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独妻策,倾城花嫁
8320700000492

第492章 瞧不起1(1)

冷昭急道:“究竟说什么了?”不是孩子,却这等沉不住气,他连连追问。

温彩斥退身后的忍冬,细细把小董氏母女要算计慕容恒的事说了,当然,又和先前告诉老夫人的那样,说湘竹林路口有两个想与慕容恒结交的少年公子在外头张望。

温彩又说了小董氏恼怒之下打她一耳光,而她又打了冷昤的事,将她与小董氏说萧彩云也都说了。

“你激三婶,是想借她的手,让她去劝说老夫人和母亲,让她们同意让萧彩云进门?”

温彩并不否认,“可是,我瞧着三太太也不是傻的,怕是猜出我的用意。她许会认为,我这么做是为了讨好你。”

“你难道不是?”

难道他忘了,她们签了《契约书》,对于一个没好感的男人她不屑动心,更不屑对他好,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早些脱身。

“就你?”温彩从上到下的审视,长得还不错,人也够壮实,还颇有阳刚之气,可着实不是她想要的那盘菜,“你心有所属,我另有打算,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半年之期不可改,姑奶奶我还等着十五岁及笄之时主持大礼的是我兄嫂呢。”

她才没有兴趣留在冷府过及笄礼,所以在及笄之前她必须要离开冷府。

上次她****粗话地骂了几句后,再没与冷昭说过一句话。这会子看着冷昭这模样,温彩只觉有股火苗在乱窜。

冷昭到底是什么心理,居然希望她围着他转不成?

“他娘的!”

果然,有什么样的兄长就有什么样的妹子,这话还没好好说几句呢,又暴粗了。

冷昭面容一沉,黑得很难看。

“冷端阳,你到底是怎么回事?一面想享齐人之福,一面又上演你的痴情真爱,还希望所有的女子都围着你转?你既然想萧彩云,就该安安心心地守着她一人足矣。滚!滚滚!半年为期,我努力了,你在那儿无动于衷,到时候可别怪我没给你面子。”

温彩冲他翻了个白眼,领着忍冬疾驰而去。

冷昭凝在那儿:怎么又生气了?

这个女人又彪悍又野蛮,有时候还翻脸不认人,前一刻瞧着心情不错,一转眼就****粗话,哪里有半点大家闺秀的样子。

他知道如果直接向郑氏提出要娶萧彩云为妻的事,郑氏肯定第一个不同意。

要是萧彩云有了他的骨血……

这存在的可能不大。因为萧彩云已经被宫里的太医宣布,说她不育。

这“无出”原是刘家休弃她的原由。

冷昭顿时有些为难,想他堂堂七尺男儿,竟被个小丫头斥骂,着实有伤颜面,连温彩都在为成就一对苦命鸳鸯努力,他不能再什么也不做了。他已经好些日子没见萧彩云,他今晚就去安王府瞧瞧她,那日一别,指不定她又哭成了什么样子。

温彩带着杜七婶等人整理着温青给她添补的嫁妆,她这个哥哥还真不是盖的,出手阔绰,虽说只添补了二十抬,每抬都是实打实的,一抬里的绸缎竟有十二匹,连杜七婶都瞧得目瞪口呆,直说“小姐,殷实人家装八匹,也有的装两匹一抬,像这样十二匹为一抬的少见。”

昔日,她给温青的田庄、店铺,在徐氏手里还没捂热,又做作嫁妆到了温彩的手里。

唉,镇远候府上下那么多的人,怎能没有足够多的田庄收粮,没有店铺盈利贴补家用,虽说温青有朝廷俸禄,可他那点俸禄,养活七八口人不成问题,而镇远候府光是皇帝赏赐的家奴就有一百二十人。

温彩感动之余,又替兄嫂未来的日子犯愁了。

带着杜七婶整理完毕后,方才觉得自己的嫁妆小库房被填塞得满满当当,那些华丽的绸缎,许是皇帝赏赐的,一匹赛过一匹的好看。

徐氏和温青都是从北疆归来的,今儿身上穿的衣裙,与旁的候爷、二品诰命夫人比差了一截。不仅是质地还是式样,都远不如其他的诰命夫人好,这一点差别让温彩心里不好受,她自己可以差些、欠缺些,却舍不得自己的兄嫂与旁人过得差。

温彩心里闷闷的:“奶娘,哥哥这回把他手头的好东西都给我,他们也得过日子。嫂嫂有身孕了,不能过得太苦,我想从我手头的田庄、铺子里挑些好的给嫂嫂。

哥哥固执得很,性子倔强,肯定不会再要。

明儿,嫂嫂也要去寺里静修祈福,我想找机会把这些东西给她。”

杜七婶长长地叹了一声,紧接着又叹一声。

“奶娘,怎么了?”

杜七婶在八仙桌前坐下,自斟了一盏茶,“今儿我问过汪二管家的女人,她说大奶奶打理庄子倒还勉强,内宅、店铺上的事可真不大会打理,做镇远候府的主母时日已不短了,竟没摸到半分门道。大爷要给小姐添补嫁妆,还是大爷请了二奶奶过府帮忙才预备齐全的。”

镇远候府有两个管家:一是大管家,原是宫中出来的老太监;还有一个便是二管家,是汪氏留下的陪房之后、是祖宅汪大管家的儿子。汪大管家和他次子留在祖宅看守温家祖业,其长子随温青来到了京城镇远候府任二管家。

难怪今儿她瞧见温墨夫妇也来了,瞧他们的模样,温墨妻与徐氏倒还亲厚,有说有笑,如各家所有的妯娌一般,原却另有隐情。

温墨有个出息的兄长,他自是乐得亲近。只是温彩在温府住过几月,她太了解温家人的势利了,心下不由得担心起温青夫妇会被人算计。

“陪奁花了多少银子?”

“是徐太太、卫奶奶帮忙买的,请二奶奶写的陪奁清单,她们母女俩忙了十来日才置备齐全,又怕买贵了多花银子,连底下的小厮、婆子都为这事忙碌着……”

男子娶妻的聘礼,女子出阁的嫁妆,有亲娘的多是几年前就开始置备,就算伧促些的也是在成亲几月就开始预备。温青突然说要温彩添补嫁妆,还不得忙得人仰马翻,他一个大男人不管事,徐氏又刚怀上身孕,徐太太心疼徐氏生怕她累着,只得领了二女儿来置备。她们原又是从北疆回来,得照着京城人家的规矩来备,可想其间的辛劳。

温彩心头一酸,如果汪氏亦或是杜氏在世,温青又何须这般辛苦。

徐氏性子好,可到底是武将之女,徐家也只是小户人家,到底对打理内宅这块不大擅长。

温彩面露忧色,“这无碍,到时我把地契、房契给嫂嫂,铺子、生意得还由我帮她打理。每季我把盈利银子送到嫂嫂手上。要不,我让杜鹃回镇远候府帮衬嫂嫂?杜鹃会算账,还会写字,她定能帮上大忙。”

杜鹃是杜七婶之女,杜七婶年轻守寡,就只得这一个女儿,杜七婶是千万个不舍。再则,杜鹃就比温彩年长三月,她们母女与温彩处的时间久了,就跟一家人一样,实在舍不得分开。

杜七婶道:“候爷和大奶奶定不会应。你送她一个,回头他们就会送两个、三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