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进魔术世界:校园小魔术
8433700000014

第14章 巾帕类魔术(2)

玻璃管是没有秘密的(如没有玻璃管,可用纸筒代替)。其秘密是在红巾和绿巾的一角上各缝有一只揿钮,而黄巾的两只对角都缝有一只揿钮。揿钮又涂成各巾的本色,这样可防止观众看出揿钮的秘密。

表演时,首先将第一块没有揿钮的红巾上角往玻璃管下口塞入,让有揿钮的下巾角留在管口。塞黄巾时,将有揿钮的上角提起往管口下塞的同时,极快地将黄巾角上的揿钮和红巾角上的揿钮相扣上,这样红黄两巾就连接在一起了。塞绿巾时,将上角的揿钮同样扣入黄巾的下巾角上。全部塞进后,只要从上管口把红巾向上一拉,三块彩巾就好像自动地相连在一起了。

手帕变色

表演者在轻握的拳中,塞进手帕,可是等拉出来时,手帕却变了颜色。

表演者先准备两条不同颜色的手帕,与一个直径15厘米、高4厘米的短筒。其中一条手帕先塞进筒中。表演者把该筒套在右手中指,然后轻轻握着右手出场。表演者先张开左手,向观众表示没有拿任何东西。接着,在用左手拿取右手中的手帕时,趁机把筒子握入左手中。然后,张开右手,表示是空手。接下来,以右手抽取左手的手帕。在轻握成拳头状的左手中,用右手塞进手帕。塞到一半时,从下面把不同颜色的手帕稍微拉一点出来。用小指夹住从下面露出的手帕。当上面的手帕全部塞进筒里后,跟开始的动作一样,以右手中指套住筒子,偷偷拔出来。用右手拉出露在下面的手帕。最后,张开左手,示意左手是空手。

飞巾结圈

椅背上搭着四块绸巾,两红两白,绸巾各自分开,并不联结在一起。表演者交代过双手。左手从椅背上同时把四块绸巾拿起,捏住中段,右手将绸巾上下整理一下,看来仍是各自分开的。整理了一会儿,突然向空中一抛,四条绸巾竟在空中自动联结成一圈,红白相间。落下以后交给观众检查,每一个结都打得很紧。

四块绸巾是早就结连在一起的。将未打结的两角上下拉直,使巾角的结子在中间成为一横排。表演前,四块绸巾搭在椅背上,一排结子遮在椅子背后,而在前面将四块巾角分开,互不相连,这就给观众以绸巾不相连的印象。然后用左手把四块绸巾中段,那一排结子捏没在手心中,同时把左拳举起来。再故意用右手在左拳上下整理巾角,再一次给观众以绸巾是分开的假象。最后,用力将绸巾向空中抛去。绸巾迎风张开,当然是结成一圈的了。

棍巾速变

表演者拿起一根白漆木棍来,连同双手向观众仔细交代一遍,再拿木棍在左右手间抛来抛去,看不出任何夹带或秘密。交代后,木棍由左手捏着,右手握拳,手指轻轻搓动,并且向外挥动。不一会儿,拳缝中竟露出一角绿色的绸巾来,以后越挥越快,一块完整的绿巾出现在他的手指之间。

这还只是变了一半。现在,表演者继续挥动绿巾,与先前相反,绿巾越缩越小,最后全部缩回右拳去了,左手执棍,用棍头拨开右拳,右掌却是空的。绿巾真是来得迅速,去得突然。

奥妙在木棍上。原来棍头上有一段用铁皮卷制而成的短管,外面也漆成白色,与棍身色彩及光泽均一致,远看上去,只是一根完整的棍子,并没有什么秘密。这段短管中,预先塞入一块绿绸巾,然后将短管套在棍头上。

表演时,将木棍在双手间抛来抛去,这不仅交代了木棍,也交代了双手,然后右手捏着套有短管的一端棍头,将木棍交到左手里去。此时,右手迅速将短管褪下,并立即握拳。动作要迅速自然,使观众想不出右拳里已藏着短管。再用手指搓动短管,同时挥动右拳,使管中预藏着的绿巾逐渐露出来。等整块绿巾全部露出后,又用拇指慢慢地将绿巾塞回短管中。绿巾全部塞入短管后,左手用木棍头凑到右拳上,好像是去拨开右拳,其实是迅速向拳缝中一插,将短管(连同管中的绿巾)套回木棍头上。等木棍离开右拳,摊开右拳,右拳当然是空的。但观众却觉得绿巾一会儿变来,一会儿又变走了。

手帕盛水

表演者先将一条普通的手帕、一只玻璃杯和一只小烧杯向观众展示,然后将手帕放在玻璃杯上,用手把手帕的中间往杯内推,形成一个凹坑,接着把烧杯里的水倒入这个凹坑里。这时观众看到手帕是透水的。当水灌满玻璃杯时,表演者用手帕紧紧地兜住杯口,在手帕上吹一口气,并把玻璃杯倒过来,观众看到没有一丝一毫的水从杯子里漏出来。

手帕变湿后,手帕纤维中的水有很大的表面张力,所以它能阻止杯里的水往外流。

绸巾变球

表演者上场,从衣袋里取出绸巾,反正面交代后,将绸巾一角用牙叼住,另一角用左手抻紧,使绸巾绷平。右手对绸巾做一手势后向空中一抓,忽然从右手中冒出一球,表演者不以为然地将球放在助演者的帽子里。如此连续数次,表演者将变出来的球一一放入帽中。末了,助演者把帽子抛向空中,奇怪!变来的球竟荡然无存,不翼而飞了。

表演前用细铁丝从一只乒乓球中间穿过去,铁丝一端有一个小环能套入右手中指,另一端有一小钩用以钩球,使之不能脱落。再准备约33厘米宽方巾一块、帽子一顶。

表演者上场后,将方巾和球装入衣袋里。开始表演时,从衣袋里掏出方巾,暗中把球藏在右手中指,握于手心。交代方巾,等它绷紧后,虚抓一把,暗中去揉绸巾,露出球来。将球放入助演者的帽子里,而实际上并未放进去,而是又握在右手中了。接着再揉方巾,又变出球来。如此反复,球一直在手中,而帽子里则一个球也没有放进去,帽子当然会空空如也!

末了将方巾卷着球装入衣袋。助演者抛帽,球却踪影皆无,观众大惑不解!

空手变帕

表演者空着手开始表演。他的身子右侧朝向观众,同时伸出双手正反面交代,手中什么也没有。但两手掌一合,右手向下一挥。突然,一块漂亮的花色小手帕变出来了。

表演之前,事先将小花帕折成四折,再从中对折后卷成一小筒,夹在右手食指与大拇指缝间。如在台上表演的话,出场时,身体右侧向观众,右手背自然弯曲也向观众,掩护着拳中的花帕小筒。

表演时,同时伸出左右手掌展开,左掌心向观众,右掌心对着左掌心,这样,夹着的花帕小筒就被右手背遮没。交代右手时,将右掌四指从左掌腕部开始,经过左掌心,从指尖移过。当右掌四指移回左掌心时,右掌四指略向上移,在两掌重合的瞬间,迅速将右手食指与大拇指间夹着的花帕小筒一端顺势夹在左掌的大拇指与食指缝间。紧接着马上翻转左手背,表示手背也是空的,其实是为了不让观众看见花帕小筒。与此同时,马上翻过右掌心,向观众亮相,这时右掌心已是空的。

上面这一过程,就说明两手的手心手背都是空无一物的。由于掩护巧妙,手法灵活,使观众看上去都觉得手中是空的。至此,在右手掌迅速与左掌一合的刹那间,乘机捏住花帕小筒的任何一边角,用力向下一挥,散开的小花帕便出现在表演者手中了。

剪帕无损

表演者从衣袋里拿出一块手帕和一枚硬币来交给观众检查一遍,再将手帕平铺开,当众把硬币包在手帕的中间。然后用左手捏住包着硬币的手帕,右手用剪刀把包着硬币处的手帕剪下来,在手中搓揉一会,再把手帕交给观众看,手帕仍旧是完整的,一点被剪破的痕迹也没有。

预先剪一块与手帕一样颜色的碎布,里面也包着一枚硬币,和手帕一起放在衣袋里。表演开始,伸手到衣袋里去取手帕时,顺便把包着硬币的小布一起拿出来。将手帕和另一枚硬币交给观众去检查,而将小布包暗藏在左手心里。观众检查完后,表演者便将硬币包进手帕,由左手捏着,并假意把包着硬币的部分从手心里拉出来剪。其实拉出来的是那块碎布的头子,所以剪下来的,也是这块碎布。手帕仍旧安全地捏在手心里,根本不曾剪破。剪了以后,双手将碎布和手帕混在一起搓揉,暗中将碎布和硬币夹藏右手指缝里,再用左手将真的手帕和包着的硬币取出来,交给观众看。趁大家都在注意检查手帕的时候,又很迅速地将剪碎的破布和另一枚硬币藏回衣袋里去。

吹气联结

表演者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着一块绿手帕的一角,右手也同样用大拇指和食指捏着一块红手帕的一角。交代时,两手持帕分开让观众看清楚,然后将两块手帕同时移到嘴边吹口气,“呼”的一声,两手马上拉开,奇怪的是两帕角自动地结在一起了。

红、绿帕角上各缝有一只揿钮(红手帕上的揿钮漆成红色,绿手帕上的揿钮漆成绿色)。交代时,分别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帕角,揿钮用大拇指捏住,观众就看不出来。表演吋,当两只帕角凑到嘴上吹气时,乘机将揿钮扣上。吹气后,两手一分,两块手帕就好像自动地结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