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决定成败
8319900000008

第8章 一对一营销创造利润

创业过程中很多人感到生意难做,其实不然。因为只要人类存在,生意就永远存在,关键是要看你怎么去做。善于开动脑筋,就不愁没有发展思路。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外资花旗银行的一对一营销案例。

没提一对一营销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

2002年4月初,花旗银行在上海开设了个人外币存款业务后,由于对存款不足5000美元的客户每月要收取6美元的服务费,而被一位上海市民告上法庭——几乎在所有中国人的概念中,银行存款只能越存越多、哪有越存越少的道理呢?可实际上,这里就牵涉到一个客户关系管理(CRM)中一对一的营销问题。

花旗银行在我国推出这项业务时,我国的管理界、营销界已经持续了两三年的客户关系管理热潮,对一对一营销已经不能说很陌生了。客户对这种做法还颇有非议,真正实施一对一营销的企业并不是很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花旗银行的服务收费才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客户要上法庭讨个公道。

按照字面理解,“客户关系管理”实际上就是把我们过去所提的“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进一步程序化、系统化。

既然顾客就是上帝,而每位上帝的要求又不可能都一样,所以推行一对一营销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花旗银行负责人在解释他们的服务收费规定时表示,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在于开业之初客户不多,与其为10000个人同时提供质量不高的服务,还不如集中为100个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不过,这样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它没有理直气壮地点到问题的实质——“一对一营销。”如果他们理直气壮地提出,我这是为客户提供一对一营销的服务收费,客户也就不会有那么“充足的理由”了。

试想,如果他们只想为100个人提供优质服务,那么就应当按照先来慢到的先后顺序,或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而不是对一部分(如存款低于5000美元的)客户另眼相看。

一对一营销要求区别对待不同客户类型

众所周知,客户关系管理通常分为三个部分,即运营型、分析型、协作型。花旗银行的客户在这里属于分析型,它在管理客户关系的时候,遵循的是以下途径:

首先是对客户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各种客户对自己所具有的价值,分析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和影响作用;

其次是对营销活动进行管理,其中主要包括客户对它所推出的各项活动有什么反应;

再次是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包括与客户接触的方式和内容,客户的忠诚度、留失率等方面;

最后是对销售机会进行分析管理,这是建立在客户关系管理基础上的最终目的。

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一对一营销还是普通的营销方式,区别对待客户、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其内在要求都是一样的。

根据世界级管理大师Peppers和Rogers的理论,从客户对企业所存在的价值来看,所有客户都可以分为三类,即最有价值的客户(MVC)、最有成长潜力的客户(MGC)、负值客户(BZ)。

一旦进行了这样的分级管理,企业对不同客户所进行的管理方式、应当采取怎样的管理措施,也就一清二楚了。

这里特别要重点提到的是所谓的“负值客户”,实际上它是指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的那部分客户,Peppers和Rogers称之为“无利客户。”

“负值客户”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有时还会带来额外支出,所以这部分客户并不受企业欢迎。

为了不做亏本生意,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限制这部分客户数量的增长,或者向他们收取适当的“补偿”费用。

从花旗银行对5000美元存款以下客户的歧视态度来看,显然他们是被划在“无利客户”之列了。

一对一营销依赖于适当的市场环境

从上述花旗银行在我国推出一对一营销策略被人告上法庭可以看出,这种国外银行业务的通常惯例,在我国还有些水土不服。其主要原因是,人们通常还不具备这样的意识。

这就是说,虽然一对一营销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可是却不能忘了,它必须依赖于适当的市场环境。企业在推行这项措施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例如,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推出1860的服务内容时就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手机通话不多的客户,反而喜欢拨打1860,而且每天都要打几次,问的问题常常与业务毫无关系,弄得话务员烦恼不堪。

据说他们也曾设想采用国外同行的方式,将1860免费服务的客户对象,限定在每月通话时间超过n分钟的客户中。本来这是一种典型的一对一营销策略,可是后来因为担心推出这项措施会招致非议、甚至会遭到政府部门干预,而不得不弃之不用。

识时务者为俊杰。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想法并非没有道理。如果推出一项新措施并不能达到既有目的,甚至还会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就不能不慎重行事。

因为培育和发展客户当是企业营销的重中之重。

但不管怎么说,“智慧就是财富”必然要求企业开动脑筋,而一对一营销中就潜藏着这种巨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