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走进魔术世界:校园小魔术
8433700000022

第22章 其他类魔术(3)

秘密是在木框背面的框顶中间,钉着一个针头。另用铁丝扎着花茎,一端绞成两个相连的小圈,下面的一个圈,套在钉在桌边的钉上。为了使观众看不见这枝花,桌子上要盖上桌布,使四围下垂把花遮掩起来。表演时,可用一个手指遮没框顶的钉子,把木框先给观众看。然后把框子放在桌上,当场画花。框上的钉子要接近桌边挂花的铁丝圈,以便把铁丝圈从桌边钉头上取下套入框端的钉上。因为铁丝圈有上下两个,所以当上面的一个小圈套在框端钉上时,下面的圈就自动地离开桌边的钉头。然后,再把木框拿起,真的花也已挂在木框后面的钉子上了。因为有白纸遮着,观众当然看不见后面挂有真花。然后,再把手从纸面伸入,把纸戳破,将真花从框后取出来。

旱地拔葱

桌上放着一大张绿色的方纸和一只圆盘,向观众交代清楚以后,表演者将圆盘放回桌上;再当众将那张绿色方纸撕成碎片,撒落盘中。由于方纸很大,撕成的碎片也多。这时,表演者双手将碎片向盘的中心聚拢,堆成一座小山模样。接着,表演者做一个“魔术动作”,将右手的食指与拇指伸入“纸山”的中心,向上一拉,居然拔出一根绿色的圆纸管来:下粗上细,笔挺竖立,很像一根嫩葱。

这根绿色纸卷成的圆管,起初不过是一个纸卷,只要由中心向上一拉,就能拉成一根圆管。这纸卷藏在圆盘后面的边缘下面。交代时,一同拿起,夹在盘与手的中间。当方纸撕成碎片撒入盘中以后,双手将碎片堆成山形时,已暗中将纸卷埋入纸堆中。以后只要捏住纸卷的中心一拉,就能拉出一根像葱一样的绿色圆管来。

水杯二变

桌上放着两块手帕和两只瓷杯。一只是空杯子,另一只盛满一杯清水。表演者拿起空杯子,里外给观众看一看,没有什么异样。然后拿起盛满清水的杯子,当众将这杯水倒入空杯里,又将这只瓷杯里外交代一遍。接着,再将水倒回原杯。由此证明,水和两只杯子是毫无秘密的。下面将两块手帕正反面分别交代一下,也没任何夹带。

左手拿起空杯子,右手取一块手帕,盖在杯口上,向空中虚抓一把,朝杯上一抛,揭去手帕,伸手入杯,竟从杯里取出了一朵干燥的红色鲜花;再次伸入杯里,又取出一朵干燥的黄色鲜花。接着又将桌上的那一杯清水倒入杯里,再将这只空杯盖上手帕,做了一魔术动作,揭去手帕,随手将杯口朝下一倒,突然哗啦啦地从杯内倒出了十多颗水果糖,然后将糖果抛到台下给观众品尝。

两只杯子都有秘密:取两毫米厚比杯口内径略小的圆橡皮两块,漆成白色,在边上穿上一段约六七厘米长的白线,线的两端各打一个结。表演之前,一只杯里放入一红一黄的纸质鲜花,另一只杯子放入十多颗水果糖。将准备的两块圆橡皮分别压入两个杯子的中段下部,将花和糖作密封;由于杯内空气被挤出,所以圆橡皮吸在杯壁四周,有一定的附着力,即使将杯子倒仆,封在里面的东西也不会坠落下来,盛上清水也不会漏下去。在交代杯里时,由于圆橡皮和杯内颜色都是白的,在瞬间的交代中观众看不出深浅,同时,杯口朝下又没落下任何东西,只觉得杯内是空的。此外,通过杯内清水倒来倒去,使观众进一步相信,杯子是没有任何机关的。

表演之前,将圆橡皮边上的线头引出杯口外,和杯柄对齐,用大拇指按住线头。表演中,将手帕盖在杯口上,记住线头位置,用右手指隔帕捏住线头向上一拎,封着的圆橡皮就被揭开,掩护在手帕里面。隨后很自然地把裹着橡皮的手帕放在桌上或口袋里,把预藏在杯内的东西拿出来。当要变出第二只杯里的东西对,再用另一块手帕,按上述方法变出杯内之物。

《水杯二变》这套小魔术不一定限于变鲜花和糖果,杯内变绸巾、变米等均可。

耳入口出

表演者右手拿一颗小石子(或圆球),当众放在自己耳朵里,然后两手从嘴里取出来。

这完全是手的功夫。表演时,左手向前平伸,右手拿一颗小石子在做往耳朵里送的动作时,使石子很快落到袖筒里藏起,随着把右手伸展,表示石子已进入耳朵。从嘴里取石子时,两手首先向前一伸,让石子再从袖中落到右手里,好像从嘴里取出的一样。

瓶中飞花

表演者拿出一只普通的酒瓶,将一根木棍插入瓶口搅动一阵,没有什么,再在瓶内注入一杯水,然后倒出。这两次交代,都证明瓶内确实是空的。

交代后,表演者突然将酒瓶迅速地晃动一下。停下时,瓶口上已有一朵鲜艳的大红花。

这朵大红花用红纸做成。做法是用数十片半圆形的红纸,相互交错黏合而成,底部粘在一块圆形的橡皮上。然后将花折合成半圆形,而在压力一旦失去时,橡皮块会自动弹开,成一朵圆形的大红花。橡皮圆块的正中,缀有一根线,下连一个铅球,塞进瓶口。表演时,将花折拢拉下,用右手压在瓶底下半段,将花遮没,使观众看不见。瓶中铅球被线带着,拉至瓶口处。

表演时,用棍插入或注入清水都可以。然后,右手迅速晃动,借此分散观众的视线。右手乘机一松,铅球马上坠入瓶底。将花朵拉至瓶口,橡皮圆块失去压力便两下弹开,现出一朵红花来。

五彩缤纷

表演者拿出一只玻璃盆来,里面满盛彩色纸屑。从盆里抓起一把纸屑,又撤回盆中,表示其中并无秘密。然后拿一只玻璃杯放到盆里去一舀,杯中盛满了各种颜色的纸屑。然后,将杯子放在一只方盘里。接着,拿起一只纸套,倒向观众交代,里面并无秘密,纸套口向下将杯子罩没。这时做了个“魔术动作”,随即将纸套揭去,杯子里的纸屑已经由混杂而变成红、黄、蓝、白、黑五层了,分得清清楚楚。再将这些纸屑倒入玻璃盆内,表明纸屑本身并无变化。

秘密是在一只夹层硬纸杯上,能不松不紧地放在玻璃杯中。纸杯的杯口是封牢的,上面粘一条2厘米宽的薄铁片,两端都凸出杯口外。杯底是空的,另做一个底盖,盖中心有一个小线圈,以便将盖揭去。纸杯外面涂一层胶水,粘上各色混合的纸屑;杯内分层盛入红、黄、蓝、白、黑五层纸。盖上底盖,放在玻璃盆内,上面用纸屑盖住。

当表演到用玻璃杯到盆里去舀纸屑时,右手便将被纸屑盖没的纸杯掏出,揭去底盖,并底向上地将纸杯塞入玻璃杯里,玻璃杯口则盖些纸屑,将纸杯口的铁片遮住。这样,观众以为是玻璃杯装满了纸屑。在将纸套套上去时,顺嘴吹去玻璃杯口上的纸屑。最后,揭去纸套时,要用手指捏紧纸套,连同铁片一起捏住,纸杯就随纸套从玻璃杯中抽了出来。由于纸杯有纸套遮着,观众是看不见的。这样,层次分明的五色纸屑就留在玻璃杯中,完成了这套魔术的变化。

吞果巧出

表演者右手从果盘中取一颗水果糖(或其他小水果),对大家说:“看我把这颗糖吃进去,从颈后取出来。”说着就把这颗糖往口中一甩,展开右掌时,这颗糖真的不见了。此时,右腮帮鼓起了一小凸肚来,右食指往右腮帮一按,左腮帮又鼓起了一小凸肚来。显然,糖已在口中了。表演者用右食指和大拇指把两腮同时一按,头颈一伸,右手往喉咙上一抹,骨碌地把这颗糖囫囵吞到肚子里去了。令人奇怪的是,表演者把右手往颈后一抹,右手回到前面时,这颗糖又出现在手中了。

右手先取一颗糖。对大家说:“看我把这颗糖吃进去。”这时右手指把这颗糖凑近嘴边。

边说“从颈后取出来”,边把右手上的糖移往颈后,暗中把它放在背后头颈与衣领之间。这样,这颗糖就不会掉下来。紧接着,把捏拢的右手指移回到前面,迅速做起把糖甩进嘴里的假动作,与此同时,在嘴巴张开的瞬间,右手掌往嘴巴上一遮,迅速闭合嘴唇,舌尖立即往右腔壁一顶,右腮帮就鼓起了一小凸肚,观众便误认为是糖含在嘴里了。为表示真实起见,接着故意头颈一伸,口水一吞,右手装模作样往喉咙上一抹,表示这颗糖已囫囵吞下去了。然后右手再从颈后把藏着的糖取出献给观众看,表示糖已从颈后取出来,至此结束。

相思双棍

表演者拿出两根方形木棒,向观众交代,A棒前端左边有一小孔,孔中有一条绳子,绳子末端缚着一个小绒球。B棒前端自左至右钻了小孔,左边有一小绒球。右边绒球吊在三四十厘米长的绳下。表演者将B棒左边绒球用力一拉,绳子出来了,右边的绳子缩进了。表演者对准A、B两棒吹口气。拉A棒的绳子,绳子被拉出了三四十厘米,B棒左边的绳子缩短了。再拉B棒左边的绳子,A棒的绳子又缩进去了。表演者看出观众怀疑A、B两棒有细线相连,于是,他将A、B两棒分开,把B棒夹在左腋下,再拉左手中A棒的绳子,B棒左边的绳子缩进出了。反复几次,观众十分惊奇。

表演者又将B棒拿在左手,将A棒夹在右腋下。这时,B棒的绳子全缩进棒内,A棒的绳子在外。将B棒左边的绳子拉出,再拉右边的绳子,B棒左边的绳子缩进,A棒的绳子也缩进了。表演者将B棒左边的绳子拉出,B棒右边的绳子缩进,A棒的绳子也出来了。

表演者将A棒放下,只用左手拿起B棒,用右手拉B棒右边的绳子,可B棒左边的绳子也出来了。将B棒右边的绳子往里送,左边的绳子也同时进入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