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中的心理学
8449200000009

第9章 能力是怎样形成的

某单位有位干部,大学毕业后就被选为厂级后备干部。领导为了让他尽快成长起来,不久又送他到党校深造。学业完成,组织上决定让他担任一个中型厂的厂长。没想到,他瓢工厂以后一筹莫展,工厂的生产很快受到影响。

这位干部大学毕业,又到党校深造,怎么没有领导一个中型企业的能力呢?事实上,这个单位的领导忽视了一个何题,即只看他的知识,忽视了他的能力。

心理学认为,能力是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是运用知识的本领;而知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人的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脱离知识的纯粹的能力是不存在的,但能力决不是知识本身。比姐一个人学习游泳,掌握游泳的一般知识可以在教室内完成,包括呼气、吸气,伸手蹬腿等一整套动作规范,学生也可以记住熟背,书面考试也可以考个满分。但是,让其亲自下水试一试的时候,如果从来没有下过水的人是很难在水上游起来的。只有经过在水中体验、摸索,直至掌握了一定的规律的时候,这个人才会自由自在地游起来。这时候,游泳的知识已经转化为能力了。实践得越多,体验就越深,规律就掌握得越多、越准,能力就越强。心理学家们把能力的形成总结了一个公式:

智力十知识一实践=能力

就是说,一个有智力的人,获取了一定的知识,通过实践这个中界条件,即可转化为能力。

现在有些单位在招工、提干等方面重视文化考试,这当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实践证明,文化考试和原有的学历,都不应成为选干、招工的全部条件,而应该看作是其中的一个条件,更重要的是要考察他们的实际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更确切一点讲,用人的依据除德的标谁外,应该是完,成和从事工作的能力。

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选拔领导干部时尤为重要。要防止只看文凭忽视能力的倾向,因为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是在学校里看书学习,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同样能获得知识。毛泽东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能力形成的情形来看,实践既是学习的过程,义是提高能力的过程。因此,切不要轻视那些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当然,人的能力差异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之间千差万别,因此,使用时还得从实际出发,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