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家散文:像音乐一样无疆
8390400000034

第34章 长沙的可爱

长沙,因为依着岳麓山,绕着湘江水,橘子洲如一方绿缎点缀其中,而被冠以“山水洲城”的自然美名;也因为有着“三国简牍”、“西汉古墓”、“岳麓书院”,而展现着它的古老、它的悠久的文化积淀,还因为这里是新中国的缔造者的摇篮,所以,毋庸讳言,长沙,无论在历史舞台,还是现今政治舞台上,都能够引领风骚。

自然的山水养育了长沙人的灵秀与诗意,古老的文化培育了长沙人的智慧与大气,革命的先驱的意义造就了长沙人的敢为人先,但作为普通的长沙移民,我乐于称道的是长沙人那种与生俱来的可爱。

首先觉得长沙人比一般人爱过节日,并且善于把节日过得很庄重。不说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甚至还有七月半的鬼节,就说夏天还有一个“伏”节,而且是起伏、二伏、三伏,都过得特别起劲,尤其是起伏,一定要吃鸡的,那几天鸡就特别的贵,即使禽流感也不例外,或许,三伏节很大的意义上是找一个吃鸡的借口。

在一次菜市场田螺大量上市,本人去买菜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卖田螺的摊档边,树立着一个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一首叫《田螺姑娘小夜曲》的歌曲,红色的是歌词,绿色的是曲子,如果随着乐谱去唱还蛮有小夜曲的味道。这样富于浪漫与幽默的举动自然吸引了一大批的顾客,而卖田螺的人则在这黑板旁边美滋滋地给人一边称秤,一边剔田螺肉。我还真希望路过这里的人中间,有一个弄音乐的,把这个记载下来,成为我们长沙的又一文化收藏。

记得在几年前的一个三月三,长沙习俗是吃“地米菜煮鸡蛋”。一个铺子门口的黑板上就写着“D菜煮J蛋”,把我刚上初中的女儿笑得一塌糊涂,然后一定要在这里买“D菜煮J蛋”。

而长沙人的一些口头禅特别有意思,比如把情人叫“丽给郎”,把那有些犯傻气的事件与人叫“发宝气”与“有点宝”,“丽”与“宝”这样可爱的字眼用在这上面,让语言学者不得不叫绝。而长沙对女孩子的称呼一律用“妹子哎”,对男孩子一律用“伢子哎”,那种呵护人与被呵护的感觉是那么的让人舒服。

“非典”中最走俏的口罩,被长沙人称为“口鼻罩”,你看,既形象又符合情理啵;而习惯把“橘子洲”叫水陆洲更是一例,尽管“橘子洲”名扬天下。试想,这是水中漂起的一块陆地,有什么比这更有诗情画意呢!

曾经市区中巴车开行的时候,如果作为一个外来人,会惊奇地听到想中途下车的人不说“请停车,我要下车”之类的话,而是拉长声调地说“踩—一脚”。你看,“踩一脚”与“请停车”一比,前者是多么让人快乐的词汇。

至于目前已经很流行了的长沙大众词语“那确实”,肯定之中带着风趣,湖南经视的长盛不衰的栏目《越策越开心》已经让天南海北的人都知道长沙的“策”了,策什么啰,策就是海阔天空地聊,甚至把汪涵封了个“策神”。

另外,长沙人最可爱的一点,就在于一点也不排外,别看它是个有了几千年文化的古老都市,只要是优秀的、有品质的东西,即使是舶来品,即使会强有力地冲击本土文化,也是绝对地欣赏并接受。比如,小到,无论你是哪里人,如果你能够说一口很纯粹的普通话,穿得干干净净,那绝对会受到尊重;大到,对于粤菜、川菜、星巴克的崇尚,尤其给予只是湖南一个地区的常德人雅致的称号—“德语系的”就是明证,称谓里透露出对常德人的勤勉能干且团结的褒扬,事实上,常德人在长沙能够拥有半壁江山,也是因为长沙有着大度、兼容并蓄、崇尚德能勤绩的氛围。

当然,长沙的可爱还有很多,如“中国娱乐之都”、“中国脚都”等这样的字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无不透露长沙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