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给孩子一颗坚韧的心
8445200000033

第33章 战胜病痛篇:只要你有足够强烈的愿望 (1)

无法感觉到疼痛的萨丹: 印度有一个青年名叫萨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风病。幸运的是他无意中结识了一位来家乡马 德拉斯传教行医的传教士医生保罗·布兰迪,两人成了忘年交。从此,好心的布兰迪医生便 把萨丹带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萨丹想回家过个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独立生活的可能 性。

由于麻风病的原因,萨丹的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刺激没有感觉,无法感觉到疼痛。临行前,布 兰迪医生告诫他对陌生环境中的危险要格外小心。一切准备就绪,萨丹登上了开往马德拉斯 的火车。

星期六晚上,和亲戚朋友尽兴而散的萨丹,回到自己曾住过的房间,一头倒在草铺上,沉沉 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萨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全身。因为永远无法感知 痛苦,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他唯一可以判断危险、保护自己的办法,多年来萨丹已经养成 了这个习惯。检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萨丹发现自己左手的食指血肉模糊。原来这个房间 年久失修,他熟睡时,有只老鼠从墙洞里钻进来,竟然把萨丹的手指当成了晚餐。但由于感 觉不到疼痛,萨丹连一只小老鼠都抵御不了。

周日晚上,萨丹不敢掉以轻心。他整夜盘腿坐在草铺上,背靠着墙,借着油灯的光看书。破 晓时分,他的眼皮越来越沉重。终于再也抵挡不住疲倦,萨丹头一歪睡着了。几小时后,萨 丹被家人的叫声惊醒,原来萨丹的右手滑到了盛灯油的碗里,手背上的皮肉都被烧焦了!幸 亏油灯的油所剩不多,又被家人及时发现,否则连他本人也会葬身火海。看到这一切,萨丹 失意地告别了亲人,双手缠着绷带离开了马德拉斯。

布兰迪医生在回忆录中写道:“萨丹回来后,我为他清理伤口,我们都忍不住失声痛哭。因 为没有感知痛苦的能力,萨丹最渴望的自由被剥夺了。”

布兰迪医生在文章最后说:“当你在痛苦中挣扎,抱怨上苍不公时,我希望你会想起萨丹的 故事。没有痛苦,就无法知道危险的存在,没有进退的尺度,就无法判断做的是对还是错, 无法保护自己,就永远担惊受怕,没有自由。”

当我们为感到身体的痛苦而抱怨不已的时候,应该想到,很多更为不幸的人,甚至无法感 知痛苦,他们因此而常常受到更大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痛苦就没有幸福、没有自由 。

生命还在,希望还在: 1973年12月,肯尼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拉昆村。当母亲看到婴儿只有半截身体时, 哭得死去活来。做父亲的比较冷静,再三安慰妻子:“我们要面对现实,不要绝望,生命还 在,希望还在。”

肯尼一岁半的时候做了两次手术,腰以下的神经无法恢复,连坐都成了问题。医生却劝 肯尼的母亲:凡事要尽量靠他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去做。母亲接受了医生的忠告,尽量让肯尼 料理自己的事情。数月后,肯尼竟奇迹般地坐了起来。不久,他开始尝试用双手走路。

肯尼开始上学了,每天都要装上重达6公斤的假肢和一截假胴体。坐着轮椅上厕所很不 方便,每次都有同学帮助他。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几位老师的爱护,使肯尼的心灵得 到极大的净化。他爱生命,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肯尼是个摄影迷,一有空,他就挂上相机,摇着轮椅到附近的公园去。他一边给人拍照 ,一边说:“你的眼睛真漂亮,等洗出来我要挂在房间里做装饰。”说得姑娘们喜滋滋的。 他帮妈妈买东西,有时也替邻居洗车、剪草。这对一个没有下肢的人来说,要有多大的毅力 啊!

如今,肯尼已经是加拿大的小影星了,他成功地主演了影片《小兄弟》。他对记者说: “我在生活中没有困难,遇到困难就和大家一样,找出方法解决。”

小镇上,几乎每个人都迷恋着肯尼。有个老太太每天都站在门口,就是为了多看他一眼 。

为什么人们都迷恋只有半截身体的少年肯尼呢?

肯尼的邻居乔安说:“每个人都有烦恼,但是只要看到肯尼,就会觉得自己的烦恼是何 等地渺小。”

还有一位邻居说:“我们热爱肯尼,因为有了他,我们提高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我们要 像肯尼那样,对生活充满自信!”

生活总会有无尽的麻烦、无法回避的伤痛、难于克服的障碍。无论如何,我们都要面对现实 ,不要绝望。只要生命还在,希望还在,就会拥有美好的明天。

一向乐观的麦雅西: 1971年2月22日,在芝加哥圣易市七十号州际公路发生了一起车祸。《华尔街日报》的西部 经理麦雅西在车祸中受到重创;他的头部被撞凹陷近两厘米,生还的可能性极小。幸运的是 ,麦雅西挺了过来,但从胸部以下都瘫痪了,大部分身体失去了知觉,双手也几乎不能动弹 。人们断言,他的余生将在轮椅上度过。

尽管一度很沮丧,但一向乐观的麦雅西很快又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他决定,自己要重新站起 来。接下来,他尝试过无数方法,吃了许多药物,换过不少治疗医生,但所有的努力全都没 有一点效果,他的信心因此一点点崩溃。

这时,一位叫瑞佛士的心理学教授来为他治疗。经过前期的准备,他把麦雅西推到一间挂着 黑板的空屋,在黑板上写用粉笔写上两个大字:“不能”。然后问麦雅西:“你想重新站起 来吗?”

麦雅西回答:“想!”

“那么,你认为你能够站起来吗?”

麦雅西犹豫不决,因为他对此已没有多少信心了,但他还是迟疑地点点头。

“那你上前,把‘不’字擦掉,留下‘能’。”瑞佛士命令道。

麦雅西双手略动了动,抬不起来。

“如果你认为你行,你就行!上前来,把‘不’字擦掉!”瑞佛士用强硬的语气再次命令他 。

奇迹出现了,麦雅西全身竟有了反应,他哆嗦着试着推动轮椅,来到黑板边,颤颤悠悠地拿 起粉笔刷,一点一点擦掉了黑板上的“不”字,最后留下一个醒目的“能”!

“看啊,你能!”瑞佛士激动地说,“你做到了,从此,世上再也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你 重新站起来。”

事实果真如此,麦雅西康复的速度快得惊人。1971年10月29日,麦雅西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

从当时的医疗条件来说,胸部以下都瘫痪的人是根本不可能重新站起来的;然而,麦雅西却 做到了。

一个对生活充满乐观,始终保持坚定信念,相信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自己的人,什么困难 都能够克服,什么奇迹都能够创造出来。

他依然是超人: 当年,克利斯朵夫·李维,是以主演美国大片《超人》而蜚声国际影坛的。然而,1995年 5月,正当他在好莱坞红极一时、风光无限之时,一场飞来的横祸改变了他的人生。

原来,在一场激烈的马术比赛中,他意外坠落马下,顿时眼前一片黑暗。几乎是转眼之间, 这位世人心目中的“超人”和“硬汉”形象化身的他,就从此成了一个永远只能固定在轮椅 上的高位截瘫者。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对家人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早日解脱吧 。”

出院后,为了让他散散心,平息他肉体和精神的伤痛,家人推着轮椅上的他外出旅行。

有一次,小车正穿行在落基山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克利斯朵夫·李维静静地望着窗外 ,发现每当车子即将行驶到无路的关头,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前方转弯!”或 “注意!急转弯”的警示文字赫然在目。而拐过每一道弯之后,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 、豁然开朗。

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前方转弯”几个大字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眼球,也渐渐叩醒了他的 心扉:原来,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他恍然大悟,冲着妻子大喊一声:“我要 回去,我还有路要走。”

从此,他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首席执导的影片就荣获了金球奖;他还用牙关紧咬着 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他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一问世,就进入了畅销书的排行榜,与 此同时,他创立了一所瘫痪病人教育资源中心,并当选为全身瘫痪协会理事长。

他还四处奔走,举办演讲会,为残障人的福利事业筹募善款,成了一个着名的社会活动家。

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以《十年来,他依然是超人》为题报道了克利斯朵夫·李维的事 迹。在这篇文章中,他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位演员 ,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做导演、当作家,并成了一名慈善大使。原来,不幸降临的时候,并不 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你该转弯了。”

“超人”克利斯朵夫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他良好的心态,绝不向命运屈服的坚毅和顽强, 使人们会永远地记住他的名字。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想到,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面对伤害,别 忘了提醒自己: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是转机。

一个非常喜欢冲浪的小女孩:

在美国夏威夷基拉韦厄,有个小女孩非常喜欢冲浪。从小她就不停地在阳光明媚的夏威夷海 岸与奔腾的浪潮搏击,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差点夺去她的生命。

2003年10月31日的早晨,她和朋友一起去海湾冲浪。冲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她开始躺在冲浪 板上休息,顺势把一条胳膊伸到水里玩耍。没想到在这快乐而悠闲的时刻,一条巨大的虎鲨 突然从海水中蹿起,她随即感到胳膊一阵撕裂般的疼痛……当她低下头看时,身旁蔚蓝的海 水早已被染成了一片血红。看着顷刻间被鲨鱼咬断的手臂,她并没有恐慌和绝望,甚至连过 度的挣扎都没有,因为她一转身就会掉进海水里。她冷静地用剩下的右手努力划向岸边,而 目睹这一切的朋友也迅速用一条绳子绑住她的残肢为她止血。当被救护车送到最近的医院时 ,她已经失血达70%,生命危在旦夕。

经过紧急的输血抢救,小女孩终于从死亡线挣扎回来,这无异于一场噩梦过后的重生。但刚 从噩梦中醒来的她却在第一时间问医生:“我什么时候能再去冲浪?”医生被她的勇气所震 撼,安慰她说等手臂的伤口愈合了就可以去。

几个星期后,当她胳膊上缠绕的绷带被慢慢拆开时,长长的伤口呈现出来。她的哥哥顿时脸 色惨白,妈妈几乎要晕倒,她那苍老的外婆独自走出病房掩面而泣。没人愿意接受这个残酷 的现实,因为这一年,她才13岁!唯独女孩自己显得异常平静。当大家都疑惑于她不合年龄 的镇定时,她说了一句让所有人都震撼的话:“世界上没有可以让时间倒流的机器,我无法 改变现实。这就是上帝为我安排的命运,我要勇敢面对它。我期待着有一天可以重返大海。 ”

一个多月后,人们惊奇地又在美丽的海岸看到了她的身影。她告诉人们她还要继续冲浪,虽 然人们都报以祝福的笑容,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冲浪是一种需要技巧和平衡的 运动,一个断臂的人又如何能在翻卷的大浪中找到平衡点呢!

但事实证明,她可以做到!她开始刻苦地进行恢复训练,当她再次登上冲浪板时,不一会儿 就掉进了咸涩的海水里,但她马上又站起来重新登了上去……人们好心地劝她停止无谓的努 力,但她坚持要继续下去,她告诉人们:“我的灵魂属于冲浪,我的冲浪板就是我的生命之 船,而我的双臂就是一对船桨。以前我用双桨遨游大海,现在我不小心折断了一支,但所幸 我还有一支,只要有一支桨,我就可以遨游沧海。”

就这样,她一次又一次地从冲浪板上摔下来,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去。终于,在漫长而刻苦的 训练之后,她不但恢复了原来的冲浪水平,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居然令人惊叹地成为一系列 赛事的冠军。一年后,她一举夺得了第15届美国冲浪锦标赛冠军。不久,她加盟国家冲浪队 ,准备向世界冲浪冠军的宝座发起冲击。

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受到了人们的敬佩和赞赏,大家都称她为“小英雄” 。

只要信心不倒,就没有不能战胜的伤残。当你命运之船的一支桨不幸折断时,不要灰心和绝 望,因为你还有一支桨,你仍然可以用另一支桨遨游沧海,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个勇敢的小男孩: 一只老式的大肚煤炉被用作乡村校舍取暖之用。一个小男孩每天早晨提前到学校生火, 在老师和学生们到来之前让房间里变得暖和一些。

一天,他们到学校时发现校舍被熊熊烈火吞没。他们把失去知觉的小男孩从火中救出来 ,他已是奄奄一息了。他的下半身被严重烧伤,他们把他送往附近的一个乡村医院。

被严重烧伤、神志不清的小男孩躺在床上,模糊地听到医生在对他母亲说话。医生告诉 他母亲,他儿子难逃一死——这已经是老天慈悲了——因为可怕的大火已经烧坏了他的下半 身。

但勇敢的小男孩并不想死。他决心活下来。不知何故,让医生惊讶不已的是,他居然活 了下来。当危险期过去之后,他又听到医生对他母亲悄悄说:因为大火吞噬了他下肢的许多 肌肉,他要是真死了倒好了,这下他注定要做一辈子的残废人,他无法再活动他的双腿。

这个勇敢的男孩再一次下定决心。他不想做一个瘸子。他要走路。但不幸的是,他腰部 以下无法活动。他细瘦的双腿在那里摇摇晃晃,但一点儿也没有知觉。

他终于出院了。每天他母亲要为他按摩双腿。但他毫无知觉。然而,他再次站起来的决 心依然是那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