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8356100000008

第8章 党的作风建设(1)

党风

党风亦称党的作风。指党和党员在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体现党性原则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的活动中的表现。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整套优良作风。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着标志。党风的基本特点:党风是马克思主义和党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斗争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特性,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对共产主义、对人民群众和对党组织本身的态度、习尚和风格,是党员的世界观、品德和党的各方面工作的综合反映。党风的根本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党永远不脱离人民。“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文风

写文章、说话的风格特点。文风问题,实际上是写文章给什么人看、讲话给什么人听的问题,是面向人民大众,为人民大众服务,还是面向少数人为少数人服务的问题,因而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要不要中国化,要不要并且能否真正实现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文风问题上的斗争始终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日益结合的整个过程之中。五四运动提倡科学和民主,提倡白话文,反对八股文,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同中国工人运动初步结合。延安整风运动提倡马克思主义革命文风,反对党八股,又一次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的进一步结合。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提倡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文风,也就是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风格特点。写文章、做报告、发表演讲一要准确,二要鲜明,三要生动。写文章要注意合逻辑,合文法,并且有较好的修辞,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革命文风,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条件,是整顿党风、增强共产党员党性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学风

党风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指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习尚和风格,毛泽东1942年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的《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中指出,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学风也就是党的作风,是党风。学风是指党的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一种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态度,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另一种是主观主义的态度,主观主义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形式。主观主义曾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损失。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内生活中和党与人民群众关系上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主要的有: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等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成熟运用。正是由于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和解决问题,才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正是由于有着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才会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正是有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甘愿牺牲一切的崇高革命精神,才可能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党的三大作风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培养和形成的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把它概括为三大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集中反映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生动地体现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和正确对待自己的科学态度。三大作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的结晶。

理论联系实际

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亦称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指把革命理论同工作实际、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作风。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内容。他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和发扬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使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一是要反对借口尊重实际而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观点,同时要反对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个别观点的教条主义态度。二是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要从实际出发,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了解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实事求是地探索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三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进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密切联系群众

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指党在一切工作中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密切联系的思想和行为。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来自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离不开人民,人民也离不开党。中国共产党一贯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行动,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完成党的任务;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唯一宗旨,一刻也不脱离群众,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尊重和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处理好领导与服务的关系。在新时期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尤为重要。1990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所谓批评,是指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所谓自我批评,是指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做出检查。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利于巩固和增强党内团结,人民内部的团结,加强党与群众的联系。开展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无产阶级政党生命力的表现,是党对于自身发展规律认识和运用的结果。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的整风运动中,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达到了既弄清思想、又团结同志的目的,并且创立了“团结-批评-团结”这一着名公式。后来,党又把它作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必须自觉地认真地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推动思想和工作的进步,使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更大的胜利。要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贯彻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的方针。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一系列原则。

谦虚谨慎

自知之明,严于律己,和以待人,虚心向别人学习的优良品德和作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党的这种性质、宗旨、纲领及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和要求党必须谦虚谨慎地工作,必须力戒骄傲和急躁。在党的历史上,有好几次都是由于骄傲使党吃了大亏,给革命事业带来严重危害。鉴于此,在延安整风中,党中央印发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同志,不要重犯因胜利而骄傲的错误。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又号召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他在对会议所作的结论中,又特别要求党的领导者要力戒骄傲,禁止给党的领导者祝寿,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制止歌功颂德现象。但在建国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在巨大胜利面前,党内又滋长了骄傲情绪和个人崇拜的现象,使党犯了更加严重的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做出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规定,发出了“少宣传个人”的指示,要求全党,特别是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人,经常保持和不断发扬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顽强斗争精神,以及在生活上勤俭节约的作风。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政治本色的具体体现,是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必要保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密切相关,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就可以抵制各种剥削阶级的思想腐蚀,防止特权思想的产生,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在革命工作中不怕任何困难,不畏任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革命战争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作风,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党处在执政地位以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必须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果不普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就不可能实现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对领导干部来说,要廉洁奉公,与群众同甘共苦,反对挥霍浪费,损公肥私,以权谋私。对人民群众来说,要提倡勤俭节约,量入而出,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生活水平。提倡艰苦奋斗,决不意味着可以不关心群众的生活和疾苦,更不是提倡禁欲主义。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严守纪律

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党员和党组织严格遵守党的章程和各项纪律的行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对党员和党组织最起码的要求。无论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严守纪律都成为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决定了每一个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就必须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章和党的决议、决定以及各项规定,在条件好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在环境恶劣的时候也要严格遵守,在关键时刻,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严守党的纪律。

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

1945年5月9日,陈云在党的七大上的发言中提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这一严肃的问题。他说:我们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是什么就是什么,应该怎样就怎样。有的时候你愈要面子,将来就愈要丢脸。只有你不怕丢脸,撕破了面皮,诚心诚意地改正错误,那时候也许还有些面子。陈云的这个发言对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起着积极的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个发言以《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为题公开发表,对全党同志坚持真理,纠正党内不正之风起了重要作用。

党性修养

党员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思想水平。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它是广大党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不断凝聚、提高而形成的优良特性,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在党员身上的体现。因此,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党性修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无产阶级思想意识的修养,共产主义道德的修养,高度的政治修养,严格的组织纪律修养,无产阶级优良作风修养,以及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方面的修养等。党性修养主要靠党员内在的积极因素和革命实践的锻炼。因此,加强党性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坚持,贵在实践。执政党的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党员,都应从严要求。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使自己真正适合于党的需要,适合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需要。

党性修养的方法

共产党员进行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手段。党员进行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其基本方法是:①善于学习。既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要广泛猎取各方面的知识,力求全面提高理论和文化素质,既要善于读书,又要善于向实践学习,特别要善于学习革命导师、优秀共产党员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实践,学习周围所有人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无产阶级意识。②重在实践。就是要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中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的党性得到锻炼和提高。首先要投身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每个党员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实际活动。其次要学用一致。经常按照党性的要求,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改正违反党性原则的东西,不断增强党性。再次要持之以恒。

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锻炼到老。③贵在自觉。就是党性修养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要自觉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尤其是自我批评;经常反思自己党性修养的情况,还要在无人监督、独自工作的时候,也能用党性原则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共产主义先锋战士。

党员修养的基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