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农民问题
8295000000030

第30章 中国农民社会流动与政治控制(8)

首先,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状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目前全国有近一半的农田没有水利设施,有8万多座大中型水库1/3以上在带病运行,万亩以上灌区工程报废和不同程度损坏的占70%,资源状况不断恶化,全国水土流失每年达50亿吨泥沙,土壤侵蚀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8%;有13亿亩草原已退化、盐渍化,有1亿亩农田受到沙化的威胁,有670万公顷的耕地遭受污染。这些情况表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迫切任务。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大力发展农业水利、农业生态、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等方面的建设;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生态保护建设工程、防沙护林工程等;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把“两免一补”政策落在实处,真正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闰恩虎.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1(114):29—32.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改善农村民生,保持农村和谐稳定。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改善农村民生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农村公共事业加速发展。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因此要“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业农村的比重,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土地出让收入重点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实行农业综合开发,调整产业结构。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不是面向市场,而是依据资源优势来发展的,这种以增产为目的的自然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其弊端日渐显露,农业增产有限,农民增收艰难。因此,必须转变旧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地的自然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农业综合开发。据统计,中国可利用的山地资源是现在耕地资源的2.5倍左右,内陆水域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0%,开发潜力很大,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珍农产品,深化农业生产内涵,拓展农民在农业内部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满足市场对优质、高档、专用性强的农产品的需求,市场需求的拉动,必然吸纳多的劳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另一方面,这也符合中国人多地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中国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张红宇.就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J].农业经济问题,2003(7):10—17.

最后,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其核心是围绕主导产业或相关的若干骨干产品,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其实质就是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涵盖到第二、三产业领域,通过农产品,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孙亚红.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河南农业,2005(1):39—40.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生产各环节——产前、产中、产后的内在联系被截断,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相脱离,这种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低,而且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的渠道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大大降低了农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因此,打破农业本身的局限性和封闭性,使生产要素得以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重新配置,实现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优化组合,给农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发展后劲,最终提高农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资源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双向流动,城市的先进技术、科技人才、资金、经济信息等生产要素不断流向农村,城市大型工商企业作为龙头企业,随着经济扩张能力的不断增强,形成对农业剩余资源(劳动力、资金等)的强有力的吸附,并拉动其向城镇二、三产业分流和转移。这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既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又在事实上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的格局,从而促进城乡之间的相互融合,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民就地转移在政治上最大的好处是治理成本非常低,农民即使进入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或社会单元,不会产生社会距离感,社会的融入度非常高。

(二)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民的“就近转移”

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核心战略。现代社会,城市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体现着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城市化是在社会生产力大发展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运动过程,是在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影响下,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的运动过程。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是农村实现小康化、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小城镇是一种社会实体,是由非农人口为主组成的社区;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小城镇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相互渗透的交汇点,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集合体。从城乡关系的角度看,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桥头堡,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

首先,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农民的社会流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相应,农民的社会流动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以小城镇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民转移和城镇化进程,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小城镇,大政策”,直至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十五”计划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农村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客观地反映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探索过程,同时也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大量吸纳农村劳动力,以实现“就近转移”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其次,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技术含量和资本有机构成低,从而吸纳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据有关专家测算,大城市要安排一个劳动力仅生产方面的投资就需要1.5万元,而小城镇只需要0.4万元。可见,相同的资源,小城镇可发挥更大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用。

再次,小城镇与农村之间距离小,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小,而且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能够吸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集中于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可以利用便利的通讯、信息和交通等条件,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发挥出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提高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扩大其就业容量。孙正林,张淑芬.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启示[J].学习与探索,2004,3(152):86—88.据统计,1978年全国只有2176座小城镇,2000年猛增到20312座,即在目前的小城镇中,有近90%是1978年之后增设的,年均增设820多座,增速迅猛。小城镇发展成为推进人口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及农民转移就业的重要力量,形成了相当于全国37%的城镇人口,有效地分流了大中城市的压力。还有,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孪生兄弟,乡镇企业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小城镇为乡镇企业提供发展载体。一方面,乡镇企业的集聚和发展,可以吸引外来资金,带动农村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随着小城镇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在吸引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的速度具有第一、二产业不能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