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与发现
8326800000013

第13章 神秘的《清明上河图》

在中国美术史上,《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一幅最具传奇色彩的作品,也是历朝历代被临摹得最多的一幅作品。从古至今关于《清明上河图》版本的考证、真伪的争辩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和不解之谜;千百年来历朝历代的皇宫贵族、文人墨客,对于《清明上河图》的求取和收藏从未停息过。《清明上河图》真迹是如何现世的?它的作者张择端到底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清明上河图》真迹再现

1912年2月12日,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走下了皇帝宝座。溥仪从小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一直有出国留洋的梦想。为了离开皇宫后能有充足的经费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想到了皇宫中收藏的大量珍宝、字画。由此,历经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四次被收进皇宫,又一次次神秘失踪的《清明上河图》,再次开始了它神秘而漫长的旅程。

离开了皇帝宝座的溥仪利用自己的一些特权,在1922年11月16日~1923年1月28日的73天时间里,以“赏赐”其弟爱新觉罗·溥杰的名义,将书画手卷1285件、册页68件移出皇宫。这些中国历朝历代珍贵的书画精品,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其中,《清明上河图》就有四卷之多,包括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明代画家仇英仿画的《清明上河图》以及明代其他画家以苏州为背景仿画的“苏州片”《清明上河图》等。其中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的稀世神品,是历朝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珍品。

1932年3月8日,溥仪在侵华日军的操纵下,带着他的家眷和大量珍宝、字画,从天津迁往长春,就任伪满洲国皇帝。这样,《清明上河图》又陪伴着溥仪在长春度过了长达13年零4个月的岁月。

1945年,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通知溥仪迁都通化,所谓的迁都实际上就是逃亡。溥仪请山田乙三宽限三天时间打理行装。他从大量的珍宝、字画当中精选了一些珍品带往通化,剩下的珍宝、字画被一些侍卫哄抢。其中,四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有哪一卷被溥仪带在身边?哪一卷流失于民间?人们不得而知……

溥仪带着一部分珍宝、字画和家眷,匆匆逃往长白山脚下的小山村——大栗子沟,3天后又匆忙赶往沈阳。被遗弃在大栗子沟的大部分珍宝、字画,有的被瓜分,有的被烧毁,最后被解放军收缴。

1945年8月19日,溥仪在沈阳机场乘飞机准备逃往日本,飞机起飞后被苏联红军迫降,溥仪和他的随从人员以及随身携带的珍宝字画被苏联红军截获。溥仪被苏联红军遣往苏联赤塔,后转至伯力,五年之后被遣送回国,四个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1950年冬天,东北局文化部开始着手整理解放战争后留下的文化遗产。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打开一卷残破的画卷时,顿时惊呆了,这幅画卷之后记载有“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这幅精品画卷,即为被历代皇宫、贵族争相收藏的稀世神品——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自此,失踪多年的稀世国宝终于再一次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身世之谜

对于张择端的身世,史书上未见任何记载,千百年来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南宋人,但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还有专家学者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

认为张择端为南宋人的专家,主要是根据明晚期书画家董其昌在《容台集》中对《清明上河图》的推测:“南宋时追摹汴京景物,有西方美人之思。”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中记载:“《清明上河图》乃南宋人追忆故京繁盛也。”

认为张择端是金代人的专家,是根据《清明上河图》最早的题跋出自金代人之手,并且两宋画院均不见张择端著录。

然而,更多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考证,认为张择端是北宋人。现存于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中注明了张择端的身份为“翰林”,并且进一步指出,张择端游学于京师,善于画“界画”,尤其喜欢画车水马龙的场面。张著的题跋是关于张择端身世的最早记载,也是唯一的记载。他所提到的向氏究竟是何人,已经无法考证,向氏所著《评论图画记》一书也不曾见于著录,这给专家学者的研究和考证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是根据最早的金代张著题跋,张择端是北宋人的观点最具说服力。

至今,开封民间还流传着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清明”与“上河”是何意义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巨制一定有其寓意,那么“清明”与“上河”是什么含义呢?

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清明”的考证得出三种观点:一是“清明节”之意;二是“清明坊”之意;三是“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节”观点的专家学者,有已故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和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等。郑振铎甚至明确指出就是清明节这一天。

持“清明坊”观点的专家学者,是已故河南开封中学的孔宪易。1981年,孔宪易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清明上河图——质疑》的文章,文章中通过对木炭、石磙子、扇子、西瓜、服饰等考证研究,认为画的是秋景。清明之意是指“清明坊”,根据是当时东京城划分136坊,外城东郊区共划分3坊,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专家学者,是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他指出:“清明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有着诸多的解释与争论。那么《清明上河图》中的“上河”又是什么含义呢?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其中主要有几种观点: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指“河的上游”,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也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还有专家学者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

根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汴河自西京洛口分水入京城,东去泗州入淮,运东南之粮。”根据这段文字,由西北向东南是下水,反之是上水。因此有专家认为“上河”即“在汴河上逆水行舟”之意。然而,也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根据《清明上河图》明代李东阳的题跋记载:“上河者云,盖其世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如此也。”这就是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上河”即是“上坟”一说的重要依据。然而,还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认为“上河”不能作为动词解释,而应该作为专用名词解释。如果按名词解释,“上河”应该是指御河。

也有学者提出疑义,虽然《清明上河图》中展现了气势恢宏的繁盛景象,但是,《清明上河图》中也描绘了乞讨的乞丐、流浪汉、街上跑着的猪、官衙门口坐着的懒散的士兵,这些与太平盛世相悖的另一番景象又该如何解释?

历朝历代,有多少人想占有《清明上河图》。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完全了解其含义呢!

四合院利弊谈

清华大学建筑系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的下面这段话,因为表明风水有着朴素的科学道理而不全是迷信受到了关注。

他以北京四合院为例说:“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从四合院里出来的人都面色红润,不像在楼里住久了的人脸色会发黄,这就是因为四合院的建造有科学依据,利于长寿,住四合院的人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都能在户外活动,住楼房的人通风会成问题。不说风水利于人发财什么的,一个人健康都不能保证,还有什么精力去赚钱呢?”

祖先盖四合院,确实是建筑史上的一项成就,但追溯它的来由,便不难发现,四合院的建立并非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是按宗法礼教要求设计兴建的,并应用了风水理论。

大门开设在宅院东南角的“巽”位上;在门口放置个猴子形状的避马石,“因为根据十二生肖的排位,马是属火的,木构的房子最怕火了,而猴子属水,于是就把拴马的石头做成猴子的形状”;四合院里不能种松树、柏树和杨树,因为那是阴宅种的树木;一般要种海棠、梨树和石榴,因为传说中海棠、梨树是兄弟化成的,表示兄弟和睦,种石榴树是为了多子多孙等。

住在四合院中,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因此正房冬暖夏凉。可惜四合院中只是正房有此好处,其他一多半的房间都不能朝南。这种结构符合中国尊卑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礼法要求。由此可见,四合院并非保证人人都有个好的生活环境,而是只有正房中的家长和地位高的人才能得以享用。

四合院的设计和皇帝居所的格局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规模要小得多,而且根据房主人的身份地位有严格的区别。王侯、高官和平民百姓,在四合院的大小、形式和可以使用的建筑材料上,包括大门上钉多少门钉都有规定,不可逾越,以体现当时的等级秩序。

在楼房居住比在四合院居住的人户外活动时间少,会影响到身体健康,这确实是一个事实情况。但大家都住四合院,今天难以实现。如果拿四合院和陶渊明的草屋比,或跟一排排四周是草地的住宅比,谁会更“天人合一”呢?如果这个天就是指自然,四合院显然尚不足道。

加拿大的温哥华,除了中山公园,其他地方都没有四合院建筑,但它却是多次被联合国评为世界最适于人居住的城市。那里大学没有围墙,居民的住宅也没有围墙,每家人把自己的草地还有花木都打理得很好,大家都能观赏。如果用四合院围出个自成一统的小天地,是增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隔绝了这种和谐呢?

照孙凤岐的看法,四合院不仅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妨碍社会的和谐,因为“四合院就是由北房、南房、东房、西房四面围合,各房之间用墙连接起来的封闭式院落”。正如京剧《游龙戏凤》中正德皇帝对李凤姐说的,他是住在北京城这个大圈圈中的小圈圈,小圈圈中的黄圈圈。从紫禁城、王府到普通百姓的四合院,是一种从大自然还有社会中分隔出来的小圈圈。从上到下都可以关起门来称孤道寡,称王称霸。高低贵贱只要看看你住在四合院的哪间房就一目了然了。四合院体现的是等级森严,不是人人平等。连获得阳光的多少都不平等,又哪来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呢?

相关知识全接触

四合院

据建筑史家考证,从敦煌壁画和其他中国古代绘画资料可知,隋、唐、五代的贵族宅第和乡村住宅,都已经采用了四合院的形式。到了明、清两代,北京已经成了一片四合院的世界。

其实,四合院也不尽然只是一种民居形式。早有研究者指出,整个北京城,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垂花门以外是北京的前门地区,正房是紫禁城。而紫禁城里,也是一个由许多小四合院组成的大四合院。难怪有研究者指出,在北京,几乎每一座建筑都是一座墙。

这样,四合院生活方式的特点就显而易见了。

第一是它的封闭性。四合院的四周,由各座房屋的后墙环绕封闭,一般对外不开窗。院门里,还每每以一座迎门的影壁遮挡;稍大的院子,过了影壁,还有一道垂花门挡驾。足见其封闭之深。

第二是它的亲和性,这是对内而言。四合院把一小块大自然围在了自家的院落里,里面有树,有草,有金鱼,有朗朗晴空,一家人生活在其中,隐忍谦恭,尊卑有序,其乐融融。可以说,这是一个封闭社会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