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市场营销知识
8528600000019

第19章 生产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一、生产者市场的概念

在组织市场中,生产者市场的购买行为有典型意义,它是指购买商品或服务用于制造其他商品或服务,然后销售或租赁给他人以获取利润的单位和个人。组成生产者市场的主要产业有工业、农业、林业、渔业、采矿业、建筑业、运输业、通信业、公共事业、银行业、金融业、保险业和服务业等。

二、生产者市场的购买对象

生产者市场的购买对象可分为5类:

(1)原材料。是指未经生产加工的原始产品,如矿石、粮食等等。

(2)半成品和零部件。半成品是指经过初步生产加工并被用作其他人员劳动对象的产品。零部件是对用于装配整机和整件产品的零件和部件的总称。

(3)主要设备。它一般是指用于工业生产的固定资产,包括厂房和各种大型机械设备。

(4)辅助设备。它们同主要设备相似,只是处于次要地位,在生产中起辅助作用。

(5)供应品。它们是维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咨询服务、办公用品等消费品。

三、生产者市场的特征

1.营利性

生产者市场的用户购买往往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其购买是理性行为,极少有冲动性购买,其决策比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要复杂得多,要涉及许多复杂的经济问题和技术问题,客观上要求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卖主、产品等进行反复论证,从而寻求最为合适的供应者。

2.专业性

生产者市场的购买者多数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由于生产者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通常在技术性能、规格、质量、技术要求方面相当严格、复杂,购买者出于营利目的和生产工艺的需要,对产品采购要求很严格也很专业。因此,生产者市场上的购买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训练,一些重要的采购项目会涉及更多财务、技术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有时甚至需要最高主管做出购买决策。

3.直接性

由于生产者市场上的购买专业性强,成交量大,客户数量相对集中,因此,供方常常直接派员上门推销,买卖双方直接交易,不通过中间商。

4.稳定性

伴随着交易过程,买卖双方易建立起固定的业务关系。

5.多头性

生产者市场的购买者常常选择两个以上的同一产品的供应厂家。这样做,一方面保证自己所需产品的可获利性,另一方面,可在供方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

6.复杂性

生产者市场用户购买是多人参与有组织地做出购买决策。有多人参加的购买决策一方面更容易做到科学、经济、理智,能避免失误,另一方面,多人决策增加了解决问题的程序,降低了效率,增加了购买的复杂性。

四、生产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一)生产者的购买行为类型

生产者购买行为的复杂程度和采购决策项目的多少,取决于采购业务的类型。产业用户的采购业务主要有三种类型:直接重购、修订重购和新购。

1.直接重购

用户按既定方案不作任何修订直接进行的采购业务。这是一种重复性的采购活动,供应者、购买对象、购买方式等都不变,按一定程序办理即可,基本上不用做新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原供应者应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各种便利,争取稳定供应关系;新的供应者竞争机会较少,可从零星小量交易开始,逐步扩大,以争得一席之地。

2.修订重购

产业用户为了更好地完成采购任务,修订采购方案,改变产品的规格、型号、价格等条件,或寻求更合适的供应者。在这种情况下,采购业务比较复杂,参与采购决策的人数也较多。原来的供应者为了不失去这个客户,必须尽力改进供应工作,新的供应者则有较多的竞争机会。

3.新购

产业用户第一次对某种产品或劳务的采购,这是最复杂的采购业务。新购的金额和风险愈大,则参与决策的人愈多,所需了解的信息也愈多,如购置大型新机器设备等。这种情况对供应者是最好的竞争机会,可派出专业推销人员携带样品或样本上门推销,尽量提供必要的信息,帮助用户解决疑问,减少顾虑,促成交易。许多公司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对新客户的营销,以求建立长期的供应关系。

这三类采购业务的决策,以直接重购最简单,新购最复杂。新购的决策必须包括以下全部内容:(1)产品规格;(2)价格幅度;(3)交货条件和交货时间;(4)服务条款;(5)付款方式;(6)订购数量;(7)可考虑的供应者名单;(8)选定的供应者。其他两类采购业务的决策,则只包括上述内容的某几项。

(二)生产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生产者做出采购决策的过程与消费者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其特殊性。实际上,各行业、各企业的采购决策过程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程序。一般认为,生产者的采购决策过程可分8个阶段,但并非每项采购都要经过这8个阶段,这要依据采购业务的不同类型而定。说明各类采购业务在各个阶段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新购最为复杂,需要经过8个阶段;直接重购最简单,只需经过两个阶段;而修订重购则可能需要某些阶段,也可能不需要。

现将8个阶段分别说明如下:

1.提出需要

企业内部对某种产品或劳务提出需要,是采购决策过程的开始。提出需要一般是由于内部或外部的刺激。内部刺激如决定生产某种新产品,需要新的设备及原材料;设备发生故障,需要更新设备或零部件;发现过去采购的原材料有问题,需要更换供应者,或寻找更好的货源。外部刺激如展销会、广告或供应者推销人员的访问等,促使有关人员提出采购意见。因此,产业市场的营销者应当主动推销,经常开展广告宣传,派人访问用户,发掘潜在需求。

2.确定需要

提出需要之后,就要把所需产品的种类与数量,从总体上确定下来。复杂的采购任务,由采购人员同企业内部的有关人员共同研究确定;简单的采购任务一般则由采购人员直接决定。

3.说明需要

需要确定后,接下来还要对所需产品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作详细的说明,写出详细的书面材料说明技术要求,作为采购人员进行采购的依据。

4.查询供应者

采购人员通常可利用工商名录或其他资料查询供应者,有时也可通过其他企业了解供应者的产品情况及信誉。供货企业应多方设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便于买方查找。

5.征求供应信息

找到备选的供应者后,请他们尽快寄来产品说明书、价目表等有关信息资料,特别是较复杂和贵重的项目,必须要有详细的资料才能做出决策。因此,供货企业要善于编写产品目录、说明书、价目表等资料,在这些资料中应对产品详细介绍,并包括含促销的内容。

6.选择供应者

采购者在收到各个供应者的有关资料之后,要通过仔细比较做出选择。选择供应者时一般所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1)交货能力;(2)产品质量、品种、规格;(3)产品价格;(4)企业信誉;(5)维修服务能力;(6)技术能力和生产设备;(7)货款结算方式;(8)企业财务状况;(9)对顾客的态度;(10)企业地理位置。

用户通常是根据以上各项标准选出最佳的供应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产业用户不愿依靠单一的供应者,以防陷于被动。通常是确定一个主要供应者,其供应量约占总需要量的60%,而另外的40%则分散给予其他供应者,以促使供应者之间展开竞争,改善供应工作。

7.发出正式订单

用户选定供应者以后,就会发出正式订货单,写明所需产品的规格、数量、要求交货的时间、保修条件等项目。

8.评估履约情况

用户购进产品后,其采购部门就会主动与使用部门联系,了解所购产品的使用情况,询问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并考查各个供应者履约情况,以决定今后对各供应者的态度。因此,供应者应认真履行合同,尽量提高买方的满意程度。

总之,产业市场是一个富于挑战性的领域,供货企业应调查研究产业用户的需要和采购决策过程,了解其不同阶段的特点,拟订出有效的营销方案,才能获得营销的成功。

五、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

生产资料购买是企业的重要决策之一,根据生产者市场的特征,其购买行为属于理性行为,它受到下列四种主要因素的影响。

1.环境因素

市场营销环境和经济前景对产业的发展影响甚大,从而也必然影响到产业用户的采购计划。例如,当经济前景欠佳,风险较大时,产业用户必然要减缩投资,减少采购量,这时供应者只有降价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足够的刺激,使客户愿意购买并承担一定风险。

原材料的供给状况是否紧张,也是影响产业用户采购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一般企业都愿购买并储存较多的紧缺物资,因为保证供应不中断是采购部门的主要职责。此外,技术、法律、竞争等环境因素的变化,也都会影响产业用户的采购,营销者应密切注意,设法将环境威胁转化成营销机会。

在我国,除其他各种环境因素外,国家政策的变化是影响产业投资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这也是企业最难预测和掌握的一个因素。

2.组织因素

产业用户的组织因素是指用户的营销目标、采购政策、工作程序、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等。例如,有的地方规定只许采购本地区的原材料;有的只许买本国货,不许买进口货;有的购买金额超过一定限度就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等。

3.人际因素

产业用户的采购决策往往受到非正式组织的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采购中心的各个成员在身份、地位、威信和感染力、说服力等方面各有特点,供应者如果能够掌握这些特点并施加影响,将有助于获得订单。

4.个人因素

产业购买者行为是组织行为,但最终还是要由若干个人做出决策并付诸实施。参与采购决策的成员,总难免受个人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因个人年龄、职责、受教育程度、个性和对风险态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供应者应了解客户采购决策人员的个人特点,并处理好个人之间的关系,这将有利于营销业务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