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世界神秘现象
8499300000032

第32章 古文明之谜(17)

负责调查这些文物的迈德林·维拉库鲁斯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所长没有肯定这些文物是传说中的财宝的一部分,但他强调指出,其中大部分珍宝是在700多年前制成的,特别是金护胸,是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物。并且,他以装载有如此珍贵货物却未发现殖民地时代的沉船记录为依据,反对认为这些文物是西班牙沉船所载的货物的观点。

这个渔民发现财宝的消息在当地掀起了一场淘金热。为防止盗掘,政府派出武装巡逻队加以警戒。据说,由于发现这些文物的渔民将发现的一部分金制品卖给了附近的贵重金属商人,而被政府以违反《文物保护法》罪关进了监狱。

然而,此类事件已不胜枚举。沉船中的货物和财宝已成为一些投机家和企业家的诱饵,它们的被发现给这些人创造了机会,以致这些文物随时都有可能被盗掘。

现在,让我们谈谈轻装潜水技术的普及导致了什么结果。

空气轻装潜水技术的开发使人类能像鱼一样在海底自由活动,这一方面促进了学术调查和探险活动的迅速开展,同时也应看到另一方面,在世界各地与科学研究大相径庭的以攫取传说中的宝船和财宝为目的的活动也因此而复兴。

对于那些梦想一“攫”千金的冒险家来说,海底的遇难船只及其货物中的财宝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并不仅仅是听听而已的宝岛探险的浪漫故事。沉船的位置一旦被探明,用空气轻装潜水装置能非常容易地找到目标。由于货物中包含着不少经济价值极高的财宝,可以刺激起这些冒险家无穷的贪欲,近十几年来,已经发布了无数关于这类情况的报道,特别是沉没在美国大陆海域中17、18世纪的舰船,更是成为了他们猎取的对象。传说17世纪的海盗,常将掠夺的财宝沉入深深的海底暂时将其隐匿起来。其真伪姑且不论,可是在1971年8月,在距佛罗里达半岛东南的巴哈马群岛海水浴场16公里的海底,当地的潜水员发现了大约9000枚的金、银、铜币。据说,这是荷兰著名的海盗彼得·海因于1628年抢劫伊恩帕尼亚的“斯帕尼休·迈因号”帆船时沉没的钱币。

1971年12月10日,在加拿大东岸的普莱顿海角的海底发现的1枚金币,在纽约市某画廊的一次拍卖会上卖得1000美元。据说这是法国路易十五世为法属魁北克移民用法国“鲁加摩号”船运送的金银币中的一枚,该船在1765年沉没于普莱顿海角海域。加拿大的荷兰籍制图工亚莱克·斯特姆和土木建筑公司的3位潜水员探察了这一沉没地点。据传说该船还遗留有价值200万美元的财宝。在加拿大被称做“黄金汉”的斯特姆,从海底捞出了4000枚银币、500枚金币。

现在成为英联邦的一个独立国家的加拿大,18世纪初叶以前是法属殖地地。许多为法国军队和要塞执勤兵运送给养的配给船经常在普莱顿海角海域遇难。其中“夏娃号”于1976年6月被发现,该船于1724年从布雷斯特港驶出,准备向北横渡大西洋时,遇风暴在普莱顿海角海域触礁沉没。将船中1000枚金币、12000枚银币打捞上来的也是斯特姆潜水小组。斯特姆查阅了法国海军记录,搞清了沉船在海底的位置,了解到这艘船船长400米,宽9米,可载600吨货物,他只是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就将财宝弄到手。由此看来,他确实是一个无愧为“黄金汉”称号的投机家。

这一加拿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打捞沉船财宝的作业结束了,斯特姆潜水小组成员当然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万富翁。在这点上,这个小组作为典型的黄金狂,最终也只不过是一般冒险家们崇拜的对象。这些沉眠在海底的财宝,即使它们是金币,也不是仅仅作为金币躺在那里,它们怎样流通的、何时铸造和流通时间为何时以及与它们有关的人类活动,同时还有隐藏它们的大海的存在,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在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律没有什么效力的期间,海底沉宝和其他许多海洋资源一样,仍然都会是你争我夺的对象。例如,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有一艘巡洋舰“纳希莫夫号”,在1905年5月28日被日本炮舰击沉在对马海峡琴崎海岸外10公里附近处,据说舰上载有大型白金砖16块、金砖48块、5000镑一箱的金块5500箱,价值估计至少在350亿美元以上。1931~1937年,日本曾进行过打捞,但只捞起几块铁片。后来,日本船舶振兴会又以巨资支持打捞作业,到1980年10月已捞出白金砖7块。日本捞出白金以后,苏联驻日代办处立即向日本外务省要求索回“纳希莫夫号”沉船及其所装载的财宝。日本则以打捞与政府无关,要进行“了解研究”为理由作为答复。

在二战期间,英国巡逻舰“爱丁堡号”由苏联驶往美国时,在1942年4月下旬被德国舰艇击沉在巴伦支海。据说这艘巡逻舰上也装有5吨多的金块。英国、苏联、挪威一直都想打捞这艘沉船里的黄金,但因没有勘探到沉船的确切地点所以无法下手。到80年代初,英国里斯敦·皮士莱斯打捞公司终于传出消息,说它已发现了藏有金块的“爱丁堡号”沉船。随之而来的是,苏联飞机不断地在打捞作业区上空进行空中侦察,其潜艇也不时地光临监督,这表明苏联是不会甘心英国独吞“爱丁堡号”沉船里的财宝的。总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海洋探测、海洋潜水和海洋打捞方面的本领也在突飞猛进。一方面可以使人类更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各种各样的海底沉宝寻找者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可以利用先进的水下技术去寻找海底沉宝。一场争夺沉宝的比赛已经在静静的海底世界里拉开了序幕,至于人们到底能发现和打捞上来多少海底沉宝,目前还不得而知。

韩国海底基地宝藏之谜

据说,日本第122特攻部队司令遗留下来4张秘密基地的地图。在这些地图中提到,在韩国的釜山市“赤峙湾”的海底秘密基地藏匿着几十吨的金块、150吨白银,还有1600颗钻石。

有消息披露,日本在二战期间,曾在侵略战争中从中国、朝鲜等处掠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作为军费之用,并在韩国的釜山市“赤峙湾”的海底建立了一个秘密的潜水艇基地,把劫掠来的大量财宝都藏在了这个基地中。这批财宝按币值计算,估计要值现在好几兆的韩元。这件事在韩国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广泛兴趣。

1982年1月,消息一传开,韩国的主要报纸用“釜山有日本秘密潜水基地”、“去寻找通往一‘攫’千金仓库的通道”等大标题,对此大肆渲染,这无疑是要在民间掀起一次寻宝热潮。

因为通往基地的入口处在韩国部队的军营内,平民百姓是无法进入的。1982年7月,韩国军方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决定向民间发放发掘埋藏物许可证。当时公众对发掘这批金银财宝持乐观态度,可是发掘了一年却一无所获。

近些年来,韩国陆军本部与发掘者围绕着发掘许可证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经营中小企业的郑灿泳声称,他在第一次申请了发掘许可证的1个星期后,在某军营地下10米深处曾发现了秘密基地的入口,但军方不允许他再挖了。他只好于1990年3月10日又向“青瓦台”军部提出申办发掘许可证的申请,但无人答复,看来这些财宝即便是有,也不知要落入何人之手,又何况财宝的下落尚没有确定呢!看来,要看好戏,只有走着瞧了。

隧道宝藏之谜

1965年2月,阿根廷人胡安·莫里兹在厄瓜多尔发现了一处庞大的地下隧道。在这条隧道里,蕴藏着无数的对人类具有巨大文化和历史价值的极为珍贵的古代遗物。

在那遥远的史前时代,是谁留下了这些隧道中的宝藏?是谁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制作了这神奇的金书?在隧道的宝藏中,是否保存着人类史前时代最重大的秘密?这一切的一切终有解开谜底的一天,也许解开的人就是你我中的某一个人。

在隧道地下240米处,有一个巨大的大厅,大厅面积为21000平方米,奇怪的是在大厅中置放着1张桌子和7把椅子。常识告诉我们,人类使用桌子是公元前后的事,椅子的出现则更晚。在遥远的史前时代,是谁制造了这些桌子和椅子?而且这些桌椅的材料与一般的都不同,似乎是用某种人造材料制造的,又能像金属一样坚硬。

在这座大厅里还有许多纯金制作的动物模型,如大象、狮子、鳄鱼、美洲豹、骆驼、熊、猿猴、野牛、蜗牛以及螃蟹等。必须指出,其中有些动物如大象、狮子和骆驼等,是美洲所没有的。那么,是谁制作了它们的模型,并把它们置放在了隧道中的呢?

更令人吃惊的是,在隧道里一块长53厘米、宽29厘米的石板上,竟然刻着一只恐龙的形象。谁都知道,恐龙早已在6400万年前灭绝了,今天人们对恐龙的认识还是从化石研究中得来的呢。这些建造者是怎样知道恐龙形象的?难道他们见过活的恐龙?或者,他们与现代人一样,用高科技手段研究过恐龙化石?

另一个难以想象的物品是莫里兹在隧道里发现的一个护身符。这个护身符用石头刻成,高12厘米、宽6厘米,经鉴定是公元前9000年~前4000年的遗物。它的背面是半弯的月亮和光芒四射的太阳,正面是个小孩,这个小孩右手握着月亮,左手握着太阳,而他的双脚竟然站在一个圆形的球体上!然而,直到16世纪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人类才第一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在史前时代,有谁早已知道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球体”上的呢?

隧道里有一个奇异的石雕人像,这个人像戴着形状奇怪的头盔和耳机,穿着带有许多按纽的服装,令人不禁怀疑,如果他不是外星宇航员,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呢?

还有一个石雕,穹形四壁的人物都戴着尖尖的面罩,排列成一圈。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穹形建筑模型。那上面雕刻的戴面具的人物又是些什么人呢?

人们都知道保存在哥伦比亚国家银行的有著名的金制飞行器模型,而在这个隧道里,也有一个与之非常类似的模型。

在这一切的珍宝中,最珍贵的还是那本在许多民族远古传说中提到的“金”书。它是用一种不知名的金属薄箔制作的,共2100平方米,每大小为96厘米×48厘米,每页上都盖有奇怪的印章,估计有数千页之多。书上的文字好像是用机器压上去的。这些文字与现存的任何一种文字都不相同,无人认识,但有几页与克里斯皮神甫保存的金碑上的奇异字母有些相似。

在那遥远的史前时代,是谁留下了这些隧道中的宝藏?在隧道的宝藏中,是否保存着人类史前时代最重大的秘密?也许现代人类的智慧还不足以回答这些问题,但在将来是能够回答的,也是必须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