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
8274200000057

第57章 毛泽东称为“好同志”的邓乾元

邓乾元,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原名兴坤,化名董清。1922年秋考入常德隽德中学,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4年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支部书记。1925年入长沙省立高等工业学校学习,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被选为湖南省学生联合会负责人。1926年初,他在长沙组织“溆浦学友会”,并引导该会学友加入反帝组织“非基督教大同盟”。同年冬赴武昌,入中共两湖党校学习,年底结业后,被派往湖南省汉寿县,负责筹建中共汉寿县委,指导农民运动。1927年4月任中共汉寿县委书记。1927年8月24日,任中共湖南省委候补委员,参与中共湖南省委制定秋收暴动计划,八七会议后被派到株洲、醴陵、萍乡、安源一带,组织工农武装斗争,有力推动了当地武装斗争的开展。8月下旬担任中共醴陵县委书记。

1928年春,邓乾元上井冈山,6月担任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井冈山前敌委员会秘书长。同年12月,担任改组后的湘赣边界特委书记,领导边区军民坚持井冈山斗争,逐步恢复了边界各县的红色政权。在井冈山斗争时期,邓乾元始终恪尽职守,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29年5月,敌人为扼杀不断发展的革命势力,展开了疯狂的“清剿”,惨无人道地迫害红军和无辜的人民群众。面对严峻的形势,邓乾元在宁冈主持召开湘赣边界特委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决定边界工作由公开转为秘密割据,地方武装实行统一指挥,采取分散游击战术。会议的决定保护了地方武装,保存了实力,为武装力量的发展扩大奠定了基础。灵活的战术顺应了当时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和我军的有利地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我军的损失,同时有效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改变了被动的局面,为配合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起了重要作用。1929年8月他向中央写了“湘赣边界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边界工作经验教训,丰富了根据地建设理论。

同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邓乾元去鄂西寻找起义部队,后辗转到汉口,参与组建湖北省委军委,任军委委员,领导湖北、湘北、豫南地区的军事工作。12月,参与领导大冶兵暴成功,后任红五军第五纵队政治委员。1930年4月,任红五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五军政治委员兼第五纵队政治委员。1930年7月第五纵队扩编为红八军后,他任政委。曾率部参加攻打长沙的战斗。1931年6月任红十六军政委。在红三军团前委扩大会上,邓乾元认为大革命失败后形成的敌强我弱的形势并未根本改变,攻打长沙是军事上的冒险行动,主张在广大农村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积蓄革命力量。不久,因提出上述意见而被撤销红八军政委职务。虽然受到了误解,但是他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工作的热情。

1932年初,他调瑞金中央军事学校任教。1933年,在肃反中被“左”倾领导诬为“AB团”分子,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34年长征前夕去世。年仅30岁。1945年,党中央在延安为其平反昭雪,并追认为革命烈士。党的七大上,毛泽东作了“邓乾元是个好同志”的公正评价。

(撰稿陈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