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名人的读书经验
8308400000042

第42章 尊重规律掌握全局

《孙子兵法》并没有把对客观法则的尊重和利用作为论述之重,但却在全书的开篇《计篇》中就首先提到了它:"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其中,"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正是对自然环境和规律的一种重视。

后来,诸葛亮对孙子的这句话,加以深化,并很好地付诸行动。落魄的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是怎么也想不到一场战斗就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的。且不说诸葛亮如何说服孙权保全刘备的残兵败将,也不说黄盖是如何愿打愿挨,咱们只说那一场借东风,火烧连船。

是年十月,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同曹操的先头部队遭遇。曹军多为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很多人得了疾病,士气很低。两军刚一接触,曹操方面就吃了一个小败仗。曹操被迫退回长江北岸,屯军乌林,同联军隔江对峙。为了减轻船舰被风浪颠簸,曹操命令工匠把战船连接起来,在上面铺上木板,这样,船身稳定多了,人可以在上面往来行走,还可以在上面骑马。这就是所谓"连环战船",曹操自作聪明地认为这是个渡江的好办法。

但是,"连环战船"目标大,行动不便,所以,有人提醒曹操防备吴军乘机火攻。曹操却认为:"凡用火攻,必借东风,值此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己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阳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周瑜其实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只是由于气候条件不利火攻,急得他"口吐鲜血,不省人事"。而诸葛亮用"天有不测风云"一语,点破了周瑜的病因,并密书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个人对火攻都有共同的认识。

不过,家住赤壁不远的诸葛亮对赤壁一带天气的认识,要比曹、周两人深刻具体得多。诸葛亮根据对天气变化的分析,凭着自己的经验,早已准确地洞察出出现偏东风的时间。不过为了骗过自负的周瑜,他却设坛祭神"借东风"。

十一月的一个夜晚,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力很大。周瑜派出部将黄盖,带领一支火攻船队,直驶曹军水寨。只听诈降的黄盖一声号令"放火",所有的战船如火龙一般,直向曹军水寨冲去。东南风愈刮愈猛,火借风力,风助火威,曹军水寨全部着火,"连环战船"一时又拆不开,火不但没法扑灭,而且越烧越盛,一直烧到江岸上。只见烈焰腾空,火光冲天,江面上和江岸上的曹军营寨,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经过这场赤壁大战,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赤壁之战,东风起了很大作用。唐朝诗人杜牧有两句名诗道:"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多亏老天爷把东风借给了周瑜,使他能方便行事,否则孙策的老婆大乔和周瑜的老婆小乔都会被曹操掳到铜雀台去了。京剧《群英会》中,曹操有句唱词,"我只说十一月东风少见",显然后悔自己对气象判断失误,吃了大亏。

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和对时势的判断一样,生意人掌握了它,就能够很好地利用它。反之,如果忽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任性乱来,最后后悔的还是生意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