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中,有舍才有得,想要得到必先付出。男人也有欲望,也有贪心,但精明者能做出正确的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此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愚笨者则私欲膨胀,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前程。可见,男人一生中的得与失、成与败,都与取与舍密切相连。
1.正确取舍,把握人生命运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发展道路,面临着人生无数次的抉择。当机会接踵而来时,只有那些能作出正确取舍的人,才能正确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只老鹰被人锁着。它见到一只小鸟唱着歌儿从它身旁掠过,想到自己却……于是它用尽全身的力量,挣脱了锁链,可它也挣折了自己的翅膀。它用折断的翅膀飞翔着,没飞几步,它那血淋淋的身躯还是不得不栽落在地上。
老鹰向往小鸟的自由,挣脱了锁链,却牺牲了自己的翅膀。自由的代价如果是牺牲自己飞向自由的翅膀,这种自由还不如不要。
自由和锁链本来就是孪生兄弟。在现实生活当中,自由似乎都被锁链拴扣着。
说到底,人的一生一世,努力拼争为了什么,还不是为自己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锁链吗?当一个人福禄并至,名利双收之际,也就招来了双重的捆绑,戴上了双重的锁链。这就是代价。所以一个人应该学会怎样放弃。
下面这个故事似乎能说明这个道理:
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一个人驾车经过车站。车站上有三个人在等巴士,其中一个是病得快死的老妇人,一个是曾经救过驾车人命的医生,还有一个是驾车人长久以来的梦中情人。如果驾车人只能带上其中一个乘客走,驾车人会选择哪一个?
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带老人去医院,然后驾车人和自己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巴士。驾车人的选择感动了他的梦中情人,她最终投入了他的怀抱。
如果人们学会放弃一切固执,甚至是利益,人们反而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和利益。生活是公平的,给予每一个人的都是同样的一座丰富的宝库,睿智的人知道怎样放弃、如何取舍。只有选择适合自己应该拥有的,否则,生命将难以承受,甚至最终什么都得不到。这就是牛津教授所要告诉人们的人生智慧。
2.正视欲望,切忌贪得无厌
每个男人都有物质、精神、肉体和心灵方面的欲望,虽然人们常说心灵的欲望最重要,但其他欲望也不容忽略。因为找寻真实自我的基石,就是正视所有的欲望。
无法实现内在成就时,精神的欲望就得不到满足;缺乏外在成就时,物质的欲望就有所欠缺;心愿无法满足时,就会勾起心灵的欲望;当萎靡不振时,无异是违背了保持身体健康的欲望。
所以,惟有正视所有欲望,保持它们的均衡,人生才会纳入正常的轨道,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正视欲望并不表示一定要采取行动,当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正视所有欲望之际,它们自然会达到均衡。当一种欲望在各方面都能获得平衡时,这就是真心的渴求。
一些人之所以常不自觉地忽略真心渴求,就是因为心中的各种欲望有时会产生冲突。例如:理智告诉自己要坚强,但在感性上,自己却需要快乐与关爱。看不到大局时,理智告诉自己金钱最重要,快乐与成就感都是其次;但在感性方面,自己的灵魂却渴望快乐与关怀。如此一来,两方面的欲望就产生了冲突。
事实上,物质与精神不见得就要互相冲突,物质成就与精神成就同样重要。心灵欲望不见得比肉体欲望崇高,人类的欲望是复杂多变的,但所有的欲望都同等重要。人们要学会正视欲望。正视欲望就要求人们懂得放弃割舍,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
然而,在欲望的放弃和压抑之间是存在着原则性区别的。一个人如果压抑他所有的欲望和希望,认为它们根本不可能实现,那么他就有可能走上一条悲剧性的道路。但敢于大胆放弃的人能很清楚地认识到,那些欲望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没有任何价值,在放弃之后,他们的内心变得更为坚强有力。他们敢直面人生,也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么做。如果一个人能够这样对自己说,那么他便懂得放弃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就不会再压抑自己。人们直面人生中的诱惑并能放弃它们,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永恒的和真正的幸福,人们便不再感到内心的冲突和精神上的重负。
然而人们在心情不好时,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从而无法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因为他不懂得割舍。
正视欲望还意味着,有些时候,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不一定是越多越好,凡事要适可而止。
生活就如一杯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接下来你有权力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
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
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地品味,因为你只有一杯水,水喝完了,杯子便空了。
生活当中,有多少人为了让自己的这杯水色香味俱佳而无谓地往里面加着各种各样的佐料。诸如爱情、友情、金钱、喜、怒、哀、乐等等,所以都感觉着活得非常“累”;然而,只要你适度地、有选择地放入调料,你的生活便会过得有滋有味。
也许想起来自己都难以置信,明明正值大干事业的年龄,文凭是“硬通货”,经验也自成体系,还有几年来积累的阅历和社会关系做保驾,曾有的波折都安然度过了,照理说,凭这样的资历横竖都不会为工作发愁,可我们怎么不由自主地越来越心虚起来:一旦两手空空,还有勇气从头再来吗?一旦失去手中的果实,还能拿到未来的种子吗?左思右想中,感觉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为什么“害怕失去”的情绪增加了我们的压力?这是因为看得越重,压力越大。稳定、受重用、待遇好、体面、高薪、自由、有成就感……这些听起来每一项都是值得我们奋斗的目标,一旦拥有,便害怕失去,而拥有得越多,害怕也越多,正所谓,患得患失,患失患得,从来都是两环相连的。
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你可能面临着不同的“失去”的威胁。如刚参加工作,你遇到的更多是“知识”、“经验”、“能力”的门槛,但是工作几年之后,你会遇到“裁员”、“转型”等新的障碍区;职位低的时候,压力主要来自“正确做事”的挑战;升职后,一部分压力则来自于“正确做人”的挑战……
那么,如何减轻因“害怕失去”而引发的压力呢?这就是要真实地面对内心,看清自己的“害怕”,看清自己究竟会失去什么?失去了又如何?
减压首先要真实地面对内心世界,请扪心自问你担心失去什么:饭碗?职位?上司的器重?深造的机会?孩子的崇拜?父母的以你为荣……你还需要看一看你可能失去的对你意味着什么,负面影响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根本的还是局部的、可以承受的还是无法承受的。总之,如果你要缓解压力,就必须像旁观者一样理性地审核症结所在。
伊明在一家公司做销售经理已经7年了,业绩一直非常好。近一年来,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他所在公司的优势渐渐弱化,再加上老板家族式的管理方式显得很落后,伊明感觉越做越辛苦,尽管工作量没有增加,但无谓的工作压力却越来越大。
他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内心。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男性,从来不愿意半途而废。多年来他努力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老板在公司发展初期也表现出了令人信服的能力,但是眼看企业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老板的局限性表现出来了,伊明意识到了这一点,也意识到了追求理想的难度,这时候他感觉压力增大了。他害怕公司失去原有的竞争能力,害怕公司失去奋斗了多年才占据的行业优越地位,害怕自己失去追求理想的方向和动力,害怕自己多年努力而来的成果随着公司的下滑而丢掉。
伊明如果要缓解这种害怕失去的压力,他必须看清楚自己怕的到底是什么,然后客观地评估这些担心有没有可行的解决办法。与其恐惧,不如学会放弃,权衡取舍,主动“失去”。
对于一些在职人员来说,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以及职业发展等必然规律,局部的、暂时的失去是无可避免的,这时候需要学会放弃,放弃一些和境况不符的需要,放弃一些影响自己继续发挥潜力的所得,放弃一些个性和自我,让自己有更多的余地去应对真实的压力。
在必须进行取舍时,权衡轻重缓急,主动放弃一些暂时可以承受的所得,放开那些自己不需要的对你来说没有太多意义的东西,要明白有舍才能有所取,而且舍越大,取才能越大。
3.不要让自私和贪婪左右心灵
在当今社会,有许多男人并不是在真正地生活,而只是在生存。他们往往是病态的进取心的奴隶,内心的贪欲不断蔓延生长,最后成为支配他们头脑和灵魂的魔鬼。
生活中有许多男人总是不满足,总是尽力追求着排场和门面。比如,让自己的家居装饰保持在他们本来无法达到的水平上;在买不起自行车的时候就买汽车;穿着名牌时装,佩戴昂贵首饰。他们总是为这些事情操心,往往弄得自己耗尽精力、身心疲惫。他们所做的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获得那些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而追求本身也没有增加他们的快乐和幸福。
人生目的会影响人的生活状态和人做事的才能,它体现在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如果惟利是图,人的所有力气都会用在赚钱这个目的上,而那些更出色的能力、更敏锐的触觉、更高尚的情感都会被这个目的扭曲。人只顾着向钱看,贪婪地盯着钞票,随之而来的,只会是友谊、爱情和朋友关系上的巨大裂痕。对一个人来说,当友谊和爱情都变得不重要时,他身上除了凶残的魔鬼品质外,还有什么呢?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开始有热切期望、敏锐感觉的年轻人后来竟然在职业生涯中受阻的原因。他那敏锐的感觉和出色的能力,由于长期得不到利用就退化了。在对金钱狂热的崇拜下,他变得更加贪婪和自私了。
这种变化是不易察觉的,以至于在他自己因自己的狡猾和阴谋而震惊时,已经太晚了。
一个人一旦受制于自私和贪婪的魔鬼,特别是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当这个魔鬼已经长成巨人后,这个人就很难脱胎换骨了,他已经变成了自己一度鄙视和憎恶的东西的奴隶。
人们经常会思索这样的问题:什么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什么才是自己所要追求的首要目标。如果一个人经年累月地为了一个不恰当的目标而奋斗,为了一个不必要的野心而用尽所有的力气,他实际上已经被魔鬼控制了,这样的人是多么的可怜啊!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莫过于一个人完全为贪婪和冷漠所支配。在一种病态的野心的刺激下,他会疯狂地追逐金钱,直到泯灭所有的良知,直到失去所有往昔单纯的快乐。
许多人认为,如果他们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理想环境中,如果他们的生活没有疾病和疼痛,那么,他们将会生活得很幸福。但实际上,人们的幸福和快乐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样依赖于周围的环境。本来自己可以很快乐,很满足,但错误的野心和妒忌心理造成了自己的不快乐、不安宁和不满足。自己往往非常在意别人拥有什么,以致自己竟然不能从自己的工作和财富中获得足够的快乐和满足。
不必要的野心、非要超过其他人的愿望和不顾一切也要保全面子的想法,滋长了自私自利的心理。对金钱贪婪的野心也成了幸福的杀手。人们从没有听说过,哪个贪婪的人获得了快乐。满足、关爱、安宁以及家庭的快乐不可能与自私、贪婪的野心联系在一起。
人们有时并不知道雄心的召唤会把自己带到哪里,但是,自己清楚地知道,如果不被自私和贪婪所左右,如果能尽力地朝着目标不断努力,自己就会保持最完美的状态。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最自由和最适合的地方,永不枯竭的进取心将使自己达到最高的自我实现境界,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内心满足。一个人如果进取心和目标根本就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之上的,再受到了错误的指引,就永远也不会获得快乐、满足和成功。
当一个人狂热地追逐财富、地位和名誉,以至于他把全部心智和能力都用来实现一个狭隘自私的错误理想时,他只能开发自己巨大潜力的一小部分,而且他的路会越走越窄。要知道,最完整的人生才可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所以,不要带着贪婪的目的开始人生的旅途,一个真正的伟人绝不会贪得无厌地为获得地位、金钱和权力,而放弃自己的尊严、品格和快乐。只有远离贪婪才能从内心拥有尊严、快乐与幸福,从而打造成功的人生。
4.物欲失控,必然导致人生失败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贪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等迷住心窍,攫取无度,终致纵欲成祸,殃及一生。
欲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饿了有食欲,渴了有饮欲,困了有睡欲,冷了有暖欲,缺东西时有物欲,异性相悦时有情欲。
但是,凡事总要有个度。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
古时候,印度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走时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
后来他想到:洗衣服的时候,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了一块布。村民们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
回到山中之后,修道者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块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伤害那只老鼠,但是又没有办法赶走,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奶牛,那只猫就以牛奶为食。
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奶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来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帮他照顾奶牛。
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可想而知,“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还有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一颗豆子滚落在地上,为了这颗掉落的豆子,猕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颗豆子的踪影。
猕猴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准备拿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这些豆子,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了。
一个男人,对于某些事物的追求,如果缺乏智能判断,而只是一味地投入,不也像故事中的猕猴,只是顾及掉落的一颗豆子,等到后来,终将发现所损失的竟是所有的豆子!想想,自己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追求掉落的一颗呢?
有些男人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整天东奔西跑,而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有些男人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作茧自缚;有些男人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然而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它在抵达彼岸之前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就果断地放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