少年是人生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是西方文明中最受重视的生命期,是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是心智逐渐成熟、能够担当社会角色的转折期。正因为处于过渡阶段,要达成生理、心理、社会的成熟,青少年这个时期也成了人生历程中最容易产生困惑的时期,极易导致各种问题,产生危机。

二、 凸现危机: 20世纪青少年发展危机

20世纪60年代是二次大战后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西方有“漫长的60年代”之说。用漫长来形容并非因为十年的跨越,更主要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给战后世界带来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当时西方社会正处在一个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但是却相继爆发了此起彼伏的学生运动、青年反传统的浪潮,形成了反传统的青年亚文化。即便今天我们步入21世纪,仍无法漠视60年代西方青年运动与浪潮,仍然值得我们关注以及深刻的反思。可以说,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色彩斑斓、激情与动荡并存的时代,青年以其独特的方式、张扬的个性,呐喊着登上了历史舞台。青年不再被忽略,而是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目光,他们积极关注并研究青年问题,探索青年发展之路。

(一) 美国的嬉皮士运动

嬉皮士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传统文化运动。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为深刻、严肃的历史时期,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但青年人却表现出极大的迷惘和传统信仰的缺失,并与年轻人特有的激情与社会责任感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摇滚乐的催化下,年轻人开始融合在这个矛盾中,并最终形成了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嬉皮士运动。

“嬉皮”(“Hippie”)来源于“Hipster”,指流传在40年代的爵士音乐迷,因其自由自在的音乐形式和打扮得到嬉皮士们的追随并沿用了他们的名称。在20世纪早期,嬉皮士的生活作风和观念已经在欧洲尤其德国(“前嬉皮士”ProtoHippie)产生了。在20世纪中期,嬉皮文化观念开始流传于美国的各大城市,尤其是纽约和旧金山的艺术人士和年轻人中间。最初只是艺术思想界少数人情投意合的小型聚会,后来经过流行音乐宣传以及聚会等形式,最后形成了对美国和西欧主流文化产生巨大冲击的亚文化。嬉皮文化反对传统文化对个性的束缚,尤其是以基督—犹太教文化为主流的美国中产阶级文化;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影响下泛滥的物质主义和拜金主义;否定现有社会制度;反对战争;提倡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由恋爱和无拘束的性自由、性开放,追求迷幻。嬉皮士们的服饰有着鲜明的特征,他们留着长发,穿着图案抽象的彩色服饰,这种衣服被称为“扎染”,浓重的色彩很流行,因为它们反映了嬉皮士追求的“迷幻”体验,并以此与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针锋相对。嬉皮士们还时常共同生活,吸食非法毒品,特别是大麻。随着嬉皮士在世界各地漫游,“嬉皮士运动”以美国旧金山的松树岭地区为中心,以势不可挡的威力席卷欧美,对欧美的文化形态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他们群居、性解放、吸毒的习惯,导致性卫生问题的出现以及非法吸食毒品的文化在工业化国家泛滥成灾。至今,当提到嬉皮士,人们马上想到的是乱交、吸毒、逆反、颓废等贬义词,但实质上却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人对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反抗与叛逆,只不过他们是以一种不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生活方式来表达的。美国历史学家西奥多·罗扎克在其《一种反主流文化的形成》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反文化”的概念,以此来阐释青年人对主流文化的反叛或背离。

(二) 法国的五月风暴

1968年5月,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吞噬了法国,它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法国的各所大学,而且迅速扩大到工人阶级,引发了全国性大罢工,并最终导致国会改选、戴高乐下台。五月风暴起因于巴黎大学南泰尔分院的学生,他们要求改革学校的教育制度。5月3日,为抗议大学当局开除学生运动领导人,巴黎大学学生罢课并占领了大学校舍。警察封闭了南泰尔分院,驱散了巴黎大学的群众集会。为抗议警察的暴行,在巴黎,学生筑起街垒同警察对峙。5月中旬运动进入高潮,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斗争。5月13日,学生、工人联合举行总罢课总罢工,巴黎20多万人涌上街头,高呼反政府口号,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学生占领学校,工人占领工厂,水陆空交通停顿,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整个巴黎陷入瘫痪。罢课罢工还席卷了法国90多个省,随着千百万工人、群众逐步加入运动,各地交通、通讯和生产中断,经济生活陷入混乱。5月30日,戴高乐宣布解散议会并重新选举,支持政府的群众当天在巴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声援政府,随后各地风潮逐渐平息。

这场由青年主导发起的社会运动产生的原因令人困惑,因为当时的法国处在经济空前的繁荣期,法国人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20世纪50年代欧洲经济共同体削减关税,扩大市场,令法国成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人民生活水平与1950年相比提高了两倍多,国内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2447亿法郎上升到1967年的5150亿法郎。(王维倩,2010)60年代中期法国货币坚挺,绝对贫困问题已得到解决,福利国家的财富再分配体系使工人的待遇得到了全面改善。学生和工人竟会在法国如此繁荣的情况下起来革命,戴高乐为此愤愤不平。总理蓬皮杜在回忆1968年5月28日见到戴高乐的情景时说:“我走的时候并不了解将军是何等疲乏,何等气馁。他不明白在经济重新蓬勃发展、各方面的形势都得到好转的繁荣昌盛的法国,竟然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失望情绪和突如其来要求变革的愿望。”(乔治·蓬皮杜,1984: 160)然而,在“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的表象之下,法国实则面临着一场文化信仰危机,在物质丰裕中长大的青年人对社会有了更高、更多的精神层面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