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中的心理学
8449200000060

第60章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的问题

在我国著名的电子学女博士韦任的科研小组里,有一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他上机的时候缩手缩脚,连开电源开关也要有人在旁边照看着。韦任看见以后,鼓励他说:你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呢?这个任务非你完成不可!在韦钮的鼓励下,小伙子有了自信心,只用了两个星期,就顺利地完成了仪器的调试任务。从此以后,小伙子经常主动请战,承接了不少更新更难的课题,而且越干越好。

养自信心,是用人中的一条重要科学经验。为了证明自信心的重要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与另外一位心理学家在1968年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个班中做了一番“考查”,然后提出了一份“具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并声称这个名单中的学生将来将成为科学家、文学家等著名人才。奇怪的是,几个月后,这些被列为“具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逐步变得活拨开朗起来了,求知欲越来越旺盛,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看上去真有些“优异发展”的趋势了。然而,事实上这份名单是随意划定的,没有丝毫的科学恨据。根据这种奇迹般的现象,教育心理学把这种启发学生自信力的方法,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它确实具有板强的应用价40%心理学家们做过大量实验证明,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自身所具备的自信力的强度,与他能否做好工作的效率成正比。一般来说,凡是信心十足从事某项工作的人,事业的成功率约占70%。因为这些人即使遇到困难,也总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去奋斗,反之,凡是信心不足,免强上阵的人,一遇挫折,即会迅速倒回。这些人事业的成功率很低,很难会有奇迹创造,最多做出一般性的工作成绩。由此可见,怎样学会巧妙地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是领导者值得研究摸索的重要用人技巧之一。

充分激发人的自信力,是我们许多领导思想工作的一个传统。比如,一个战士上战场之前,或者承担某项任务之前,领导总要做个动员,有的还要个别谈话,目的就在于提高他们完呢任务的信心。完成任务后,也还要深入谈话表彰,目的之一也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为下一步完成更多更艰巨的任务打好基础。但是也要看到,那些无视身边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扼杀自信心的现象也是常见的,不能不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否则,久而久之,身边的干部工作越来越依赖,越来越被动。

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心,当然不应局限在完成和做好工作方面,它应该包括很广泛的领域,包括个人成才,社会信仰,工作目的等等,就是使每个人充满着对前途和达到目标必胜的信心。当然,自信不是自负,不是目空一切,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