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丛林之书
83433900000001

第1章 作家小传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1865—1936)于1865年12月30日出生于印度孟买。1871年,6岁的吉卜林被送到英国读书,1882年从英国联合服务学院毕业后返回印度担任拉合尔(今属巴基斯坦)《军民报》助理编辑,也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1884年9月,吉卜林在《军民报》上发表短篇小说《百愁门》。1886年,吉卜林担任安拉阿巴德《先锋报》编辑,创作作品也日趋丰富。诗集《歌曲类纂》与包括《山中的平凡故事》《三个士兵》在内的7部短篇小说集的发表,让他在文坛初具影响力。

1889年,吉卜林辞职后开始了一段游历生活。他周游了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南非、意大利和英国等许多国家,并在这段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1892年,《军营歌谣》的出版,使得吉卜林名声大噪。同年,新婚的吉卜林举家迁往美国定居。在美国的几年,是吉卜林创作生涯中极富成就的一段岁月。其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消失的光芒》。此后,他又陆续创作了大量儿童读物,包括《丛林之书》(1894)、《丛林之书续篇》(1895)和《吉姆》(1901)等,这些作品也被视为儿童经典读物。

《丛林之书》及其续篇,是吉卜林最重要的作品。故事以孤儿莫格里在丛林中的经历为主线,描述了丛林中各种动物的思想和生活,从而歌颂了爱、勇敢、团结、善良,抨击了虚伪、懦弱、贪婪和残暴。作者用寓言式的文字,不仅让各种动物能够说话,具有可爱的性格,还鲜明地表现了他们的个性;但是其故事又具有合理的逻辑性,动物的行为都没有超出他们自己的生活范围,因此得到了儿童读者的热爱。

1896年,吉卜林因为和自己的妻弟产生分歧,举家回到英国,在苏塞克斯郡的罗丁迪恩村定居,他的创作题材也不断丰富,小说《吉姆》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又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带有浓厚的印度民族风情。

1915年,吉卜林的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负伤后失踪,这让吉卜林备受打击,也影响了吉卜林晚年的创作风格,使吉卜林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与战争创伤有关的阴晦、悲怆情绪的作品。

吉卜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文学种类也很多。儿童文学作品《原来如此的故事》(1902),小说《普克山的帕克》(1906)、《奖赏和仙女》(1910)、《各式各样的人》(1917)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在他逝世一年后,他生前完成的回忆录《我的经历》出版,为他的一生做了更好的诠释。

吉卜林的作品也存在一些非议,因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以有利于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为基础,所以吉卜林也被称为“帝国主义诗人”。晚年的吉卜林声誉明显下降,然而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小说家,吉卜林对20世纪英国文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6年1月18日,吉卜林逝世于伦敦,英国政府为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办了国葬,他的骨灰就安葬在狄更斯、哈代墓的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