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18

第18章 200元怎样变成2个亿

胆量是和个人境遇联系在一起的。俗话说“穷则思变”,用以前的革命语言来表达,实际上就是指无产阶级最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他们的“胆量”最大。

在很多情况下,贫困是一种财富。之所以这样说,并非因为有人喜欢贫困,而是指贫困能壮人之胆、迫使人们踏出一条财富之路来。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郑卓辉和陈怡的致富案例。

卖掉一头猪,开起拖拉机

1981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县农机局拖拉机站的一名手扶拖拉机手郑卓辉,看到原来破败不堪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一天天繁荣昌盛起来,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决心一定要投入其中大干一番。

郑卓辉叫妻子卖掉了家里的一头猪,得款200元,买了一部“一步三喘”的二手拖拉机。

由于当时还不准个体户从事运输业,所以郑卓辉便挂靠在宝安县西乡镇侨联会土石方运输队名下,通过支付一定的“挂靠费”取得了合法经营资格。他每天都用这部拖拉机到河里去挖沙,然后卖给建筑工地。

当时正是深圳发展的大好时机,到处都是建筑工地,所以黄沙十分紧俏,一车黄沙可以卖到5元钱。这可相当于国有企业员工辛苦三天的工资呀!

从拖拉机到推土机、挖土机

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郑卓辉的拖拉机规模就扩大到了6部。显而易见,他需要雇工,可是雇工在当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因为当时的文件规定,一个人只能请2名帮工、带5名徒弟。

怎么办?请2名帮工显然开不了6部拖拉机。和其他人一样,郑卓辉惟一的办法就是偷偷摸摸雇工。开拖拉机比较辛苦,当地人不愿意干,他就到外地去请。一部拖拉机配2个人,这样他就有了12位雇工。

由于雇工没有当地户口,郑卓辉又存在着“剥削”的嫌疑,所以他的雇工不是被派出所抓起来,就是经常要接受10元、20元的罚款。

1985年,在这样的无穷烦恼中,雇工争议虽然慢慢淡化了,可是凭手扶拖拉机挣钱已经很困难。于是,郑卓辉卖掉了全部拖拉机,买来了推土机、挖土机,专门做大型土石方工程。

当时深圳正在开发大亚湾核电站一期工程,郑卓辉的推土机和挖土机就在那里移山填海、大干快上。

从百万富翁到亿万富翁

1990年,郑卓辉的资产已经突破100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

这时候,国家已经开始颁发私营企业执照,于是郑卓辉办了一家自己的企业——劲力工程机械商店,并且担任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接下来,他从销售汽车零部件开始,到1998年涉足房地产业,正式成为拥有3家分公司、26家连锁店的大老板。

1998年,郑卓辉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国内第一个向全国人大提出了“立法保护私有财产”的议案。2004年,在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果然增加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一条。

现在的郑卓辉担任深圳劲力集团总裁,这是一家集工商贸于一体的大型私营企业集团,在香港、美国、日本、新加坡都设有分支机构,总资产超过2亿元人民币。

回忆自己的过去,郑卓辉庆幸自己比较早地选择了自己创业、而不是像许多同龄人那样早年偷渡去香港。

他说,当时如果有胆量偷渡去香港,为什么就没有胆量自己创业呢?

打工不成便创业

陈怡1994年从南京经济学院毕业后,由于不想再回到农村去,便在南京一家汽车俱乐部做推销员。

凭着她的勤奋刻苦,再加上三寸不烂之舌,几个月后她一个人的业务量就占到整个部门一半。这样的业绩本该令她高兴,可是她的上司却对她说“我的位置可不是你好抢的!”

气得不行的陈怡,原来胆量很小,可是这样一来反而不得不促使她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

她在心中发誓说:“我一定要赚个100万给你看看!”

此时此刻的陈怡手中只有2万元资金,既没有合适的项目,也不知道自己该从哪里入手,之所以发誓要赚一个100万,更多的是在赌气。

然而既然迈出了这第一步,要赚足这100万就绝非只是空中楼阁,关键是要找到合适的创业方向。

一不小心就赚了100万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陈怡听交通部门的朋友说,现在做户外广告很赚钱,于是就注册了一家广告公司。

公司成立后她才知道,在高速公路旁承包广告牌的费用至少要有二三十万,自己根本付不出这笔钱。

后来她打听到,高速公路旁受管辖的广告牌范围是路旁各30米,超过这个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就属于农民了。

于是,她迫不及待地找到当地农民,说是要在他们的地上立几块牌子,每年将付给他们几万元钱。这些农民一听乐坏了,抢着与她签合同。

就这样,陈怡把广告牌竖在高速公路旁31米处,这样就既绕开了规划、市政、交通、公路、园林、市政工程、城管等部门的管辖,又丝毫不会影响广告效果,广告价格还可以比别人更便宜。

例如,别人的广告牌一年租金要三四十万元,她开价就只有18万。

为了消除客户“一米之差”的心理障碍,她率先在自己的空广告牌上写上了一句“退一步海阔天空。”

没想到这件事很快被当作新闻上了报纸,随之而来有客户登门拜访就顺理成章了。

虽然是薄利多销,可截止2001年的某一天,这块广告牌就为陈怡默默贡献了第一个100万。

陈怡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事情事在人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并非一派胡言。如果没有当初她迈出的第一步,也就不会有今天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