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8440300000118

第118章 巴蜀才子联讽举子

乾隆年间,李调元从四川老家出发,奔赴京城赴试。途中路过一地,听闻县令设宴书院,宴请当地文人雅士,为赴京赶考举子饯行。李调元久闻此地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一见有如此盛会,自是不肯误过,说不定还能结交几位朋友呢。

李调元兴致勃勃来到书院,只见院内正厅悬一匾额,赤红流苏,赭木镶边,上书“起凤来龙”四个大字。右厢题名“大块”,左厢“玉珠”。再看在座之人,个个衣着光鲜,仪表不凡。正浏览间,有人高呼一声:“宴席正式开始!”李调元正要抽身而去,众人见他器宇轩昂,便盛情相留。李调元不便推辞,便大方坐了末座。

酒酣耳热之际,忽然一位书生放声谈论诗文,他左顾右盼,从古说到今,狂呼唾溅,旁若无人。这时,座中有人提及了李白、韩愈、三苏等大家,口气很是尊敬。没想到这位书生信口说道:“唐宋八大家,我看亦平平。”

另一位书生赞同道:“我看李白之诗淡入白水,毫无新意。”众人抚掌称是。

这时,又有一位书生起身说道:“听说川蜀出来个奇才李调元,诗文双绝,千古少见。”

首座的书生阴阳怪气地说:“我曾拜读过其大作,文章离题万里,诗词如放狗屁!”众人听了哄堂大笑,拍手称妙。李调元听了,不动声色,自饮自酌。

见众人酒足饭饱,县官命人取来文房四宝,让众人做对子。规定上联以右厢“大块”作头起句,以厅匾“起”字作尾;下联以联以左厢“玉珠”作起句,以厅匾“来”字作尾。

众人争相表现自己,苦苦思索,奈何半天也没人能写出来。这时,李调元从容起身,润笔走腕,一挥而就:

大块投河,方知文从胡说起;

玉珠击鼓,始信诗由放屁来。

众人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明知道挨了骂,却又奈何不得他,又气又恼,问他姓甚名谁。李调元仰天大笑,却不答话,挥笔写道:

李白诗名高千古,

调奇律雅格尤高;

元盼多少风骚客,

也为斯人尽折腰。

写毕,掷笔飘然而去。众人一看,原来是一首藏头诗,不由惊呼:“天啦!原来他就是四川才子李调元!”

众人又重新看他的对联,却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大块投河”、“玉珠击鼓”是何意,不知典出何处。正纷纷搜索枯肠,苦思冥想时,一个书院看门老汉笑着说:“这有什么难解的!”

‘投河’和‘击鼓’都是象声词,也就是‘不通’之意,是说你们什么都不通哩!”

一听这话,满院的文人才子都羞得满面通红,半天也抬不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