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独妻策,倾城花嫁
8320700000040

第40章 算计

冷效想着冷敦要封爵,只怕接下来就要重用,这可是大好的机会,想着他也是嫡子,若是讨了淑妃的欢喜,淑妃再在天启帝面前美言几句,说不准他也能得个爵位,忙道:“母亲,冷氏女儿若被大皇子选中便只得两条路,要么成为五皇子埋在顺王府的耳目,要么就成为弃子,绝无第三种可能。”

老夫人一脸欣慰,微微颔首,“我也是这样与淑妃娘娘说的。”

除了这接二连三的好事,更让老夫人欢喜的是,她到重华宫后殿时,淑妃还请了钦天监的女道来看冷家的运程,那话说得实在好,老夫人也细细地想了个遍,更是坚信不疑呀。

几人说了一阵,老夫人道:“敦儿、效儿,都各自去忙,往后有什么大事来佛堂来商议,下次把冷昕、冷旷也唤上,孩子们大了,得让他们知事。”

二人齐应一声“是”,抱拳退去。

老夫人又道:“大儿媳、二儿媳陪我说说话。”

冷昭站在佛堂外,为了拉拢温青,原想就此放过温彩也不能了,只不晓得彩云那儿会作何感想。

老夫人笑眼微微,一扫早前总是阴暗的面容,生怕全家大祸临头,“知道今儿钦天监的女天师与我说什么了么?”

李氏手拽着帕子,想读懂老夫人,猜不到也就不猜了,只巴巴地等着。

郑氏抿着嘴,片刻后启唇道:“莫不是说我们冷家有好事?”

老夫人笑得更灿烂了,“岂止是好事,今儿女天师问,我们府里本月可曾办了一桩喜事。”一想到这事,她的眉眼都蓄满了笑容,一脸轻松,“女天师说,我们冷家娶了百年难遇的旺夫女子,这不仅能旺丈夫,还能旺夫家一族,我思来想去,只有端阳娶了温氏,这温氏可是个难得的旺夫命,是我们冷氏一门的大福星呢。可不是真的么,她一进门,端阳就被封了平远候,而今就是敦儿也要封长庆候了,连我和大儿媳也成了诰命夫人,都是一桩接一桩的喜事。连宫里的淑妃都说,定是沾了她的福瑞,她入宫一趟,就让五皇子被封亲王了……”

老夫人最信神佛,更将和尚、道士的话奉若纶音,当年因冷昭生于恶日,虽是嫡长孙,却依旧认为不祥,非逼冷政弃子不可。冷政不背悖逆老夫人,却又舍不得抛弃亲骨血,方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令人将冷昭送到乡下庄子养大。

李氏因着老夫人的缘故,也颇信这些。惊道:“听母亲这么一说,这些好事可都是温氏进门后几日发生的事呢。”

老夫人笑微微地,她们多少年没见她笑了,“我可听说温氏是跟她祖母长大,她祖母汪氏是西山县出名的节妇、贤妇,能教导出如此出息的儿孙,可不就是旺子孙的么?今儿正巧有一个去岁入宫的宫娥也是西山县人氏,你猜怎的,这宫娥说,温氏七八岁上就学会帮衬汪氏打理田庄、店铺,瞧瞧,定是个能干的。”

郑氏面露诧色,将信将疑,便是她的冷晓也是十二三岁时才跟着学习这些的。“真的?”

老夫人摆了摆手,“淑妃娘娘说,四皇子听说她是旺夫命有心迎娶,要不是被我家端阳抢先一步娶回来,这样的祥瑞命格哪里轮得到端阳。”对郑氏颇是认真地道:“明儿一早就催端阳把人接回来,人未及笄不能圆房没关系,好歹得住在咱们家,你就这一个嫡亲的儿子,你得教她打理内宅、主持中馈。我还真想瞧瞧这个嫡长孙媳妇呢。”

得了老夫人吩咐,郑氏只得照办,难得老夫人对冷昭有了好脸色,既然老夫人认定温彩是个祥瑞人,郑氏便顺着老夫人。

婆媳俩又说了一阵,老夫人困了,令下人扶回内室歇下。

郑氏令冷晓带了几个下人去追云轩传话,要追云轩的郑嬷嬷把温彩的内室清扫干净。

次日,冷昭参加完朝会,刚回家就听人说宫里刚有人传完旨,冷敦被晋封为二等长庆候,而冷昭也晋为一等平远候,冷家盼望多年的封候晋爵终是有了,可算是与皇后、贵妃一族同等富贵的人家,但又有一点不同,冷昭是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善战挣来的“平远候”爵位。

冷府上下,喜气喧天,鞭炮声声,连下人们个个都得了打赏。

冷昭还没喝几口茶,冷晓带着几个丫头、婆子就进了追云轩,进了花厅道:“大哥还坐着呢,一上午祖母都问三回了,要你赶紧去镇远候府接嫂嫂。”

他回来这好些日子,老夫人也没提见他的事,要不是昨儿她心情好,哪里会见冷昭,这会子又挂念上温彩了。“急什么?再过会儿就晌午了,我吃了晌午就去接人呢。”

冷晓道:“今儿一早,三叔从明月庵接了四个族妹来。”

明月庵冷家与荷花里冷家原是同族,荷花里冷氏是嫡支,明月庵冷氏是旁支。

到了冷昭祖父这辈,嫡支就只得一个男丁,倒是明月庵冷家人丁兴旺,虽是同族,逢年过节也有来往,得了皇子选妃的消息,老夫人告诉族人,让他们也选出最优秀的小姐备选。

冷晓继续道:“请了栖霞观道长入府,正想请道长给姐妹们相面。我瞅着这样子,许是也想给嫂嫂看面相。”

原说从明月庵冷家接两位小姐过府,可那边的人都知道荷花里冷家老夫人最信神佛、命理之说,多送了两位小姐来,先着人相看,再定两位小姐。

冷昭被冷晓催得急,只得带了轿子,骑马前往镇远候府。

一迈入候府,发现这座府邸很是别致,不失大气但绝不奢华,雅致中又不失灵气。

几个丫头婆子将冷昭主仆请入礼义厅:“冷候爷且坐,我家大奶奶一会儿就到。”

这个当口上,正是用午饭的时候,不多会儿又有下人奉上了得体的饭菜。

温青不在家,府里就只得徐氏和她娘家的母亲、妹妹们在,全都是女眷,不好出来陪冷昭,备了好吃好喝的奉上。

丫头道:“冷候爷请用午饭,我家候爷未回府,大奶奶说男女有别,不好见冷候爷,你且再坐坐,待我家候爷到了好说。”

此刻,在温青夫妇住的桂苑偏厅里,徐氏垂眸饮茶。

徐兰香正歪头细细打理着坐在贵妃椅上同样捧着茶杯却小心翼翼、一脸怯容的温翠。

谁不说温翠是走了好运,被温青夫妇接到了镇远候府,还有一座单独的小院儿,就连院内又配了两名大丫头服侍,又配了一个干练的婆子服侍,另有两名二等丫头,两名跑腿的粗使丫头,一个人光是服侍的下人就六个,与温府相比简直判若云泥。温府都在议论,怕是温青夫妇将温翠看顺了眼,要把温翠许给四皇子为姬妾,以她早前的身份,就是给四皇子为妾都是高攀。

徐兰香轻声道:“三小姐,你翻年得有十七了吧?”

温翠应声“是”。

徐兰香道:“六小姐才多大,明年六月才及笄,候爷瞧你这么大还没许人家,照着朝廷的规矩,这一过十七岁不许人家就要由官府指婚,这指的、选的是什么样的男子你都是知道的。眼下便有这么一个好机会,要是成了,你就是冷候爷的平妻,六小姐就把这段良缘让给你了,冷候爷你是瞧过的吧?那出身、模样可都是极好的。”

温翠早前还在疑惑,温青善待她的原由,此刻恍然大悟。

徐兰香这话再是明显不过,要她代替温彩嫁给冷昭。

“我……”温翠支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