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
83224300000002

第2章 中文版前言

所有中国人都有理解美国对外政策动机的强烈兴趣。毕竟,北京和华盛顿当前正展开一场危险的安全竞争,在未来几十年中可能还会加剧。许多中国人可能会困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友好和合作的中美关系在2017年为何突然严重恶化,如今到了让两国陷入经济和军事竞争的地步。

在《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一书中,我的首要目的是解释美国在后冷战时代(1990—2016年)为什么会采取一种可以被称为自由主义霸权的外交政策。无论如何,本书的分析也有助于解释中美关系为何在冷战最后15年里以及在整个后冷战时期很大程度上保持良性发展,以及为何在2017年开始急剧恶化。[1]

人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观点是,2017年1月入主白宫的特朗普总统要为中美之间新的不友好关系负责。但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两国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国际体系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的结果。尤其是在2016年前后,世界已经偏离单极的体系结构,全球力量对比的这一变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理论

《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一书的核心论断是,处于两极或多极体系下的多个大国与处于单极体系下的唯一大国在行为方式上会存在根本差异。这种差异关系到现实主义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三类体系下的大国行为。在两极和多极体系下,大国没有选择,只能按照现实主义的指令行事,彼此之间展开安全竞争。它们的目标是以牺牲对手的利益为代价获取权力,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要确保权力的天平不会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转变。原因很简单:因为生活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国家无法确信其他国家的意图,它们极其热衷于让自己变得尽可能强大,由此使自己的生存前景最大化。这一逻辑可以解释大国在两极和多极体系下为何会展开安全竞争,我之前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对此作了详尽讨论。[2]

然而,在单极世界中,唯一大国不必按照现实主义的原则行事,只因为它的生存得到了有效保障。它是如此安全,因为没有其他大国——依据定义——对它构成威胁。实际上,大国政治不适用于单极体系,因为体系中只有一个大国。在这种情况下,单极国家可以无拘无束地采取一种主要基于意识形态考虑的外交政策,因为它不必与一个敌对大国展开安全竞争。如果唯一的极国家高度信仰一种普遍主义的意识形态——比如自由主义或共产主义,它就可能成为一个对外征伐的国家,试图按照自己的意向改造世界。

简而言之,与两极或多极相比,单极体系下的国际政治截然不同。因此,《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的核心论断不太适用于解释美国在单极时刻的外交政策。《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历史

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是国际体系中仅存的两个大国,它们从始至终都在进行一场严酷的安全竞争。在冷战初期,中国与苏联结盟,与美国是宿敌。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北京与莫斯科的关系恶化,最终完全破裂。70年代,美国明智地利用这一发展,与中国建立合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付苏联这一共同对手。

1989年,冷战结束。两年之后的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体系走向终结,世界有史以来第一次进入单极体系。当然,美国作为一个自由主义国家,是唯一的大国,这意味着它可以无拘无束地在全世界开展社会工程,从而根据美国的意向塑造世界。并不令人惊讶的是,它在这个过程中将自由主义霸权当作自己的外交政策。

这一野心勃勃的政策有三个基本目标:在全球扩展自由民主制度,促进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建立强大有效的国际制度。本质上,美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全由自由民主国家构成的世界,彼此之间开展经济往来,受到一系列共同规则的约束。其潜在假定是,世界按照这种方式构造会在很大程度上远离战争,带来普遍繁荣。

单极时刻的美国对华政策也符合自由主义霸权的目标。美国决策者相信,与一个崛起的中国保持和平关系的关键是与之接触,而不是像冷战时期对苏联那样进行遏制。人们普遍认为,接触会让中国积极加入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制度,也有助于让它融入美国主导的经济秩序,越来越富裕。反过来,这些发展会让中国变成一个“自由民主国家”。中国会成为国际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有强烈的动机维持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和平关系。

美国对中国的接触政策使两国在后冷战时期保持了良好关系。但是,事态在2016年左右发生变化,中国和俄罗斯再次进入大国行列,推动国际体系从单极转向多极。一旦如此,大国政治就重新回归,意味着美国不再能够无拘无束地追求自由主义霸权,而必须按照均势的逻辑行事。因此,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后的第一年就明确表示,大国竞争再次成为现实,“中国和俄罗斯对美国的权力、影响力和利益构成挑战,意图削弱美国的安全与繁荣”[3]。

在一个即将到来的多极世界中,美国显然是三个大国之中最强大的,俄罗斯是最弱的。中国比俄罗斯更强大,但是没有美国强。但是,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在崛起的快车道上,有理由认为它会强大到足以像美国主宰西半球那样主宰亚洲的地步。不过,美国决策者不会接受中国成为一个地区霸权,正因如此,美国已经开始转向遏制中国。这一动态变化,随着中国更加强大很可能会加剧,会导致两个国家展开高调的经济和军事竞争。

总之,中美关系自2017年以来显著恶化,可能还会持续加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球力量对比从单极转向多极。尤其是,中国的强势崛起,以及在美国愚蠢的推动下,导致两国会变成像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那样的对手。

民族主义

中国读者应该会对《大幻想:自由主义之梦与国际现实》感兴趣,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本书用很大篇幅讨论了民族主义——地球上最强大的政治理念——如何影响国际政治。大国有强烈的倾向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有时在战略上是有意义的。然而,需要理解的是,民族主义导致大国很难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塑造目标国家的政治。我的这本书极其详细地展示了民族主义在挫败自由主义霸权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关键作用。美国的经验对于中国的战略家和决策者思考中国在未来世界中的角色是一个警醒。民族主义的阻遏力量不应被低估。

约翰·米尔斯海默

2019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