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基于价值观的领导
8319600000017

第17章 6 基于价值观的领导与新型企业观

卡耐基曾经说:“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被别人激励起来??这扇门是从里面反锁上的,人们应当在能够培植自我激励、自我评价与自信的气氛中工作。”激励人作为领导者的第一要务,应当从卡耐基的这句名言中有所启发,要想从根本上激励人,需要从人对万事万物的基本观点——价值观的改造入手,让他自己打开反锁的门,实现自我领导、自我激励。而领导者需要为下属营造“自我激励、自我评价与自信的气氛”。我们认为,领导者首先应该,也是必须的一点——从企业性质的重新定义开始。

关于企业的性质问题,几种典型的说法是“摇钱树”,或者“学校”,或者“家庭”。“摇钱树”的说法是对企业攫取利润的功能极度夸大,不足取。企业是“学校”的说法是强调了企业磨炼员工、使员工各方面技能成长的功能,这种说法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学员”学到本事而这个企业不能提供他运用本事的空间,他就会跑到别的能施展他的才能的地方去了。“教育”能有效地提高人的素质,但如果不在价值导向上进行引导,教育是无论如何不能往高层次上带人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许多员工在这个企业“收获”了必备技能后另觅高枝的原因了。企业是“家庭”的观点是将企业员工当作家人一样对待,尊重个人的需求,大家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但是这种企业如果缺乏严密的组织制度和强优的企业文化,容易培养不思进取的闲散作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

为了避免以上几种情况,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者应当将企业实质定义为“价值实现场所”。因为从员工角度讲,他们都有潜在的愿望实现人生价值与梦想,但是这种潜在的愿望不是时时处处都能表现出来的。企业领导者应当具备一种能力,即唤醒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能力。个人的价值实现,其本身就包含了自身价值实现和社会价值实现双方面的内容。领导者应当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的引导与激励,使得他们能将个人的价值实现需求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员工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企业的集体愿景联系在一起,把在企业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同时企业也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工具,搭起相应的舞台。这样的企业观激发员工内心自我实现的愿望,企业为员工创造条件,提升员工自我功效,使员工结合自己在企业中的职责,在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做到企业同员工一起成长。企业经营以价值观为本,对员工会形成强劲的约束力和激励力。

未来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长远的生命力,必须强调企业是价值实现的场所。不仅如此,基于价值观的领导者还需在企业功能、企业目标、实现目标的步骤与手段、对员工的要求等方面加以详细定义,有意识地提高员工的价值追求,当个人追求的价值与集体追求的价值出现冲突时,员工知道怎么做,他们将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花了20年的时间,跟踪了约500家世界大公司,最后发现,其中100年不衰的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不再以追求利润为惟一的目标,有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具体地说,他们遵循了以下的三条原则:①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物的价值是第二位的。②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共同的协作高于独立单干,集体高于个人,倡导一种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的企业价值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剑桥大学印裔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说:“一个基于个人利益增进而缺乏合作价值观的社会,在文化意义上是没有吸引力的,这样的社会在经济上也是缺乏效率的,以各种形式出现的狭隘的个人利益增进,不会对我们的福利增加产生好处。”他的话实际上论证了个人价值和共同价值之间的关系,共同价值是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证。企业的基础是个人,没有个人能力的发挥,没有了解个人是怎样发挥作用的,企业就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也就不可能形成企业活力。因此,必须把个人的生涯计划和企业成长有机地结合起来。③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卓越的公司总是把顾客满意原则作为企业价值观不可或缺的内容。领导者需要让大家知道:企业经营实现的不仅是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员工的存在价值和企业存在的社会价值。这种企业观将是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和未来环境变化的长久生存之道。

在联想,柳传志明确地宣扬他的企业观:“办企业就是办人,”“我们将使全体员工能与企业一同发展,使我们的员工由于他们的贡献能得到社会的尊重。”柳传志对企业性质和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理解,就是要将企业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员工的自我驱策。在他的这种“办企业就是办人”的企业观指导下,联想甚至还提出了“发动机理论”:“员工作为‘发动机’,在与领导一同确定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目标之后,就该自己主动地推进,甚至主动驱动其他人共同为你的目标服务,这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体现为主人,工作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上进心,还需要把上进心转换为事业心,也就是把上面要我们做变成我们主动要做,把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公司事业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没有公司的成功,就不可能有每个人的成就,每个人的成就都可能帮助公司的成功。”

为了支撑以上“办人”的企业观和“发动机理论”,联想在企业的用人观、大局观、道德观、企业精神、企业与员工关系、员工与顾客关系、做人的风格和做事的风格等等各方面都对其进行详细定义和具体阐述。通过这些定义和阐述,不仅生动地向所有员工灌输柳传志的企业观,更重要的是,员工角色和员工积极性等都发生了质的转变:从“打工仔”变成“企业主人”,从“消极懒散地随波逐流”变成“动力强劲的发动机”,从外力驱动型的“要我干”变成价值追求型的“我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