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悟道
8486300000077

第77章 波峰波谷自在行

“大师点悟”

生活如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在高峰的时候,且慢高歌;在波谷的时候,不必落泪;一浪翻一浪,一波过一波,便是彼岸。

去享受生命的盛宴,享受所有的高潮与低谷,活在生命的苦乐之中。感悟苦即是乐、乐即是苦的奥义,生命的乐趣便已被我们掌握在手中。

生活的波浪在高峰时,人即显得快乐,在低谷时,人便显得痛苦。而波浪永远都是忽高忽低,没有永恒的上扬,也没有永恒的倾泻,所以人生是痛苦与快乐的交织并行,二者相伴相生,既矛盾对应又相辅相成。所谓“没有痛苦也就无所谓快乐”,如果我们将痛苦与快乐看成是绝对的对立从而加以逃避,那么,我们不仅不能得到快乐,反而会使得我们更加痛苦,而我们之所以见苦便畏惧,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苦乐观。

其实,苦与乐并非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正如人们知道哈密瓜比蜜还要甜,苦巴豆比中药还要苦。然而,种瓜的老人却告诉人们:哈密瓜在下秧前,先要在地底下埋上半两苦巴豆,瓜秧才能茁壮成长,结出蜜一样的果实来。

是的,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呢?没有悲哪来乐呢?没有低谷哪来高潮呢?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的奋斗后产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苦的滋味的确不好受,甜、乐的滋味人人都喜欢,艰苦的劳动、挫败、失败与苦味一样,没有人想特意去领受,而成功的喜悦则是大家都梦想得到的。但是,如同没有苦巴豆就结不出哈密瓜一样,想要享受成功的喜悦,也要先饱尝找寻成功的艰辛。

苦与乐往往会和人们的成功和失败联系起来。成功是新大陆,不尝一尝在大西洋上漂泊近两个月看不见陆地的苦,哥伦布怎能在毫无希望之时,看到曙光中的大陆呢?成功是胜利,不每天都尝一尝那在苦艾酒中浸过的苦胆,勾践怎么能取得灭吴的功绩呢?成功的中国革命,没有半个世纪的奋斗前行、没有失去大批优秀儿女的痛苦,五星红旗怎能在祖国的天空中高高飘扬呢?甜蜜的成功背后,总有一段苦不堪言的奋斗过程。《圣经》中说,通往天国的门是小门,路是荆棘之路。是的,不付出代价,不经过艰苦努力而得来的成功是没有保障的。“或许,靠老天帮忙,取得成功,也行吧?”有人会这样问,天上掉馅饼的事不一定没有,但那是极其偶然的,那种乐,是侥幸的乐,因为没有尝过苦味,所以难以让人体会到快乐的真味。

做一件艰苦的事,我们不能埋怨。一旦有了成功的希望,有了奋斗的目标,知道苦尽甘来的道理,艰苦前行的人,才不会懈怠,不惮于迎接成功来临前的苦痛。

的确,人生的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多苦少乐是人生的必然。因此,我们应该做到能苦会乐的那份坦然、化苦为乐的那份智者的超然。

有这样一个关于“苦”的古老的故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弟子们朝圣走过许多圣河圣殿,并依照师父的教言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作晚餐。晚餐的时候,师父吃了一口苦瓜,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奇怪呀!泡过这么多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弟子们听了,好几位都立刻开悟了。

这真是一个动人的教化,苦瓜的本质是苦的,不会因圣水圣殿而改变;人生是苦的,修行是苦的,由情爱产生的生命本质也是苦的,这一点即使是圣人也不可能改变,何况是凡夫俗子!

很多尝过感情与生命大苦的人,也无法告诉别人失恋是该欢喜的事,因为它就是那么苦,这一个层次是永不会变的。可是不吃苦瓜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苦瓜是苦的。只有尝过了,才有资格称苦。不过,当你有了尝苦的准备,煮熟了这苦瓜,吃它的时候第一口苦,第二三口就不会那么苦了!

对待我们的人生与修行也是这样的,时时准备受苦,而不是期待苦瓜变甜,只有真正认识苦的滋味,才是有智慧的态度。苦瓜本来就是苦瓜,连根都是苦的。这是一个苦瓜的实相、真相。变甜只是我们虚幻的期待而已,唯有真正面对事物的真相,我们才能从中脱。

圆满的人生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吃过苦,而是在经历体验过苦的滋味之后懂得了超越苦的境界。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尽皆化为心灵的极乐,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苦与乐是生命的盛宴,是生命的波峰波谷,有高低起伏,才有波澜壮阔、滋味浓厚。佛说:离苦得乐,涅槃寂静。活在世间的众生,总是感慨苦多于乐,要离苦才能得乐。因此,佛学正是离苦得乐的哲学。只有深刻体验苦,才能透彻体会乐。

星云大师参透此点,点示生命的本质:苦乐交织,才至彼岸;无苦无乐,便是死水。

当我们接纳苦,把苦看做是人生的必然历程时,苦便不再是世俗的“苦”了。同样,接受乐,把乐当做是生命的历程,乐也不再仅仅是世俗的“乐”。当众生真的能接纳所有苦乐时,先前的苦乐“标准”便即刻土崩瓦解,也就不再有苦与乐的分别,生命的波澜盛宴就此展开,大自在境界便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