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珍藏的时光:灵武园艺试验场文学作品集
8445500000069

第69章 花蕾上的冰吊

魏卫东

在园艺试验场,自20世纪50年代起,有一批热爱科技、热爱林业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敬业爱场,用聪明和智慧以及辛勤的劳动,攻克着一个个科技难关,培育引进了一项项优秀果品,在8000亩土地上留下了他们辛勤耕耘的成果,在职工中间至今流传着很多他们的故事。我的父母就在他们的行列之中。我的父亲魏象廷,195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今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系。同年被分配到灵武园艺场工作,一直从事园艺事业。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头发很早就白了,他中等个头,皮肤黝黑,走起路来步伐矫健,工作非常敬业、执著,虚心好学,懂得英语、俄语、日语三国语言。

与父母生活了几十年,他们的一举一动,对我有着深刻影响。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教我怎样做人,怎样工作,如何待人。在我的心目中,父母对党忠诚,是优秀的共产党员,是热爱工作、吃苦耐劳的好干部,也是有责任心的好父母。我非常敬爱他们。回想他们的科研经历,至今让我忘不掉的是20世纪70年代曾经发生的一件事。

那是园艺场出现了果园奇观——满树挂着尺长的冰吊。这是一项使人不敢想,令人震惊的防冻措施,是我父亲精心组织实施的一项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

果农有这么句谚语:“过了四月八,霜冻才回家。”每年4月~5月果树开花时,我家门前就成了气象观摩站,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有霜冻发生。父亲每夜要值班、观察温度变化,到了凌晨气温降到0.5℃,就通知场广播室的播音员,全场各队进行点火,放烟防霜冻。但每年防,每年仍受冻减产,这让父亲心事重重。1978年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久久不见父亲回来。母亲不放心,让我去看一看父亲是否在办公室。我到父亲的办公室推门一看,只见桌子上摆满了俄文、英文杂志,父亲在聚精会神地寻找什么。他非常入神,竟没有发现我的到来。突然他一拍手,大叫一声:“好了,就这篇,就这篇。”我忙问:“爸爸您这么高兴,到底找到了什么?”他一抬头说:“哦,你来了,快看,这本英文园艺学文摘杂志中有一篇报道外国用喷药防霜的办法,可以防止果花受冻。国内还很少有人做,我要实践这种防冻办法,向区科委申报研究课题”。性急的父亲在第二天就写了申请报告,场里很快进行了申报。申报后自治区有关部门当年就批准了这个项目,园艺场安装了喷灌设施,打了水井。1979年投入施用,到了苹果开花的时节,父亲仍然夜里观察温度变化,到气温下降为0.5℃时就通知操作人员王志功和唐海军到现场实施操作。一天清晨,父亲回家对我和母亲说:“我带你们到自流灌区看一项果园奇观。”我很好奇地跟着父亲和母亲去了果园。远远看去,苹果树上挂满了尺长的冰吊,在清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真是一个奇特的景观。我不解地问父亲:“这果花被这冰包围了,会不会冻死?”父亲说:“喷灌防霜,就是利用喷在花蕾上的水结成冰层产生防冻效果,积冰会放出潜热,将温度保持在0℃左右,果花能承受这个温度,不会受冻。下午,你和你妈去对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查比较。”到了下午,喷区的冰吊早已融化。我和母亲按照常规的冻害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是喷灌区的果花未受冻,而一些未采取喷灌方式的苹果树上的苹果花冻死率为60%。这使我对父亲更加的敬佩,在我的心目中,他不但是个热爱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干部,更是一位博学多才敢于接受新技术、懂三国文字的优秀科技人才。果园冰吊只是他好学推广的多项科技的其中一项。我很难弄清楚几十年里,他写过多少篇科技论文,攻克过多少科技难关,但我深深知道,在宁夏山川的林业科技领域里,他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坚实清晰。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他终身热爱的果林科技事业,他是一位成功的果林专家。

岁月如梭,父亲进入暮年,积劳成疾,疾病缠身,卧床不起。每当看着当年在田间林木中健步如飞的父亲而今病卧在床的情景,我都不由得潸然泪下,心如刀割。我不敢相信这是当年废寝忘食,在果林中不知疲倦地研究培育引进着果品新品种,攻克难关,健康、健谈、爽朗的父亲!我祈愿父亲生命永恒,父亲生命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