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独妻策,倾城花嫁
8320700000920

第920章 传言(3)

皇后脱口而出,当即否决:“不行!周良媛的出身相较其他几位还是低了些,若非你提携,她的两个叔父哪能做到知州位置上?”

皇帝不同意,连皇后也反对。

这让慕容恪越发记挂周良媛,总觉得她那么好,而他却不能替她讨到应有的尊贵。

“那母后以为,儿臣立谁为太子妃好?”

皇后想了一阵,“谢良娣的身子太弱了些,骨子里又有一股子文人的清高气儿。在郑良娣和贺兰良娣间择选一人。”

慕容恪最讨厌郑良娣了,成亲这么久,他就碰过郑良娣一回,那天夜里睡到半夜,他就听说谢良娣身子不适,立马就开溜了,从此之后,再没去过郑良娣宫里过夜。

“母妃,立贺兰良媛为太子妃儿臣可以同意,儿臣想立周良媛为良娣。”

皇后的心情原还不错,一听这话顿时就恼了,“砰”的一声把羹汤重放在案上,“恪儿,你这是想要胁本宫么?上回便是如此,我要立郑氏为太子妃,你非要立谢氏,最后我们各让一步。这次,如果我不同意立周良媛为良娣,你便不立太子妃了吗?”

慕容恪一脸无辜,他是不大会说话,可这不是两相各有所取的么。“儿臣不是与母后商议么?”

“你这是商议?”要不是她亲生的儿子,皇后还真想给点厉害瞧,训斥,她又舍不得。对于这个儿子,她总是觉得亏欠太多,三岁多就把他送走了,没让他享受到半分的母爱,而今她想弥补,所以费尽心思地替他保住他的血脉。

“母后……”慕容恪的语调柔软了下来,笑道:“你不是说我这不会说话的性子随了外公么,我就是想立周良媛为良娣。”

“你宫里已经有两位良娣了,自来最多只能有两位良娣,让她做良媛,也不算亏待于她。”

“她怀有儿臣的骨血,性子又好,儿臣就是想立她为良娣。”

“对她好的法子多的是,不止立她为良娣这一条。你即便是太子,也要守祖制,太子宫最多只能有两位良娣,这是先例,不能违背,否则这就乱了规矩。”

“那儿臣就废了郑氏。”

“你……郑家可是南方的名门望族。”

“大不了,儿臣再纳一位郑氏女入宫,反正儿臣就是看不得郑氏阴阳怪气的样子。”

皇后被他气得不轻,她原是最看重郑良娣的,只是后来太子宫频频有姬妾滑胎,皇后对郑良娣的态度也有所改变,尤其是谢、周二人住到凤仪宫后,皇后又觉得这两位太子姬妾不错,在许多方向都要比郑良娣更好些,一来二人的性子温婉、柔顺,让皇后喜欢。

“若是郑氏果有大错,你废了便是。”

“儿臣多谢母后!”

慕容恪得了这句话,一路回了太子宫。

次日一早,大街小巷都在传一件事,一夜之间,京城宋、李、萧等几家的公子暴毙,或死于花街柳巷,或暴毙自家府中,死相怖人。

但,这事与温彩的倾城嫁妆来说,还是稍稍逊色了一些。

茶肆里,百姓们还在议论温彩出嫁时的十里红妆。

“早前啊,所有人都以为雍王妃的嫁妆花木,是真的花木,如今传来消息,那些可不是寻常花木,那些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

“宝贝,这花儿也有宝贝吗?”

说者无意,但听者有心,这茶肆还真有几个鬼崇的男子静静地听着。

雍王大婚,雍王妃嫁妆八百余抬,连陪嫁的花木都是宝贝,妈的,这也太奢华了。

“当然是宝贝,那是苞米种子和种植技术,还有土豆的、木棉花,更有一些珍贵的蔬菜种子,啧啧!我家表舅昨儿随皇上去了雍王妃的庄子,啧啧,吃的蔬菜、粮食,全都是从未吃过的美味啊!是真正的美味。你们知道窝窝头吗?”

众人摇头。

“这窝窝头便是用苞米面做的,有淡淡的甜味,吃起像白面馒头,不,是比白面馒头还香甜可口的东西。听我表舅说,雍王妃要献着苞米的种子,咱们京城的百姓有福喽,往后就可以吃自家种出来的苞米面、窝窝头。”

又有几人加入进来。

“我也听人说了,雍王妃手里的美味粮食不少,皇上要推广种植苞米、土豆。还听说那木棉花最是个好东西,能制寒被,还能制寒衣,穿上在身上就再也不怕冷了。最是个好东西!”

“这世上真有这样的宝贝?”

“有,当然有了。我家一个族叔就在工部任职,他还摸过那寒被、寒衣,又柔软又暖和,说是到了冬天,穿上那么一件寒衣就够了,再冷的天也不惧。”

“明月庵张大人的儿子说,皇上留他爹在宫里用膳,吃的就是雍王妃献的土豆,那东西美味得赛过了山珍海味,可以煮,可以蒸,可炸、以炒、可拌着吃……怎么吃都香。”

“我们老爷昨儿从雍王妃的庄子上回来,就得了十斤土豆种子,昨儿一晚上,我们老爷就抱着土豆瞧,还吩咐我们太太小心保存着,要下地种上呢。”

慕容恒乘着车辇,经过坊市时听到的都是各种各样百姓们的传闻。

传得多了,就变了模样。

“雍王妃有宝贝粮食的种子呢。”

“什么宝贝粮食?”

“叫苞米,像花生大小那么一粒,能长出这么大一个。”妇人比划着大西瓜的模样。

“那不是西瓜。”

“什么西瓜,是苞米,是苞米,上面密密麻麻地结着籽呢,那一只棒子的籽就能够四口之家的人吃一顿,还吃得又香又饱,听说一亩地能种很多很多,你说要是收上几千个苞米,这一年的吃食可就不愁了。”

“啊呀,有这种粮食么?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真的,当然是真的。听说宫里的皇帝、皇后都吃了,说是好东西,听说有些官员也得了这种种子,我们京城百姓可以种了。”

“这么宝贝的种子,能给我们吗?”

“那些当官的先得了这种宝贝种子。”

有影响是好的,可传出的话变了样又是另一回事。

慕容恒与温彩商量过这事,温彩已经决定将种子献给朝廷了。

另一边,有几个百姓正在议论旁的事,“听说昨儿城里发生命案了。”

“谁死了?”

“宋家的一个什么公子被杀了。”

“我怎么听说是李家的公子暴毙。”

“我听说是孙家的。”

慕容恒唤过二安子,“城里发生命案了?”

二安子走近车辇,在外头答道:“一夜之间,京城风流不羁的十几位纨绔公子一夜暴毙,其中有宋都督家的侄儿,护国公李家的嫡次子、嘉勇伯府的长子……”

这些公子都是经常往返于烟花柳巷的人,且全都是赏春坞的常客,也是最爱给软红楼送银钱的贵客,最舍得往那里砸银子。

慕容恒立时想到了上回他带着温彩去赏春坞的事,虽然他们各自戴着面具,可不难认出他们的身份,原因无二,慕容恒手握流星阁,而他也有一个杀手的敏锐,只需要见过一眼,就能从人的体形、声音识破对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