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型时期中国投资领域的政府行为研究
8335900000011

第11章 4投资宏观调控及其作用

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简称为投资宏观调控,它不仅是投资领域中常见的政府行为,也是政府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将从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投资宏观调控、投资宏观调控的原因和参数、投资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等方面来考察投资宏观调控及其作用。

3.4.1宏观调控体系中的投资宏观调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是互补和不可替代的关系邓子基。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46.。宏观调控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方式在市场经济中,除了宏观调控外,企业或行业进行微观规制也是政府调节(调控)经济的方式,但宏观调控才是政府最常用最基本的调节方式。。“二战”后,宏观调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吕义。宏观调控的理论创新与效果改进。经济学动态,2005(7)。。

第一阶段是从相机抉择政策的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爆发之前。其特点是盲目性大、胆子大、力度强,不仅敢违背传统经济学常理,滥发货币,肆意增加财政赤字,而且也敢高强度、大规模使用政策工具,最终导致滞胀危机。

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其特点是谨慎干预:一是纠正了滥发货币和盲目扩大财政赤字的错误做法,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推行财政政策中性化;二是大大减轻调控力度,每次经济政策的调整幅度都很小,力求软着陆;三是尽量提前干预,一旦发现通货膨胀迹象就立即采取紧缩措施,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经济增长。这些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胀,缩小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但并没有消除通货膨胀,也没能避免通货紧缩。

第三阶段是现阶段。其特点是注重根据均衡经济增长率和均衡增长区间来调控经济,力求实现宏观调控的精确化和科学化,注重相机抉择与一定的政策规则相结合,增强宏观调控的可预见性和透明度。

现阶段,人们注重根据均衡经济增长率和均衡增长区间来调控经济:第一,当经济的上升超过均衡经济增长率或均衡增长区间时,应抑制其继续提升。当经济下降,低于均衡经济增长率或均衡增长区间时,应抑制其继续下跌。为此,在实施宏观调控时,首先需要测算出均衡经济增长率和均衡增长区间是多少;第二,要测算出货币、财政、投资、价格等参数调整幅度;第三,当需要较大幅度调控有关参数时,需分几步走,各种工具相互配合,进行微调,力求软着陆,其目的之一是给经济一个适应过程,目的之二是观察和检验上述定量性的指标是否正确,以便及时矫正。有学者把这几点归纳为宏观调控中的基本意识,即均衡(协调)意识、区间(走廊)意识、微调意识陈东琪等。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主要表现在调控政策取向的选择、调控时间的把握、调控措施的组合、调控手段和方式的运用,集中起来就是要“适时适度”陈东琪等。双稳健政策:中国避免大萧条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序言,10.。

在宏观调控实践中,各国政府都把对投资的宏观调控视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不过,投资的宏观调控的定义(包括目标、手段、方式)却可因该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异,因所处发展阶段而异。郭树清、张中华、任淮秀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给投资的宏观调控下了定义:

郭树清从市场与政府关系调整角度来定义。他认为,对投资实施宏观调控,其一般含义就是促使总储蓄与固定资产投资平衡,从而使有效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经济体系进入均衡发展状态。在这一点上,体制转换时期与正常经济时期没有原则区别郭树清。体制转轨与宏观调控(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36—237.。郭树清还认为,对投资总量的调控,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是通过对资金和利率的间接调节来实现的,一般并不需要直接控制的办法。在体制转换时期,不可能完全做到用间接方式来管理,必须根据实际需要辅之以一定的直接调控方式。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投资的结构是由市场机制来自动调节形成的,不存在一个投资结构调控问题;在转轨时期经济和不成熟市场经济中,投资结构是政府宏观管理部门不能不注意且不能不干预的领域。郭树清还认为,从原则上说,无论是对投资的总量还是结构,直接控制都必须限制在确有必要的限度之内,而且应当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成熟而逐渐弱化这些行政性管制。

张中华从完善的市场经济角度来下定义。张中华把投资的宏观调控称为投资宏观管理,他认为,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对投资的管理应该是间接的,政府应以市场为管理调节对象,通过市场调节企业的投资行为;投资宏观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保持投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为保持投资总量和结构平衡,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和调节应包括两方面:市场制度和规则的安排与调整、对市场变量的调节,政府可以将利率和投资品价格作为调节投资总量的中间参数;在投资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投资流向主要受各部门投资预期收益率的调节,因此,政府可以将各部门投资预期收益率作为调节投资结构的中间参数,通过调节各部门投资预期收益率来调节投资结构;投资运动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因而可以从资本形成过程入手进行投资的宏观管理,因此,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就成为投资宏观管理的两个主要手段张中华。投资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02—403.。

任淮秀从国民经济管理角度来定义。任淮秀认为,投资的宏观调控是国家特定的经济组织运用适当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合理地分配和运用投资资金,控制或引导投资主体的行为与投资运行过程,协调投资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便实现预期投资目标的经济过程,从而保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宏观经济总目标的实现;投资调控目标要以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为依据,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保持一致,即经济增长、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其中,投资结构调控指投资资金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和不同地区分配的调控,投资结构合理化就是通过投资结构调控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结构);投资宏观调控的原则包括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相结合、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注意综合效益、在一定法律规范下进行调控等原则;投资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其中,经济手段更多的是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以及其他经济杠杆的运用任淮秀。投资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66—392.。

如果把投资的宏观调控放在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加以考察(即从政府调节经济的角度考察),投资宏观调控是政府对投资总量和结构的调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经济平稳增长、就业充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使经济体系处于均衡发展状态。投资宏观调控是主体(政府)对客体(各种与投资有关的市场变量或投资主体)的行为,目的是实现经济均衡增长,投资总量和结构平衡是它的直接目标,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经济平稳增长、就业充分、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是它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和实现目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调节各种市场变量来实行,其主要手段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由于各国国情不一,投资的宏观调控不能排除必要的产业政策和价格政策,主要是经济和法律手段,不能排除必要的行政手段。

3.4.2政府调控投资的原因和参数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考察,投资具有创造需求、形成供给和提供就业机会三重功能,从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中最特殊的一部分,因此,对投资的宏观调控自然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本书从投资与国民收入决定、投资与经济增长、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三个方面来进一步讨论政府对投资宏观调控的原因和调控的参数(指标)。

3.4.2.1投资与国民收入决定

在宏观经济理论中,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解释了投资与国民收入决定之间的关系,各国政府通过投资来调控宏观经济的理论基础。凯恩斯理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投资乘数理论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学者把凯恩斯理论纲要归纳成以下几点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60—562.:第一,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第二,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消费倾向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于是,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重可能越来越小而用于增加储蓄的比重越来越大;第三,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因此投资乘数大于1;第四,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方向变动关系;第五,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L)是货币需求(L=L1 L2,L1来自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2 来自投机动机),货币数量m是货币供给(m=m1 m2,m1由满足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的货币决定,m2由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决定);第六,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决定。

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乘数理论是最重要概念之一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34.。在凯恩斯理论中,投资与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DY=1DSDY×DI或DY=1DC1-DY×DI

公式中的DY表示收入的变动,DS/DY表示边际储蓄倾向,DI表示投资变动,DC/DY表示边际消费倾向,1DSDY或1DC1-DY就是投资乘数。在这个公式中,投资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它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方向变化,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方向变化。根据这一公式,人们可以推导出:第一,边际储蓄倾向越高,投资变动带来的国民收入变动越小;第二,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时,投资增加可以带来国民收入成倍增加,而且,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变动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大。这样,凯恩斯投资乘数理论就解释了投资变动与国民收入波动之间的关系。

在政策主张上,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的根源是由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所构成的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其中,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投资需求不足来自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内递减。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作用,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财政政策就是政府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增加总需求,通过乘数原理引起收入多倍增加;货币政策是用增加货币供给量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收入。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因此,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主要靠财政政策。凯恩斯政策主张的实质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投资,扩大有效需求,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随着20世纪70年代滞胀危机的爆发,人们逐渐认识到投资乘数发挥作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韩志峰。中国政府投资调控研究。CNKI(清华同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1.6.:第一,经济必须是在没有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运行,如果没有闲置的劳动力,投资就不能发挥作用,只会引致通货膨胀。第二,必须有一定的存货可以利用。第三,收入既要分解为储蓄,又要消费,如果收入全部用于消费,边际消费倾向为1,则投资乘数为无穷大;如果收入全部用于储蓄,则投资乘数为零。第四,货币供应适应需求的变化,如果货币供应量不足以满足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的需求,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就会促使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则会对以后的投资意愿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第五,不考虑对外贸易和税收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另外,人们还认识到投资乘数引起收入增加存在时滞,这些时滞是:销售变化与生产相应变化之间的时滞;生产和获取收入之间的分配时滞;获得收入与支出之间的时滞。

3.4.2.2投资与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以下简称经济增长理论)是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的不同理论观点的总称,是“二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水平或人均水平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的数量关系如何;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因素将如何变化,等等。按观点的不同,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分为三大派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46.: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代表的凯恩斯增长理论;以索洛—斯旺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以卡尔多模型为代表的新剑桥增长理论。哈罗德和多马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奠基人,他们认为,凯恩斯理论只反映了短期内投资对有效需求的影响,却没有反映出长期中投资不仅影响需求还影响供给,因此,凯恩斯对经济的分析是一种短期的、静态的分析。于是,两人试图把凯恩斯理论“长期化、动态化”,各自独立提出了经济增长模型,他们的模型被人们合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是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此后多数经济学家通过放宽或修改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的假设才得出各种稳态的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主要是建立在下述几个重要假设的基础之上,它们分别是:第一,国民收入(Y)或总产出(Q)的一个不变比例被用于储蓄;第二,生产单位产出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量是唯一不变的;第三,劳动力按一个由外部因素决定的不变速度(n)增长;第四,经济中所生产的产品只有一个,不存在技术进步,等等。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可得到下面的关系式:

gw=ΔYY=ΔKK=IK=sYK=sK/Y=sv

其中,g代表国民收入增长速度,gw被哈罗德称为“有保证的增长率”,s代表储蓄率,K代表资本存量,I代表投资,v代表资本产出率。稳态的增长要求同时满足g=n和g=gw=sv,所以稳态的增长的必要条件是:

n=sv

这就是哈罗德—多马模型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47—648.。n被哈罗德称为“自然增长率”。

哈罗德—多马模型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储蓄率、资本产出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地,可以假定:储蓄率s是储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投资率i是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用1a(a为常数)表示,那么s×1a=i,即s=a×i;技术不变条件下,资本产出率v等于投资产出率δ由于总资本=存量资本 投资,资本产出率与投资产出率有差别,但本书忽略了,认为在这里二者可以相等。。于是:

n=svn=a×iδ

这样,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我们可以推导出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投资产出率之间的关系。

哈罗德认为,只有政府干预,“有保证的增长率”才有可能等于“自然增长率”,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同时,他还认为,即使由于某种偶然原因,“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经济处于稳态均衡路径上,但一旦出现某种扰动,“有保证的增长率”会越来越偏离“自然增长率”,也就是说,哈罗德认为,即使存在稳态均衡,这种均衡也是不稳定的。后来,人们把哈罗德的思想运用于宏观经济运行分析,把g称为实际增长率(事后实际增长率),把gw称为合意增长率(能使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从而实现均衡所应有的增长率),把gn称为自然增长率(社会最适宜的增长率,是劳动人口增长和技术改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也就是潜在的或最大可能达到的增长率),通过对比实际增长率、合意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判断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过热、偏冷、正常),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地,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推导出的经济增长率与投资率、投资产出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比例、投资率和投资产出率,人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率,然后确定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参考。

不过,哈罗德—多马模型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制度变迁、历史文化传统、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禀赋等因素,只考虑资本或投资,因而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我们不可否认该理论给人们的启示:从长期来说,投资不仅创造需求,也创造供给;投资率、投资产出率与经济增长率关系密切。在现实中,哈罗德—多马模型为各国利用投资来调控经济增长提供了理论依据。

3.4.2.3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中所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的波浪式运动过程刘树成,张晓晶,张平。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与宏观调控研究。见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具体表现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对其长期趋势的偏离与调整。按经济增长的阶段和波动的幅度,经济周期可分为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古典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增长周期包括扩张和收缩两个阶段,不出现经济负增长。按经济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可分为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对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们作了大量研究,成果众多。本书用投资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的综合作用(汉森—萨缪尔森模型)来加以说明。

作为投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原理用于说明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对投资的影响,可用下面的公式描述:

I=VΔY

I为引致投资,即收入或消费变动引发的投资,相应地,不是由收入或消费引发的投资称为自发投资。V为加速系数(或资本—产出系数),当V>;1时,收入的小幅度变化会引起投资较大变化;当V1)反映了这一客观规律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43.。加速原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没有资本存量的闲置:如果企业处于开工不足和机器设备闲置的情况下,那么,当预期市场需求扩大时,企业不必购买新的机器设备,加速系数为0 ;只有必须进行新投资时,加速原理才起作用。加速原理强调预期需求的作用,而不强调投入要素价格和产出价格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加速原理说明收入变动对投资的影响,投资乘数说明投资变动对收入的影响。加速原理作用与投资乘数原理作用的互相结合就是二者的综合作用,美国的汉森(A。 Hansen)和萨缪尔森首先用这种综合作用来分析经济周期的波动。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c,加速系数为a,现期收入为Yt,现期投资为It,现期引致投资为Ii,自发投资为Io,现期消费为Ct,根据投资乘数和加速原理,可得到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模型(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中的几个基本等式张中华。投资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7.:

Ct=c(Yt-1)

It=Io Ii=Io a(Ct-Ct-1)

Yt=Ct It=cYt-1 [Io a(Ct-Ct-1)]

后来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用投资函数It=a(Yt-1-Yt-2)取代了投资函数Ii=a(Ct-Ct-1),使之更合理。我们可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5,加速系数为1,自发投资为1 000万元,由此可推出以后各期的收入数。从表中可以看出:投资通过其乘数作用引起收入变动,收入变动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引致投资变动;假定自发投资为一固定量,它会自发地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现期消费和现期投资的波动);经济周期中的高涨和低潮阶段由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的综合作用所决定,它使经济自动由高峰到谷底摆动。汉森—萨缪尔森模型解释了投资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但它只考虑到自发投资、加速系数、边际消费倾向等因素,而没有考虑政治周期波动和技术创新周期变动等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经济周期理论中,投资波动一直被认为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F。 Kydland and E。 Prescott。 Time to Build and Aggregate Fluctuations。Econometric,1982,50(6) :pp。1345 -1370.。许多国家政府通过调控投资来调控经济周期波动。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看,投资自身也存在周期,即投资增长存在交替扩张和收缩的现象,这种交替的周期变动通过投资增长率、投资率、在建投资总规模等指标的波动表现出来。于是,投资增长率、投资率和在建投资总规模的水平值和波动性也就经常被当作经济周期的先行指标刘金全。投资波动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4)。,用于政府调控经济周期的决策参考。

根据上述分析,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加速系数、投资产出率、投资率、在建总规模等指标对宏观调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前三者的统计数据难以具体确定,后三者则可以。因此,在宏观调控中,投资产出率、投资率和在建总规模更多地被用作调控的参数。

3.4.3投资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

政府行为不仅会产生正面效应,同时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利弊相抵之后才得出总效应。在计算总效应后,才能正确地评价宏观调控的好坏。只有宏观调控的总效应符合调控目标和目的的要求,才能认为宏观调控是有效的或好的。宏观调控主体(政府)作出决策,出台各种政策,然后到政策产生效应,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宏观调控作用机制运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涉及调控主体作出决策后各种政策作用机制或传导机制,还涉及政策的决策—执行机制。各国政治制度和行政体制不同,政策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也不尽一致,宏观调控作用机制也不同,因此,对投资宏观调控作用机制的讨论也就应该放到具体国情中讨论。由于假定基本政治制度不变,即政策的决策—执行机制一定,因此,本书只讨论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政策的传导机制或政策作用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投资宏观调控的两个最主要手段,二者的作用机制如下:

第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主要研究货币政策及其工具如何通过各种金融变量对实际经济产生作用。在实践中,由于受各国经济环境、金融运行主体和客体,金融结构和制度安排以及宏观预期、金融服务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具有很强的时空性和动态性,从而决定其在各国经济政策制定和研究中始终是一个研究的热点领域戚自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最新前沿。经济学动态,2005(12)。。本书只简单地说明它对投资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的是中央银行的政策冲击通过引起经济过程中各中介变量的反应,进而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发生变化的方式与途径白钦先,李安勇。试论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国际金融研究,2003(6)。。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作用于实体经济,对投资的调控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货币渠道,二是信贷渠道戚自科。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经纬,2004(6)。。货币渠道是指一切以完善的金融市场结构为基础,从私人经济部门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与财富变动效应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的总称。利率渠道、相对资产价格渠道、汇率渠道、托宾的Q理论及消费的财富效应等都属于货币渠道也有学者把货币渠道分成货币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包括了托宾的Q理论和消费的财富效应;货币渠道包括利率渠道、预期渠道和汇率渠道。参见宋立等。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金融体系重构。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49—56.。对货币渠道而言,货币当局操纵货币供给的变化,引起利率的变化,从而改变企业的投资行为,最终影响实体经济。其传导过程为:M↓→i↑→I↓ →Y↓张伟,马利军。投资形成一般规律与财政、货币政策。投资研究,1999(9)。,其中M为货币供应量,i为利率,I为投资,Y为实体经济的产出或国民收入,↓为降低,↑为上升。

信贷渠道就是通过中央银行调控利率水平,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行为,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可用量,再通过银行贷款的变化影响实体经济。信贷渠道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借款人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是否足够高,以致借款人外部融资费用的变化对其投资等行为起到直接、决定性的影响;二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银行贷款行为。对信贷渠道来说,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是:M↓→银行贷款↓→I↓→Y↓。

不论是货币渠道,还是信贷渠道,货币政策信号作为外生变量传导至经济主体——企业后,企业会及时解读,并且在合理预期的基础上通过边际投资收益率与利率的比较,作出扩大、收缩或维持不变的投资决策夏馨,叶兵。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对投资的调控机制及效果分析。西南金融,2006(8)。。也就是说,有效的货币政策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微观主体能够对货币政策信号作出灵敏反应;二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畅通,货币政策信号在传递中不会出现扭曲和梗阻。

第二,财政政策作用机制。

财政宏观调控手段是财政收支领域中能够被政府用来作用于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以求实现财政宏观调控目标的各种财政范畴邓子基。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92.。财政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公债、财政补贴、折旧、财政投资等。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的各种手段(单独或综合)发挥作用后才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所谓的“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和“自动稳定器”作用。

财政分配对全社会投资的调节必须经过一定的机制来实行张中华。投资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92.。与货币政策主要利用市场信号间接调节投资主体行为不同,财政政策不仅可以通过税收、补贴、折旧等工具直接地调节企业、居民等投资主体行为,还可以通过国家预算以投资主体的身份进行直接的财政投资,因此,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具有直接性。此外,财政政策作用机制还具有间接性,例如,财政政策可以与货币政策配合,利用公债的发行或买卖调节相关市场信号,从而调节市场主体投资行为。当财政政策利用市场信号来间接调节投资主体行为时,财政政策作用机制也存在一个传导机制的问题。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就是财政政策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各种政策要素通过某种媒介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财政政策工具经由某种媒介的传导转变为政策目标变量(期望值)的复杂过程李捍东。财政政策构成要素、传导机制与效应分析。经济理论与管理,1994(3)。。在调节投资总量和结构的各种手段中,财政投资、税收、折旧、补贴和公债则是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或杠杆。财政投资作用机制在上文已经涉及,这里不再重复。下面以税收和折旧为例讨论财政政策对投资的作用机制。

税收负担的高低不仅影响企业投资成本,还会影响企业投资预期收益和企业税后可支配的资金,从而直接影响企业投资的数量及结构,因此,税收对投资调控的作用很明显,也很直接。税收调控的作用机制主要由税种、税目、税率、税收支出等组成邓子基。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47—158.:税种调节的机理体现在税种的设置、结构组成和主体税种的选择;税目则明确了税收调节的具体对象和范围并对征税项目进行归类与界定;税率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反映了征税的深度,是税收杠杆中最重要的机制;税收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通过制定与执行特殊税收政策、法规,给予特定纳税人与纳税项目的各种税收优惠待遇,使纳税人减轻税收负担,促进和扶持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支出,税收支出是税收调控杠杆的一种特殊作用机制,它的采用可以改变税收调节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税收更好地适应宏观经济调控需要。必须注意的是,税收宏观调控作用机制的有效发挥有赖于合理的税制。

折旧手段是政府根据宏观经济目标,通过各种折旧机制的运用,来确定固定资产价值的补偿,从而调整政府与企业利益的财政手段。折旧手段作用机制包括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价值基础、折旧年限和折旧率邓子基。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97.。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价值基础不同,直接影响到企业计提的折旧额,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以及应交税额,最终影响投资和国民经济。折旧年限也会影响到投资,如经济使用年限的使用可以缩短折旧年限,加速折旧,导致企业利润、应交税收的下降,从而刺激投资。折旧率是折旧手段作用机制的核心,它的变动影响到折旧额,进而影响企业的税利水平,最后达到调节宏观经济的效果。政府运用折旧手段影响投资时,一般采取提高折旧率或缩短折旧年限来刺激企业投资,而很少用重置折旧价值计提折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