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陪孩子一起讲故事学成语(全三册)
83199100000013

第13章 愚公移山

成语故事

相传太行和王屋两座山原本在冀州的南边、黄河的北岸,方圆七百里,数千丈高。外面的世界被这两座山挡得严严实实。住在这里的人们,只能看到郁郁葱葱的山林和云雾缭绕的怪石。人们想要走出这大山,需要辛苦走上大半日,出入非常费力。

在山脚下,住着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人们都叫他“愚公”。有一天,他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说:“我们全家一起把门口的王屋、太行两座山移走吧!”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愚公的妻子却提出了疑问:“老头子,就凭你的力气,恐怕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铲不平,怎么可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移走呢?就算你能把山移走,可是挖出来的石头和土块又堆到哪里去呢?这堆起来不就又是一座山了吗?”

大家出主意说:“渤海距离咱们这儿不远,我们可以把土石都丢到渤海边上。”

于是,第二天愚公就率领着儿子、孙子,一队人挑起扁担、拿着锄头开始挖山。他们挖土、砸石头,积攒成堆后,再用竹筐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家的寡妇有个孩子,才七八岁,也跟着愚公一起移山。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愚公和他的子孙们没有停歇过一天。即使刮风下雨、生病受伤,也挡不住他们移走两座大山的决心。

有一个叫智叟的老头,忍不住讥笑愚公:“愚公啊,你简直是太愚蠢了!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挖几年啊?你剩下的力气恐怕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拔不动了,又能把这大山怎么样呢?”

愚公笑呵呵地说:“智叟啊,你真是太顽固了。就算我死了,我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我的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这两句话说得智叟无言以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将它报告给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打动,命令大力神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从此,愚公家门前平平坦坦,从冀州的南边一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经典出处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列子·汤问》

释义

愚公移山:借指有决心和毅力,知难而进,不怕困难。

活学活用

小蚂蚁家的门前有条宽阔的河流,蚂蚁一家每次到河对岸,总要绕很远的一段路,才能过河。这天,蚂蚁爸爸对家人说:“我们每次去河对岸,真是太不方便了,不如在家门前建一座小桥吧!”蚂蚁妈妈说:“这么宽阔的河流,我们得建到什么时候啊?”蚂蚁爸爸摆摆手,笑着说:“怕什么呢?只要我们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就不愁建不好一座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