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遵纪守法
8433400000023

第23章 第五伦禁杀耕牛

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陈寿

“哞……哞……哞哞”,一阵阵凄厉悲号的牛叫声,从会稽郡一个村落里传来。凄惨、恐怖,在夜空中弥漫,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这是怎么回事?”刚刚来会稽任太守的第五伦问旁边的一个侍从。

“这是宰牛的声音。听说这里的人常常杀牛,所以耕牛都不足了。”侍从回答说。

“走,咱们看看去。”说着,第五伦和侍从朝着牛悲号的方向走去。

这个第五伦是东汉时人,他家本姓田,但在西汉时,官府大量移民到关中,田氏家族也被移来,并且要以到来的先后次序为姓,所以就姓了第五。

第五伦为人正直,克己奉公,办事公平,又敢于陈述自己的政见,深得刘秀的赏识,召他任会稽郡太守。到任后,他便马上到下面巡视。

第五伦和他的侍从来到村里,发现家家都在杀牛。他很奇怪,未来会稽前,就听说这里的耕牛很少,老百姓耕田都成问题,因此,这里缴纳租税很困难,还常常出现饿死人的现象。可是人们为什么要杀耕牛呢?

他来到了一农户家里,见刚刚切下的牛头血淋淋冒着热气摆在堂上的供桌上。供桌上香烟缭绕,供桌下跪着一家人在那里祈祷。第五伦恍然大悟:原来杀牛是为了祭神。经过了解才知道,会稽这地方的人非常迷信,很相信神灵鬼怪之说。传说如果不用牛侍奉神灵,人临死时就会发出牛的叫声,而且还会有灾难降临。所以,每年腊月或农历的初一、十五,都要杀牲祭祀,供奉神灵。家家如此,耕牛便一天比一天少。

第五伦知道这种情况后,马上颁布文告:“谁也不许假托鬼神来愚弄百姓,违者严惩。随便杀牛的,也要严格惩处……”规定公布之后,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天命难违”,“谁敢违抗神灵会遭天祸的”。一时间,人心惶惶。有些人仍偷偷地杀牛,杀牛之后,就提着东西到第五伦家去求情。他们以为第五伦也会像前任太守那样,收了贿赂,就不再追究杀牛的事。第五伦非常生气,不论谁拿的东西,一律不收。然后派人到处巡视,发现宰牛的马上追查处理。过了一段时间,人们发现并没有什么灾祸降临,人临死前也没有发出牛叫声。而第五伦又竭心尽力地为百姓办事,就相信了第五伦,停止了宰牛和祭祀,生产也就慢慢地发展起来了。

由于他处处为百姓着想,当地的人都很敬仰他。可是,过了不久,第五伦受到别的事牵连,被征召入京,听候审理。临行前,会稽郡的男女老少有上千人到第五伦的府上,拦着车子不让第五伦走。第五伦眼含热泪对人们说:“我第五伦能力有限,愧对大家的厚爱。我到了京城,绝不会忘记你们。况且我清白为人,朝廷会明决的。”人们只好闪开一条路,让车子走了。可是,一路上,到处都有呼喊的人群,有的人流着泪追赶着车子。第五伦一看没有办法,只好途中悄悄地改从水路走了。到了京师,出乎第五伦的意料,已经有上千人守候在宫门外,为第五伦喊冤。汉明帝见此案惊动了这么多人,害怕万一真有疏漏,不好收场,便亲自审理此案,终于查明了第五伦确实是受人诬陷,蒙冤受屈,就放他回乡,后来还任命他为蜀郡太守。

有的人看第五伦这样廉洁勤俭,不徇私情,就好奇地问他说:“第五伦,你到底有没有私心?”听完这疑惑的提问,第五伦坦率地说:“我侄子病了,虽常去看他,但仍能睡着觉。我儿子病了,即使不去看他,却睡不着觉,我怎么没有私心呢?”可是,为了公事和老百姓的事,第五伦从来是把自己放在第二位的呀!任何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私念和私情,但为了大家的事和别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私利,这才是最为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