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逆流而上
8383600000032

第32章 融在未来 (2)

多年来,侯为贵一直希望将中兴打造成一家兼顾系统与终端设备两个市场的公司,以便为公司留出应对变化的足够余地。他始终认为,系统设备的建设有高潮低谷,但终端的需求量和更新率都要高得多,两相兼顾可以对冲过于剧烈的波动。正是这种坚持,让中兴成为全球主要的终端厂商之一。

2009年,中兴一共销售了6 017万部终端(其中80%为手机,另外20%为数据卡),同比增长了50%,约占同期全球手机销量份额的4%。在2009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兴已经取代摩托罗拉成为全球第五大手机制造商,排在诺基亚、三星、LG和索爱之后。侯为贵目前正雄心勃勃地要使中兴在未来的5年内成为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而这就意味着中兴必须保证每年至少超过30%的增长。

不同于诺基亚等公司,中兴并不向最终消费者销售手机,而是将其终端业务纳入其围绕运营商需求的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它通常只向运营商定制手机,有时甚至没有单独的定价,而仅仅是一个一揽子方案中的一部分。这种模式有助于中兴控制整个解决方案的成本,同时由于终端往往是运营商推广新应用必不可少的平台,有时甚至是最先考虑的着眼点,这又使中兴区别于爱立信这样主要围绕系统设备运营的公司,从而在围绕应用的解决方案更有便利。

由于中兴尚没有完全建立起在某种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这反而给了它应对充满极度不确定性的融合时代的开放精神。不像诺基亚、苹果、谷歌、微软、三星等公司热衷于推出自己主导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或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某一种标准制式上,中兴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TD-SCDMA、WCDMA、CDMA2000、WiMax、WIFI、LTE,到Windows Mobile、Android、Linux LiMo、BMP(高通主导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OMS,到手机、上网卡、上网本、智能本、监控器、数码相框、无线座机、家庭网关、模块、无线对讲机等产品形式。

中兴一贯的策略是,只要运营商有需求,就会去做,而不管需要用到的技术是先进还是落后。这种策略可以降低某一种技术被市场淘汰的风险,让中兴可以左右逢源;更重要的是,它还可能帮助中兴建立起一种超越技术、专注于用户应用本身的氛围,而这种文化有助于它向围绕应用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当然,这种什么都做的策略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增加公司的成本,并降低新品推出的速度。不过中兴在过去的几年对现有的手机研发平台进行了整合,已经使这些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目前在中兴所有技术类型的产品研发中,70%都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完成,只有30%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

如果说有什么风险,那它可能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自公司内部始终挥之不去的一种倾向。自从在手机领域拥有一定地位后,中兴内部就一直存在这样一种暗流,那就是中兴应该像诺基亚那样去展开B2C1的营销,以此来将公司的品牌引入消费市场。为此中兴早在2004~2005年时就曾经投入巨资聘请功夫巨星李连杰代言手机产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建营销渠道。不过,在系统设备领域沉溺过久的中兴显然并不擅长此道,结果不得不重新回到定制的老路。至今“渠道派”似乎并没有彻底放弃,尽管侯为贵自始至终都认为公司应该坚持定制的模式,但随着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而手机部门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不排除“渠道派”会随时卷土重来。

另外,过于追求规模的增长也存在一定风险。华为就没有这样乐观,虽然目前它在规模上已经与中兴很接近,在数据卡上已经是全球头号供应商。但它的一位终端业务负责人认为这个行业已经大不如从前,赚钱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因此认为华为的目标应该是“在未来的几年能够生存下来”,而不是像在系统设备上一样追求简单的规模扩大。相比中兴,华为的终端业务更像系统业务的一个延伸,它一直到2004年前后才进入这个领域,而且一开始就定位在3G上,这与整个公司很早就将3G作为自己战略重点的路线是一致的。

而中兴一贯过于谨慎和注重短期回报的风格,也可能让它在LTE终端这样的前沿领域错失最佳发力良机。尽管它有希望跻身第一梯队,并宣布将在2010年陆续推出LTE终端,但仍然可能已经落在韩国公司的后面。据说三星和LG已经具备推出可规模交付的LTE终端的能力,三星还开始推进LTE和WiMax芯片的研发,希望可以摆脱对高通的依赖,而中兴则可能要到2011年以后才会达到同样的水平。

但不管怎样,中兴仍然可以从终端业务中获得更多的信心,这种信心实际上还基于这样的事实—相比诺基亚这种对价值链的地位有更多野心的公司,中兴反而可能成为运营商最信赖的合作伙伴之一。如果足够明智,终端业务将成为中兴未来的增长引擎,在欧洲、美国和日本1市场,很多运营商最初都是通过终端与中兴建立首次合作关系的。

中兴近些年在殷一民的带领下,已经在系统设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成为中国申请国际专利最多的公司之一,获得了30多个国际组织的领导席位和一些技术标准的编辑权。这将使中兴更有实力实施某种类似低成本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这种战略既能避开与运营商的竞争,又能满足其最大的潜在需求,进而在这次行业性的洗牌中抢占较为有利的位置。

比如,中兴已经和香港运营商CSL合作推出了全球最快的HSPA+网络,建成全球首个代表CDMA技术最新进展的EV-DO Rev.B商用试验网,成为中国移动最大的TD-SCDMA提供商;早在2008年便成为全球发货端口数第二多的NGN供应商,跻身LTE和WiMax第一阵营。在2009年Gartner的一份全球LTE设备商竞争力的评估报告中,中兴位列第三,前两位分别为爱立信和华为;同年在著名研究机构In-Stat的一份报告中,中兴占了2008年全球新增WiMax商用合同的16%,新增合同和综合竞争力均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阿尔卡特朗讯。

中兴甚至在如何帮助运营商解决融合所导致的副作用方面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在运营商的同一张网络中,将兼顾越来越多的技术,如何减少重复投资、实现各种技术之间的平滑升级就成为关键,而中兴在全球首家推出的SDR(软基站)产品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它允许通过软件升级等简单的办法来迅速低成本地实现新技术的部署。这款产品为中兴获得了一系列国际荣誉,包括IEC(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发的Info Vision大奖,以及GSMA全球移动大奖入围奖(也是该届唯一进入短名单的中国企业)。目前,SDR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技术。

另外,在一些可能孕育着巨大商机、与融合趋势相适应的新领域,中兴也早有布局。比如,中兴很早就对视频会议、IPTV、物联网、特殊应用半导体等进行了投资。尽管这些业务至今仍然没有对中兴的营收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随着融合时代的到来,中兴可望获得更多的增长点。比如早在2005年中兴就已经成为中国IPTV的第一品牌,公司旗下为中国移动等公司提供手机支付芯片的国民技术公司已经在创业板IPO成功,公司的RFID(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业务在2009年增长了300%等。

现在的问题是,中兴需要弥补自己在应用开发方面的能力,以填补从运营商到用户应用之间的缝隙,这实际上属于软件开发的层面。由于中国拥有大量的软件人才,而且一直被认为是继印度之后最大的低成本软件开发人才提供地,这就让中兴可以继续在传统领域的低成本优势扩展到运营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开发上,甚至由此建立起在服务外包上的优势。

早在2003年,中兴就同全球领先的咨询公司埃森哲成立了一家致力于电信运营支撑软件开发的合资公司,携手发展运营软件。从2005年开始,中兴又正式提出将向软件与服务领域转型,并在2007年成立了一家独立的业务软件研究院。2009年年底又在印度成立了其首家海外运维管理中心,以开拓这一当今全球成长最快的市场。此外,中兴甚至通过刚中电信这样的合资公司积累了多年的电信运营的经验。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其了解运营商的需求,并将其同自己的应用产品进行结合。

到目前为止,中兴的业务研究院已经发展到5个研究中心,人数约5 000人。这只是一个开始,中兴高层希望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承担起项目管理者的角色,他们的任务将是管理公司庞大的外包团队。按照计划,他们的人数将是公司自有人员的两倍。这样的结构将允许公司将最核心的东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业务引擎以及与设备密切相关的一些产品。另外,由于业务软件涉及大量的定制,因而使规模效应受到一定影响,那些较小的团队在这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但中兴副总裁兼业务软件总经理王翔对公司所面临的挑战也很清楚:为了建立可持续的竞争力,并带来业务与利润的呈比例增加,公司必须从目前的项目经营型(为了获得项目不计成本)和价值经营型(初步开始对所中标的项目进行基于成本回报等方面的选择)阶段,转变到价值链经营型和品牌经营型阶段,前者通过设计并管理整条价值链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后者则摆脱了具体的执行,主要是提供如何做的建议。

“目前我们还只能在其中某一个环节有一定发言权,其他的环节却无法掌控,这样我们的回报率就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爱立信已经摆脱了具体的产品层次,在这方面它已经没有优势,而是开始凭借其在产业中影响力和号召力赚钱。”王翔希望公司上下能够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

不过中兴并不必自惭形秽,因为它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这些全球前20大的运营商作为基地,有7亿的移动用户、近4亿的互联网用户和近2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的广阔的、成本低廉的试验田。截至2009年年底,中兴已经成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增值业务解决方案的第一大供应商。另外,它还与包括设备商、内容商和软件开发商在内的200多家公司结成了移动互联网合作伙伴联盟,并开通了自己的手机用户应用软件商店。

但前景依然不容乐观。因为中兴迄今仍然没有拿出一个完整的针对融合的战略,低成本的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也只是一种猜测,更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是,在找到那个适合中兴的位置之前,侯为贵还必须继续与亦敌亦友的任正非及他的华为进行较量。这是所有选择低成本战略的公司的宿命。最终的胜出者只能有一个,即那个在成本达到两家公司所能承受的底线时,仍然能够生存者。毫无疑问,随着融合的深入和离最终亮底牌的那一刻越来越近,他们两人的战争也将愈发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