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谁说8090不靠谱
8433500000011

第11章 如何调教独生子女 (1)

(2010年4月24日,深圳关爱行动“幸福人生大讲堂”演讲)

非常高兴能够在今天早上跟大家分享这个话题,刚才主持人介绍我的身份的时候,我就觉得比较奇怪,一般来说事情做得多的人叫专家,事情做得少的人算业余的,比如我今天讲这个话题,很多听众都有小孩,你们才算专家,我自己没有小孩,我讲这些就算业余,但是专家和业余之间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错位。家长可分两种,一种是看着自己的孩子越看越可爱,越看越好。特别是女同志,生了孩子之后逢人就夸自己的孩子。还有一种家长是越来越苦恼,能管千军万马,但就是管不了儿子或女儿,如果孩子又爱玩成瘾,那就更麻烦了。那么,这里面会不会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或者说我们能不能找到共同的对策来对待这个问题?我作为一个没有自己孩子的成人和长辈,发现其实天底下的好父母和坏父母,所谓的好孩子和坏孩子是有共同规律的,就是从每个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家长的差异性。作为一名研究者,我可以从对某一事情的情感、情绪,甚至是偏见中跳出来,从而能够看到共同的脉络。这些脉络不见得能够替代所有人的经验和教训,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提供的观察结果,希望对大家在亲子互动中遇到的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独生子女是人类的新品种,在80后独一代出现以前,我们偶尔也会碰到有独生子女的家庭,但那是很特殊的,独子的家庭和有很多孩子的家庭是不一样的。我的兄弟姐妹中间我是第十二个,在当时的家庭中,生4~5个孩子是正常的,我们家有12个,还是跟普通人家不太一样,至少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辈分会很大,所以我从懂事时起,就觉得自己是长辈,因为跟我差不多大的人都叫我叔叔或者舅舅。在这样的多子女环境中成长,孩子从小就会培养出一种领导力,他们看世界的目光和独生子女的目光会不一样。其实在全世界无论哪个文明阶段,都是以非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的。如果我们现在在亲子互动中遇到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肯定是有中国特色的,因为只有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代独生子女。在中国,80后中独生子女大概占了56%,90后中独生子女大概占了70%,现在80后、90后加起来有4亿多人,占全国人口的30%还多。这1/3的人口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今天父母在孩子管教中遇到的问题,实际上跟独生子女群体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我这次主要是就独生子女教育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来和大家讨论。

我先来讲一个故事:妈妈和孩子在家里,妈妈在做家务活,孩子对妈妈说:妈妈,一会儿我上月球去。大多数的妈妈听了很可能会说:神经病,怎么上月球,老老实实待着。现在孩子只能在家里老老实实待着的情况是非常多的。以前我们问家长孩子多大了,家长会说孩子可以打酱油了。这是因为以前的小孩子都是被父母当“童工”用的。在我们传统的多生子女时代中,由于人们拥有的资源有限,获取资源的压力又非常大,所以孩子和大人常常会一起参与到劳动中。

这其中当然有各种负面的影响,但是也有正面的东西—孩子从小就参与社会化活动,他的成长就不只限在家庭环境中,同时还在社会的环境中成长。这样下来,一个正常的孩子,到18岁的时候,会有一大帮除了亲友、父母、同学之外的社会上的朋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意思是家庭条件比较差,孩子就得承担一些大人要承担的社会事务。所以在我家这样一个有12个孩子的家庭中,孩子从来不被看做是宝贝。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四五岁的时候就要抓虫子、除草,慢慢长大点,活儿就更多了,要挖地、浇水甚至挑粪。我到十五六岁的时候,基本上全套农活都干过。这是在多生子女时代所形成的某种环境,通常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任务。

回到我们的故事中。这个故事真实的情况是,当孩子说要去月球的时候,妈妈说行啊,别忘了回来。这个小朋友后来真的去了月球,他叫阿姆斯特朗,从阿波罗登月飞船里走出来的第一个人。

其实孩子们心里都是有一些向往的。很多小男孩说长大后要当警察,有些孩子说长大后要做电影明星,也有一些孩子说长大以后要做企业家。不管怎么样,他们能够说出将来要干什么。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大部分多生子女小时候都能说出他未来想做什么,即便他不能够说清楚职业,也能够说清楚一个具体的爱好,比如有很多孩子特别喜欢小虫子,尤其是毛毛虫。有个小男孩说喜欢天上的星星,尤其喜欢火星,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妈妈看一本书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我是男孩,所以我来自火星,如果有机会以后我要看看火星到底怎么回事。”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当然家长可千万别说你好好考试就行了,不然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只会考试,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

今天我问一个大学生到底想干什么,他说不知道。我又问他觉得他能干什么,他还是说不知道。我问他为什么学这个专业,他仍然回答不知道。我就很好奇,问谁让他学这个专业的。他说知道,我妈。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在7岁以前知道他要干什么,到了17岁以后反而不知道了。知识学得越多,就应该越清楚自己要什么才对。当然我们可以说一大堆原因,说这是体制的问题等,但体制出现的问题不是想改就改得掉的,我们做为父母却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进行改进。

今天我说的亲子关系,是指我们每个普通家长,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些事情,从而对孩子产生影响。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不懂人情世故,比如到单位工作的时候,第一件事要干什么?跟领导打招呼。问他们要电话号码吗?你又不是泡妞,你要电话号码干吗?他们很少想到要给别人倒茶。北京大学一个学生就回应说,我又不是倒茶系毕业的,为什么要倒茶?我想问,倒茶的原理是什么?如果我是公司的经理,看到一个年轻人主动给我倒点茶,我就会觉得这孩子挺懂事。懂事又是什么意思呢?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界面上的知识,这跟机器上很多零件之间需要润滑油的道理是一样的。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一代所缺乏的。他们还缺乏社会上的朋友,独生子女跟非独生子女相比,金贵度提高了。这些孩子在上学之前是被封闭在家庭里的,上学之后又被封闭在学校里,一直到大学毕业之后,他才发现立刻要被放到“江湖”上去,所以我写《我的江湖方式》这本书,就是要告诉这些独生子女孩子,未来他们是要到“江湖”上去的。有一句话形容“江湖”的险恶:人在江湖漂,哪会不挨刀。

人情世故是独生代年轻人第一缺乏的素质,社会上的朋友是他们第二缺乏的。60%的大学生没有一个除了亲友和同学、老师以外的社会上自己认识的朋友,这里面不包括网友。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大家知道,我们无论是做一份普通的工作,做一名销售员,或者做一名业务骨干,或者将来要找一份工作,与社会上认不认识朋友和能不能得到机会是高度相关的。调查显示,平均5个朋友能给你一个不错的工作选择,10个朋友能给你3个以上的工作选择,如果你一个都不认识,就业一定很难,就会回头来寻求父母和亲友的帮助,重新回到父母和亲友的社会网络里。很多年轻人是从父母的关系里出来的,毕业后又重新回到父母的关系中,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情况:如果年轻人不能跨越他父母的网络,从文化教养的角度来说,实际上是退化的。所以如果站在家庭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无论你的就业还是朋友的交往范围,能超越父母这一代的社会行动半径,就叫出息。如果你依然靠着自己的父母,就是没有出息。在这个社会上,个人单独的社交网络决定了你出息与否。

第三是社会性行动,就是你在正式就业前有没有面向社会上的普通陌生人做过一些事情,比如有没有开过一家小餐馆,有没有做过志愿者,有没有为普通人服务过。

第四是为他人提供服务。我们大都有被服务的经验,特别是长大的过程中你都是被服务的,但在职业中,我们遇到最重要的就是服务他人。中国现在第三产业占整个经济总比重的40%多。在今天的新经济中,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使制造业服务业化,同时在很多新的领域中产生新的服务业。因此我们未来的就业出路、事业出路、发展出路都是在服务业,你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就非常重要。而我们现在的孩子服务他人的经验一般都比较少。

另外我们还缺少职业图景。什么叫职业图景呢?以前的孩子能说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这就是职业图景,虽然不一定能做成。7岁以前我有两个梦想的职业,一个是游击队大队长,第二是国家领导人。其实在7岁以前,很多男孩子的职业梦想都是当国家领导人,也就是说15岁以前的男孩的想法,大多是将来要去竞选总统的。上完中学后,他们以为世界是由语文、数学、化学、历史构成的,或者上完大学以后,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专业构成的,但其实世界的构成不是这样的。到了大学,你让他选择职业,如果他缺乏职业图景,他会以为学法律的就是要做律师或者法律服务工作,但其实在美国,做法律的人一大半来自于非法律的领域。你如果学法律,就能学到立法的技能和辩护、谈判的技能。

也就是说,你学法律,是学习怎么制定条文,怎样把看起来散乱的社会管理规范化。学了这些之后,你去开公司就知道怎么制定公司的制度,所以学法律的人通常都很自律,规范性比别人强一些,但不一定去公检法机构才是学法律的归宿。学法律的人还容易找到问题的漏洞,在谈判时非常有优势,哈佛大学法学院有一个专门的谈判小组,这个谈判小组非常强大,第一次朝核谈判的协议就是由这些谈判专家谈下来的。当你拥有了一个职业的图景之后,你会发现任何专业技能对你喜欢干的职业都是有帮助的。所以本身社会上没有一个专门的岗位是对应着学校的专业的。我是学法律的,我本科和第一个研究生都是读法律的,我喜欢这里面的两样东西:立法技能和谈判技能,这些对我以后的工作非常有帮助。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外,我们还缺什么东西呢?职业爱好,就是你喜欢什么。今天我们的很多家长会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大学、专业,但是我想问,有多少专业是孩子真正喜欢的?我所知道的数据是全国平均只有3%~5%,家长是怎么选的?金融比较好,来钱快,相当于直接数钱了;管理好,就不会被管理了,你就直接当领导去了;法律比较好,再怎么的也能混个法官当当,律师挣钱也不少。最后你会发现,孩子都会按照父母和社会流行的功利的方向去读书,但是其实很可能他只是喜欢毛毛虫,如果让他自己选择,会是和父母的选择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

我有一个朋友是四川人,从小就喜欢毛毛虫,小时候的理想就是长大以后要写出一本书来,要超越法国的动物行为学家法布尔先生写的《昆虫记》,要写中国人自己的《昆虫记》。他的家庭条件不错,父亲是高干。家长说你是不是要选一个正经的专业学习一下,所以后来上大学的时候,他选择了一个所谓的正经专业,但他失去了自己的乐趣。一直到后来,等到他毕业以后,他爸爸说,算了吧,孩子有点爱好不容易,就随他去吧。一个孩子如果能把自己的爱好坚持到大学毕业,这已经很强了。因为尽管他们喜欢某一种东西,但常常被钢琴练习、考试等占去很多时间,最后反而丢失了他的爱好,想不起来自己喜欢什么,他已经忘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长要明白,理想是孩子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理想之后,他就失去了终生的幸福。我现在站在现实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爱好,他就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干这个工作,也不知道干这个工作有什么意义。一旦进入这个状况,他干多了也累,干少了也累,干不干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