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独妻策,倾城花嫁
8320700001107

第1107章 番外慕容标(3)

因为温子群的宠溺,潜移默化中,慕容棣就养成了一副贪恋女色的性子。

此刻,温彩笑问:“棣儿,你悄悄告诉母后,你都看上谁家的千金?规矩你是懂的,订过亲的不成。皇家虽然尊贵,却不能干出毁人良缘之事。”

慕容棣跪在案前,抬首时,朗声道:“回禀母后,儿臣看上了礼部侍郎顾浩之女顾婷、安阳姑母之女池倩……”

温彩让他悄悄说,他却故意扯着嗓子将这一家家的闺秀之名朗声道破。温彩面容微变,这孩子就似来克她的一般,她原有一颗现代人的灵魂,也时常被他气得不轻,越是生气,便越是不喜,要不是他那张与温子群长得相似的面容,她真怀疑是不是有人换了她的儿子。

被提到名字的各家闺秀,一个个面容时白时红,又羞又恼。

池倩是安阳最疼爱的女儿,安阳与池聪明成亲后,前头两个儿子,这姑娘今岁也不过方才十三岁,一出生就被封了县主,此刻倏地一声站立起来,恼怒道:“三表哥,你别欺负人,你看上了我,谁看上了你,哼!我才不会嫁给你呢。”

顾婷垂着头,嫁给皇子为正妃她倒是乐意,且她已有十八,早前就想嫁给皇子,可太子大婚,而今连容王也要大婚了,原以为无望,竟被慕容棣提到自己的名讳。

顾婷打小性子骄纵,早前顾家也是有爵位的名门望族,在雍和二年翻出顾谦陷害秦家的案子,荣安候、建安伯爵位被夺。皇帝原要治罪顾家,但秦太后几番求情,皇帝方才说了句“死罪可免,活罪不可饶!”从此,顾谦、顾让兄弟不得诏令,不得离开南安城半步。

顾浩是好不容易,劳心劳力,兢兢业业、小心翼翼才做上了礼部侍郎的位置,毕竟顾家曾出过一位皇后,这底蕴还在。

慕容棣听池倩拒绝,不由笑道:“倩表妹,你不害羞,居然自儿个说不嫁。”

“你不怕说,我也不怕拒绝你,你这个花心大萝卜,谁喜欢你,你娶谁去,我可不喜欢你,你休打我的主意。”

池倩今岁十四,一副小女儿家的娇俏,直冲慕容棣瞪眼睛。

温彩面露难色,慕容棣分明就是故意的。

马如意低声道:“难怪他与二弟不同,二弟行事圆滑,言行得体,这些小姐全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他这样大咧咧地说出来,有心的倒罢,这无心的岂不是要被他累得丢了名声。”

李太妃闻到这儿,笑盈盈地看向自己娘家侄女那儿,既然李家指望不上嫁太子、容王,嫁给敏王为正妃也不错。

慕容恒哈哈大笑,“棣儿,你虽贵为皇子,这下碰壁了吧,哈哈……明溪县主不喜欢你,下次可要弄清楚了。”

安阳的长子封了候爵,两个女儿皆是县主位,一个封号明溪、一个封号花溪,从小领的就是正七品县主俸禄。

他打破僵局,“唉,看着皇子到了成家娶妻之时,才真的发现朕老了。各位爱卿,再满此杯。”转而又对身边的温彩道:“棣儿的婚事就劳皇后费心了!”

温彩的目光落在马如意身上,马如意微微点头,打了手势,一群乐坊艺伎翩翩而至。

夜,阑珊。

温彩吃了几杯酒,有些发昏。

在双双的搀扶下离了上林苑酒宴,在御花园里散心。

马如意与安若移了过来,行罢了礼,安若轻声问道:“母后可好些了?”

温彩抬手,“棣儿那孩子,今晚莽撞了,大咧咧地把各家闺秀的名讳说出来,除了倩儿,还真没人敢指责。”

马如意伸手扶住温彩。

安若道:“三弟打小就不如大哥、二弟那般懂事。”

“唉,安若也到了婚配之龄,只不知该配什么样的驸马才好。”

“当年安阳姑姑二十一岁方选驸马,儿臣不想这么早就嫁出宫去。”

“这些年,多亏有安若帮我打理六宫,但我怎能误你的终身。”温彩拉安若在自己身侧坐下,一个错神,又忆起二十年前自己初遇周素兰的情形,周家如今已是江南的大世族之一,这与当年周素兰牺牲之一嫁入皇家分不开。

温彩宠溺地理着安若额前的碎发,这些年朝夕相处,她视安若如亲生女儿一般

“京城之中,肃毅伯谢家、杨家都是极好的婆家,旁的不说,只说这两家的男儿不纳妾,便是多少人都比不了的。安若,你在这两家中挑一个中意的后生选为驸马,如何?”

安若低垂着头。

连慕容植都要成亲了,她比慕容植还大些,亦只比太子年幼几月,着实不能再耽搁了。

马如意笑盈盈地道:“三皇妹,谢、杨两家可有你相中的?”

“杨家……那个唤作杨维的还不错。”

今日宫宴,温彩特意安排了两家谢、杨两家几个优秀未成亲的公子来参加,这里面确实有替三公主安若挑选驸马之意。四公主有亲娘李太妃张罗,温彩就不必操心,就如当年大公主静娴选驸马,便是谢太妃选定的人选。

大公主大婚后,谢太妃出宫随大公主住在静娴公主府,而今大公主已育有一子、一女。谢太妃有了外孙,日子过得充实,平时便在公主府里吃斋念佛。

二公主并无亲娘,驸马是她自己挑选的,亦有公主府,每月都会入宫探望温彩,时常带些宫外的好东西孝敬,依然拿温彩当亲娘般看待。

翌日,温彩召了杨家二房的杨二夫人入宫,杨二爷在太仆寺任职,膝下有两子一女,这被安若相中的正是杨家的嫡次子,人长得好,学识不错,在京城颇有才名。

寒喧了几句,温彩挑破了话。

杨二夫人先是一愣,似有不乐意,但很快她便想到三公主安若是在皇后跟前长大的,又是贤照太子唯一的嫡女,加上安若与三位皇子都处得不错,若真是嫁入杨家,对杨家多有助益。

杨家上回便瞧出,雍和帝有意与杨、谢两家结亲,现在谢家女配给了容王为正妃,这驸马人选许就落在杨家,夫妻俩也曾商议过,虽略有意外,却又在意料之中。

温彩当即宣了钦天监合八字,问名、讷吉一番,见是天造地设的良缘,二人的婚事便就此定下来。

温彩微微一笑,“先帝时,孙家求娶华阳长公主为妇,传为美谈,杨大人呈递折子求娶安若。”

这,亦是皇家给杨家的面子,意即杨家愿意迎娶公主,且安若公主虽然是娇养大的,因自幼无父无母,性子也好,又帮皇后打理后宫,在几个公主里拥有贤名,这也是杨二夫人满意的地方。

五月初六,贤昭太子嫡女安若下嫁杨家为妇,婉拒敕造公主府。

温彩为示看重,除朝廷从户部拨银二十万两,更大手笔地自掏二十万两银子给安若添妆,江南周家得讯,周树德赶至京城,再备三十万两白银给三公主安若添妆,一时间,三公主的嫁妆竟超过当年华阳,成为京城一大盛事。

安若大婚后,亲娘舅周树德念及她是周素兰留在世上唯一的骨血,添了一份厚重的嫁妆。后来很多年,周树德一直对安若关照有加,但凡得了好东西,少不得往京城安若公主府送上一份,安若亦与周家多有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