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中的心理学
8449200000096

第96章 飞行员的淘汰率是怎么降低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的飞行事故中因中弹而毁掉的只有2%,因机械故障引起的占8%,而90%是由飞行员操作错误造成的。于是,关于飞行职业的适应性问题被尖锐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后来,各参战国改进了对飞行员的体检要求和训练要求,训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仍有相当多的学员因技术提不高而被淘汰,在20年代,美国飞行学员淘汰率为65%,最高的一年达86%。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经过反复分析,人们才发现是人的心理素质在起作用。

记忆不佳、注意力分配不当、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情绪不稳、判断不准等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飞行员难以适应职业的主要障碍。为此,人们才开始重视选拔飞行员的特殊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要求。在选拔飞行员的时候,除了经过严格的医学检查外,还要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心理品质的一般性测定。对于反应速度、情绪稳定水平、手足协调情况及记忆能力等多方面的心理测验,择优劣汰。这样选拔的结果,大大降低了淘汰率,减少了飞行事故。

从飞行员淘汰率的变化说明了一个间题,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素质、后天生活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个体能力上的差异1.也就是说,虽然大家都是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适合飞行的心理品质的。飞机操作虽然是以认识活动和动作来体现的,但一个人的情绪、意志及其他个性心理特点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与飞行有密切关系的心理品质,在短时期内是难以得到很大的发展的。因此,那些缺乏飞行必需的优良心理品质的人,即使勉强被训练出来二也难以担负艰巨的作战任务。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对飞行员职业是这样。实际上,每个人的不同心理素质,对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适应性。在工业企业中,不同工种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以视觉为例,全色盲的人是不能当驾驶员的;深度知觉能力差的人,因不能正确估计物体的远近或高低,是不适宜当装卸工租吊车、天车司机的。国外造纸工业经过调查发现,视觉合乎要求的工人中发生事故的占37%,米发生事故的占63%,而在视觉不合乎要求的工人中,发生事故的占67%,未发生事故的占33%。从气质因素分析,多血质型的人如果让他做需要持久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往往容易出次品或事故。

无数事实表明:运用心理学方法,从人的心理特点上选择适当的人来从事某项职业,对子提高效率减少事故是十分必要的。不仅飞行员需要生理心理测定,象大型水电站控制中心的操作人员,原子能反应堆的监测人员,包括高级管理人员、领导干部等等,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生理心理测验。只有将依据心理测验和其他各方面的考查结合起来,才能更加科学地、准确地使用人才。真正做到量才录用,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