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神秘现象
8499300000029

第29章 古文明之谜(14)

拉比斯心狠手辣,他主要抢劫豪华商船和政府“宝船”。从1716年开始,他在印度洋和东非海上称霸了10多年,总共攫取了54万公斤黄金、60万公斤白银,其中还有数百颗钻石及各类珍奇宝物。1721年4月,他伙同英国海盗泰勒成功地劫获了一艘带有17门大炮的葡萄牙船只——“卡普圣母号”。这艘大船当时是为了躲避暴风雨而驶向波旁岛圣坦尼港湾的。船上不仅满载着金银珠宝,而且还有两位显要人物:印度洋总督埃里塞拉伯爵和果阿大主教。据说,拉比斯当时显得颇像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他没有向总督和主教勒索巨额赎金,只是霸占了“卡普圣母号”船体、财宝和圣器,其总价值可相当于300亿旧法郎。“卡普圣母号”经过修补和粉刷一新后改名为“胜利者号”。

第二年,法国著名海军将领迪居埃·特鲁安和他们在印度洋波旁岛附近海域上发生了冲突。结果,由于迪居埃·特鲁安获胜,泰勒逃到了西印度群岛的安德列斯群岛,拉比斯也跑到了靠近马达加斯加海岸的圣玛丽岛。不久,迪居埃·特鲁安的舰队就成功地控制住了从赤道到好望角的印度洋海域。在法国舰队的追捕下,大多数海盗也利用当时法国国王提出的《宽恕宪章》对海盗实行赦免的机会洗手不干,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只有拉比斯和为数不多的海盗仍在窥测时机。拉比斯归还了圣器,但没有交出“卡普圣母号”上的金银珠宝。拉比斯诡计多端,他把抢劫的财物雇人运到一个岛屿上埋藏起来,并杀害了所有的藏宝人。于是他以这个宝藏为王牌,要求法国政府对其实行大赦。他煞有介事地透露这个宝藏是从塞舌尔群岛运到马达加斯加海角的印度海域的,他可以拿巨额的宝藏作为完全赦免的交换条件。

1729年前后,拉比斯改名换姓在马达加斯加沿岸从事领航工作。可是,他被印度洋公司船只——“美杜莎号”船长埃尔米特认了出来。埃尔米特设法抓住了拉比斯。经法国特别刑事法庭审判,拉比斯犯有海盗罪被判死刑,并决定于1730年7月7日下午5时在波旁岛对拉比斯执行处决。他在被处决前的一刹那“公开了”他的秘密藏宝图,从而使历史上出现了一起典型的令人难以捉摸的藏宝悬案。

拉比斯肯定把他的财宝隐藏起来了,但是,这笔巨额财宝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呢?在他遗留下来的那卷引人注目的羊皮纸上写有一封密码信,画有17排莫名其妙的图案,这些图案代表若干密码,谁能最终译出这些密码的内容,谁便能够找到宝藏真正的所在地。

这些密码终不得其解,被保存在法国国家图书馆里。它的一份影印件曾落入英国探险家瑞吉纳·克鲁瑟韦金斯手中。这个人断定拉比斯财富必在印度洋上的塞舌尔岛上,因而他携带毕生的积蓄到塞舌尔岛呆了整整28年。通过对17排图样孜孜不倦地探索,他终于破译了16排密码,但对其中的第12排图样寻求不到答案,直到他因病去世时也未能解开其谜底。如此看来,按字面逐字逐句地翻译肯定是不够的。在马埃岛上还发现了另外一份海盗的字谜文件。不过,这份字谜即使是根据“所罗门密码手册”也解不开其中的奥秘。据推测,下述6座印度洋上的岛屿都可能是拉比斯埋藏财宝的地方:毛里斯岛、波旁岛、弗里卡特岛、马埃岛、罗德里格岛和圣玛丽岛。波旁岛是拉比斯掠夺“卡普圣母号”船只的地方,拉比斯的另一份密码文件是在马埃岛上发现的,毛里斯岛、弗里卡特岛和罗德里格岛是拉比斯一伙海盗经常出没的地方。尤其是毛里斯岛,有许多宝藏都是根据破译出来的海盗密码文件在这里找到的。而且,据传说,有一个外号叫比坦的法国海盗可能是掌握拉比斯宝藏秘密的最后一名知情人,而他的宝藏又主要埋藏在了毛里斯岛。

比坦的真实姓名叫贝尔纳坦·纳热翁·德莱斯坦。他父亲是印度洋公司船队的军官。据有关研究比坦的遗嘱和信件的寻找宝藏的行家们认为,在比坦的财宝中至少有一笔是拉比斯的财宝。

比坦在给他兄弟埃蒂安的信里写道:“我毕生的梦想就是积聚一笔财富,以便重振我们的家族……但是,上帝不让我实现这一心愿,我觉得自己离死已经不远了。你要发誓,亲爱的埃蒂安,一定要完成我的心愿……在我的冒险生涯中,我曾经是这些海盗们中的一员。我们曾经给西班牙人和我们的宿敌英国人造成过许多损失。我们跟他们进行过多次出色的较量。但是,在印度洋最后的一次战斗中,我们在跟一艘英国大型驱逐舰的较量中,船长受了伤。他在临终之前向我透露了他的秘密,并交给了我找到埋藏在印度洋上大笔财宝的文件,要我使用这些财宝来武装我们的海盗船只以对付英国人。但是,我对这种漂泊无常的生活已经感到害怕,我宁愿参加正规部队,期望法国安宁,以便取出这些财宝,并返回法国。有三笔财宝,其中埋藏在我亲爱的法兰西岛(即毛里斯岛)上的一笔尤为可观。按照将转交给你的这些文件的指示,你将会找到装满金币和3万根金条的3只大铁桶和一个坛子,以及一个装满着印度维萨布尔和戈尔康达出产的钻石的铜箱。”

在给他侄子的信中,比坦写道:“你要通过我们有势力的朋友,把你派到印度洋来。你来法兰西岛,找到在我给你的遗嘱中指定的地方。爬上朝东的峭壁,在东边走25步到30步的地方,按文件的指示,你将发现海盗们为建立一个俱乐部所留下的标记。就在这块地中心不到几米远处有一条河流,财宝就藏在那里。你将会看到一个密码图案,它通过奇特的组合会显示出两个缩写字母——“B.N”……我在海上受过难,丧失了许多文件。我已经取出了许多财宝,仍有四笔财宝以同样的方式被同样的海盗埋藏着。你将通过同时送给你的密码手册解开这些奇特的画谜,找到这批财宝。法兰西岛上的第二笔财宝藏在岛的北部,带有同样的标记。通过破解画谜,按照文件指示,你也将会找到这笔财宝,藏在罗德里格岛上的财宝也是这样。”

法国的“寻找宝藏国际俱乐部”掌握着比坦的一份遗嘱和3封信件以及两份为找到这批财宝所写的说明文件。

在法兰西岛的一座住宅里,有人在砍倒一棵大树时,在树根之间发现了一块大理石石板,上面写道:“我的财宝就在这里。您已找到这棵树,在西北6法尺(近2米)深处,您将看到一个铁球。从铁球朝西北笔直走去,在16法尺(近5米)处,您将碰到一块石头。石头的深度跟我的财宝的入口处的相同。向西南走30法尺(近100米),您将看到在6法尺(近2米)深处有一块铜板。拿到这块铜板的人将会长时间地歌唱。署名:卡隆·德·布拉吉尔。”

宝藏寻找者们按照这些奇特的指示,果真发现了铁球、石头和铜板。但是,在这块铜板上写满了谁也读不懂的密码。于是,只好用船把这块铜板送往欧洲,以便请人把它译出来。遗憾的是,这块铜板在途中却丢失了!

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是颇有诱惑力的,但是,也足够令人绞尽脑汁的。这也可能是一些宝藏寻找者为了增添拉比斯宝藏的神秘色彩,故意杜撰或纂改了的一大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总之,拉比斯的财宝是否仍藏在什么地方,还是已经被发现、被挪用或被转移,迄今谁也说不清楚。

从1730年绞死拉比斯到现在已过去近300年了,探寻拉比斯密码和宝藏的活动始终不断。一个中欧“俄丝乌德旅行社”开辟了到塞舌尔岛寻宝的旅游线路,旅费虽贵,但参加者常常爆满。他们不但可以游览风景名胜,而且可以凭借旅行社发给的一份神秘图案的影印件到岛上寻找拉比斯财宝。旅行社为寻宝者们创造了顷刻间变成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的机会,生意怎能不红火?所有这一切颇具诱惑力,但要识破第12排拉比斯密码并非易事,恐怕还得凭勇气、智慧、毅力和运气才能办到。

金银岛

1883年,英国作家史蒂文森的小说《金银岛》一经问世,就迅速进入了千家万户。《金银岛》的成功,不全是因为史蒂文森想象力丰富,文辞优美。他虽然从来没有去寻宝,更不知道海盗的宝藏藏在哪座岛上,但他手中确实有一幅藏宝图,确实有一份残缺的古代手稿,其中讲述了著名的海盗首领如何劫掠商船、如何埋藏珍宝的故事。

《金银岛》讲述了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探险故事,主要描述了以海盗和船长各自一群人为争夺荒岛宝藏而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拼斗。在尾声中,作者暗示仍有一大笔财宝隐藏在荒岛的某一处。

长期以来,没有哪个寻宝者认真看待过史蒂文森的小说,全都认为他笔下的金银岛纯属子虚乌有。其实,只要将此岛与加勒比海中的实际岛屿进行认真比较,就不难发现,史蒂文森的金银岛与古巴南部沿海的皮诺斯岛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相似之处。它们都形体浑圆,都像尾巴着地的黑龙,都有深邃曲折的港湾,都有细长的海峡屏障,连3座教堂的名字也一模一样:福克教堂、比桑教堂与格罗特教堂。

从1520年到1830年的300余年间,皮诺斯岛是加勒比海上海盗的基地。令远航人闻风丧胆的约翰·豪金斯、弗朗西斯·德赖克、梵·霍伦·格拉弗、“黑胡子”、拉菲特、奥里鲁阿等海盗头目的船只都曾在这里停泊过。他们之所以对这个小岛感兴趣,是因为这里离连接欧美大陆的主航道很近,常有商船过往。岛上有淡水和成群的野兽,不仅可以不愁吃不愁喝,还会让偶然来此寻找淡水的远航新手自投罗网。再加上这里洞窟幽深,更是埋藏珍宝的理想处所。

美国人戈尔顿几乎对所有的宝藏传说都信以为真,连史蒂文森本人也声明是小说的《金银岛》,他也认为确有其事、确有其岛。他将《金银岛》中的细节与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所谓的海盗宝藏说明进行比较,得出一个新奇的结论:海盗宝藏说明与《金银岛》中所述的宝藏说的是同一码事、在同一个地方。换句话说,古巴南部海域中的皮诺斯岛就是史蒂文森笔下的金银岛,就是当年的海盗藏宝之处。

向一些地理学家请教之后,戈尔顿组织了一个小小的考察队,于40年代初乘坐自己的游艇去探宝。说来有趣,他选择的路线完全是按照史蒂文森《金银岛》中“西班牙人号”的路线,他此行的遭遇也与《金银岛》中的少年吉姆·戈根斯的相似。戈尔顿在航行中听见两个水手密谋,准备在找到宝藏之后加害于他。戈尔顿是个精明的人,他想:如果现在惩罚这两个密谋者,他将无法逃生,因为除这两人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在大海上航行的经验。于是,他让船开到圣费利佩岛,并在那里逗留几天,装成认真寻宝的样子,自然一无所获。戈尔顿宣称他上了假材料的当,一路唉声叹气,驾船回国。

过了一段时间,他吸取上次的教训,挑选了4个忠实的伙伴,再次去寻宝。在圣安东尼奥海岬这个小小的港湾中,林木葱郁,形成一道屏障。按照海盗的说明书,此处有一株参天大树,宝藏就在树下。可是,戈尔顿一行找了很久,还是未发现可作为宝藏标志的大树。因为这里的大树太多了!事隔200多年,当年的小树早已长成凌云巨树,说不定比海盗定为标志的那株树还要大呢。戈尔顿甚至认为,那株标志树早已干枯倒掉了。唯一的希望是找到它的树桩,如果树桩还留存至今的话。

探宝者们在密林中走来走去,四处搜寻,并不住地咒骂,最后发现一棵巨大的百年大树,其树根伸入水中。戈尔顿一见,便忍不住欢叫道:“终于找到了!”

他当即吩咐对此处水下的情况进行认真察看。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一位同伴在污泥中碰到了一条又粗又长的铜链。看来,海盗宝藏就要到手了!

戈尔顿同他的4个伙伴一起,走进齐腰深的水中,用力抓住铜链,想把它拉出来。可是,这个泥潭是个陷阱,他们用的力越大,自己就陷得越深。对于这种情况,他们早有准备。于是,他们在岸上安了一个简易的绞车,用绳子拴住铜链一端,用绞车将它拉上岸。即使这样,他们拉起来仍感吃力,猜测铜链的另一端必定挂着大量宝物,否则绝不会如此沉重。

果然,水中已渐渐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矩形物体,那不是金柜吗?但是矩形“金柜”最后还是坠入深潭之中了。戈尔顿又气又急,亲自带头下水去找。他们不仅没有找到,还险些被泥潭吸了进去。最后只得自认倒霉,怏怏而归。

后来,戈尔顿曾多次回到这里来,可是始终未能找到潭底的宝藏,连铜链也似乎永远地消失了。

大约与戈尔顿同时的美国富翁斯杰芬斯也是一个深信史蒂文森笔下的金银岛确实存在、并迷信海盗说明书的人。他也同戈尔顿一样认为皮诺斯岛就是金银岛,他察看骷髅岛南端时,果然在丛林中发现了一个用圆木修建的海盗城堡。城堡旁边还堆着一些锈烂了的炮弹。显然,这就是史蒂文森小说中的斯莫雷特船长、奇弗希博士和吉姆·戈根斯与独脚海盗约翰·希里维尔及其手下搏斗的地方,而那些炮弹则是从“西班牙人号”船上抬下来的。可是,海盗说明书上所写的那些藏宝标志却一个也没有找到。

斯杰芬斯只好继续向西航行。他先后考察了当年海盗们称之为“天堂”、“炼狱”和“地狱”的3个海湾。由于这些地方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他便来到此行的主要目的地——皮诺斯岛南端的本托德艾斯特海岬,希望在这里找到“唐卡洛斯三世号”战船运送的珍宝。

1828年,这艘战船在为西班牙远征军运送500万美元军饷的途中失踪。西班牙政府当即派遣军舰搜寻。几个月之后,终于在本托德艾斯特海岬发现了它的踪迹。

后来经调查才得知真相。原来,领航员见财起意,与船员们勾结,让船触礁。然后,他们杀死船上全部军官,将所载的黄金搬运上岸。起初,他们靠船上剩下的食物为生,后来,船上的东西吃完了,他们便到岸上和海中捕猎食物。几天后,有的人饿死,有的人病死,只剩下几个命大的人隐藏在丛林中。至于黄金现在在何处,幸存者们死也不肯吐露。搜寻者无法,只好将其中几人枪毙,以解胸中怒气。而其为首者,则押到哈瓦那,关进狱中。

这些罪犯买通哈瓦那监狱看守,寄出了一张海岸图,上面有这样的说明:

“岸上有3棵树,中间一棵最大。这棵树树根上钉有铜钉。铜钉连着铜链。向北走20步,再向西走25步,有一个小湖。从日出方向往回走4步,那里有一个小山丘,从上面可以看到河岸向东西连成一条线。山丘旁有一眼泉水,山丘下正对泉水处埋着3坛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