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有出息女孩的101个细节
8327600000030

第30章 别纵容她的小缺点(2)

3.转移与回避女孩的无理要求

当女孩任性的时候,可以利用她易于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女孩的注意力从她坚持要做的事情上转移开,从而减少女孩的任性行为。

有些女孩因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这时,家长可以暂时不去理她,让她感到哭闹的方法是无效的,她就会停止。当然,解决女孩任性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培养女孩理性思考的能力。

4.利用公众的约束

让女孩多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群体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如果个人的意愿与多数人不一致,那么就会遭到否定。父母应该多让女孩和同学、伙伴一起玩耍。

因为在同龄人中间,如果女孩一味地任性,就会被群体孤立,所以即使在家中,比较任性的女孩当处在群体之中时,她也不会轻易地把任性表现出来。而且,在群体中,那些通情达理、不任性的女孩也会在无形中给任性的女孩以示范,让她们感到任性只会遭人厌弃,而通情达理才会融入群体之中。久而久之,女孩身上任性的毛病就会逐渐淡化。

让女孩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陷阱

一位公司主管在校园招聘会上对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讲起了一个故事:

“前一阵子,我们公司另一个经理很气愤地告诉我,他刚雇用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孩,没想到这个新人上班3天后就没来由地消失了,而该经理也没有接到任何通知,所以那位经理忧心不已,生怕出了什么事。他连续几天打电话联络女孩,对方都没有接听。就在第四天将要报警时,女孩的手机终于打通了。

“经理询问:‘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没想到那个不告而别的女孩竟然若无其事地说:‘哎呀,不好意思,我觉得工作太辛苦了,所以就不想去了!’经理还谆谆教诲,告诉她说:‘那你也要打电话来说一声,你不辞而别还以为你出什么事了呢。’女孩很理直气壮地回答:‘能出什么事!这几天没去上班,你们就该知道我的意思啦!’

“我想,等她被下一家公司录取,她还是会如此吧!有哪一家公司工作不辛苦的?就算她可以在某家公司留下来,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又缺乏责任感的个性,也会让她很快被淘汰!”

独生子女的一代,几乎是在众星捧月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成长陷阱。

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在独生子女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和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无论生在城市或农村,都接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受到了家庭更多的照顾。

但是在这种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步入校园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小西是家里的独生女,上高中后,第一次和同学一起过集体生活。

小西的同学常抱怨:“当她在看书时,别人一旦无意中把音乐声音放大了,她总是记得提醒别人,可是当她自己看电影时,却把声音开得很大。更可气的是在小西和朋友打电话时,总是在宿舍一聊就是半个小时,丝毫没有考虑宿舍内的其他同学。开始时,同学们都出于面子,不好意思说她,到后来她还是我行我素,宿舍的同学都很反感她了。

“当宿舍的同学周末出去玩时,她如果有作业要做,肯定不去。可是当她写累了,想出去玩时,总是要求我们和她一起去。大家都觉得她的两套标准太自我了,大家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生活中,由于家长把孩子放在了中心的位置,使得孩子不懂得关心别人,只在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不应该放纵孩子的这种心理,否则孩子就会成为一个彻底的自私自利的人,这样的孩子即使再聪明也没有用。因为一个人不能独立地在社会上生存,他必须要与人合作,而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也不会受欢迎。

一些父母为孩子太“独”而发愁,他们只想着自己,不管他人。这样的性格在父母面前没问题,可是到了学校、到了社会,他们怎么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呢?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确实是个问题,如果放任不管,必然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因此,父母应当采取措施,坚决纠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合作意识不仅是现代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人格品质。所以,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合作精神与利他意识的培养。

那么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1.不要给女孩特殊的地位

教育学家认为,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女孩,最重要的是让她明白“平等”的观念,这样她才不会形成自我优越感。

父母可以通过讲一些名人故事使女孩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需要分担、共享,并使其懂得应该经常关心他人,懂得共享为乐、独享为耻的道理,帮助女孩建立群体意识,这样可以使女孩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逐渐减少。

2.不应给女孩太多的关注

教育学家认为如果女孩从小在家庭中处于中心地位,父母给予太多的关注,那么她在长大以后会表现出强大的个性和自私的心理。这样的女孩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她们只对对自己有利的事感兴趣,而对其他事根本不关心,所以当父母遇到女孩独占、抢夺别人的东西时,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给女孩太多关注是不必要的,父母应该尽量让女孩感觉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一样都是平等的。

家长最好引导女孩和比她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这样较大的孩子不仅可以适当地带领、照顾她,而且可以培养女孩与伙伴友好合作的意识,让女孩虚心学习伙伴的长处,尊重别人的意见,珍惜与小伙伴之间的友谊,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这种方法可以制约女孩的某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父母应帮助女孩从狭隘的圈子中跳出来,引导女孩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以求理解他人,并教育女孩尊重、关心、帮助他人。

3.及时指出女孩的错处

如果女孩确实在生活中有很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父母就应该直接指出女孩的错误所在。让女孩明白什么是换位思考,狭隘、自私又会带来哪些坏处。同时,父母还要给女孩制造与他人分享物品的机会,从而让女孩懂得互利互惠的重要意义,这也是避免女孩以自我为中心的有效办法。

当然,这个毛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所以,父母平时还要做到不娇惯、不溺爱女孩。

在为女孩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同时,还要培养她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帮助她们克服懒惰、依赖情绪。

鼓励女孩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的能力是一种内在的人格智力,是一个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不断进步的前提条件。对成人而言,具备自我反省的能力,就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自尊、自律、有计划地规划人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进取,一次次渡过难关,一步步走向成功。

而女孩自省能力的形成则需要家长正确地引导,这种引导要从小开始。

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应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并且不断地追求以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而一个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则会一次又一次地犯同样的错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要想女孩健康地成长,应该让她们学会自我反省。有句话说:“一个不会自我反省的孩子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当女孩犯错时,应让她们懂得羞愧和内疚。教孩子学会自我反省是促进孩子成长的一个秘诀。

姑姑送给晓娜两条美丽的金鱼。晓娜十分喜欢,把金鱼放在玻璃缸里,看它们在水中畅游。

有一天,晓娜突发奇想,把金鱼从水中捞出来,丢在地板上。看到金鱼不停地甩动尾巴,晓娜觉得很好玩。

“晓娜,你怎么这么残忍!鱼会干死的,赶快把它们放回水里去。”妈妈看到这一情景,大声呵斥晓娜。晓娜无动于衷,对妈妈的呵斥置若罔闻。这时,奶奶走过来说:“晓娜,如果你口渴时不给你水喝,你会怎样呢?”

“我会很难受。”晓娜有过口渴难耐的经历,便脱口而出。

“是啊,没水喝很难受,可你把鱼从水里抓出来丢到地上,让它们没水喝,你说它们难不难受啊?而且,鱼是水生动物,比人类更需要水,一旦离开水,会很快死掉的。它们拼命甩动尾巴,是因为它们太难受了。”奶奶开导着晓娜。

晓娜不作声了。沉思了片刻,晓娜对奶奶说:“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把金鱼丢到地上玩了。”

面对晓娜的错误,妈妈一味责骂的教育方法一点儿都不奏效,而奶奶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就能引导晓娜自我反省,这样的方法让晓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判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女孩懂得反省,就能主动地预计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她们往往会先想一想再采取行动。例如,如果女孩用打架来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假如她在打架上吃了亏,她会想:“上次我感到生气的时候是用打架来表达我的愤怒的,结果我被别人打了。那么下次发生这样的情况时,我该怎么办呢?我不用打架的方式可以吗?是不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女孩可能会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预先的评价,看是否会出现她预料的结果,假如结果正如她所想的,那么她会继续这么做。

假如结果与她想的不一样,女孩就会总结经验和教训,调整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一个人做事的一种反应机制。如果女孩学会了经常总结经验和教训,她就已经学会自觉地进行反省,这对她的人生会有很大帮助。

培养女孩的自我反省能力,家长不妨借鉴以下几点:

1.不直接对女孩的错误横加指责

当女孩做错事时,家长不要一味地斥责,这样易引起女孩的反感,容易让她对家长产生抵触情绪,使女孩内在智力的发展受到限制。这时,家长可采用冷静的态度,从侧面引导女孩进行自我反省,明辨自己的过失。就如上面案例中的晓娜在奶奶的引导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省,最终认识到错误。

2.让女孩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

女孩做错了事,许多家长常常替女孩承担犯错的后果,使她觉得做错了也没关系,丧失责任心,不利于培养其自我反省的能力,使她以后容易再犯类似的错误。所以,家长应该让女孩自己去承担犯错的后果,让女孩明白,一旦犯错,将会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如晓娜把金鱼从水中抓出来丢到地板上玩,要让晓娜意识到金鱼的死很可惜,金鱼缸将是空空的了,而这些都源于她的错误行为,她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3.重视女孩的负面道德体验

给女孩灌输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面道德情感,可塑造其美好的心灵;而让女孩体验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也会使其受益匪浅,而且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与正面情感相比,更能在女孩的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促使她不断地自我反省。

因此,当女孩犯错时,应该让她懂得羞愧和内疚。如女孩做错事,家长可直接平静地指出错误所在,促使女孩自我反省,激起她的羞愧感和内疚感,让她以后不再犯此类错误。

4.引导女孩预见事物的后果

许多女孩做事情的时候不考虑后果,而且由于女孩经历比较单纯,能够预见到的后果往往与成人预见的不一样。

这时候,父母可适当地指导女孩,如果女孩无法跟成人一样思考,父母不妨让她尝试一下,结果肯定会出乎女孩的意料,这时,女孩就会反省自己的行为了。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进行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因此,为了女孩的将来,家长应该多鼓励她自我反省。

自制是开启幸福的钥匙

中学生张强在他的日记里描述了他因为没有自制力而遭受的困扰:

“我沉迷于打篮球、打游戏。有段时间我准备用电脑查找学习资料,结果几乎每次都是先打开玩游戏,而且一旦玩起来就不知道多长时间,甚至玩累了,该完成的任务就不做了。

“打篮球也是我的爱好,这个爱好也让我很痛苦。我每次打篮球都要玩得精疲力竭,我很少像别人一样适可而止。而打完球非常疲惫的我,还要洗澡、洗衣服,结果当天一直到晚上,我其他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完全用来处理打篮球的善后工作,这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而我又偏偏控制不住,每次经过篮球场都要禁不住进去玩……”

自制力差的孩子,无法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控制,在学习上,他们上课不能长时间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喜欢向窗外张望;在生活上,他们无节制地看动画片、玩游戏……

自制就是克服内心的欲望,这一点,即使对成年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又何况是心态还不够成熟的孩子。

但是,自制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自制力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必不可少的。

难以想象,一个不懂得自制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能够抵挡得住外来的诱惑。古往今来,因为不自制而功亏一篑的例子多得不计其数,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骑师,让他的马接受了彻底的训练,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鞭子一扬,马就乖乖地听他支配,而且骑师说的话,马句句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语言就可以驾驭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