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千金方
8530500000019

第19章 少小婴孺方上(3)

犬痫之为病,手屈拳挛。灸两手心一壮,灸足太阳一壮,灸肋户一壮。

鸡痫之为病,摇头反折,喜惊自摇。灸足诸阳各三壮。

上六畜痫证候。

小儿暴痫,灸两乳头,女儿灸乳下二分。

治小儿暴痫者,身躯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鸣,灸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又灸当腹度取背,以绳绕颈下至脐中竭,便转绳向背,顺脊下行,尽绳头,灸两旁各一寸五壮。

若面白,啼声色不变,灸足阳明、太阴。

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取之法:

横度口尽两吻际,又横度鼻下亦尽两边,折去鼻度半,都合口为度,从额上发际上行度之,灸度头一处,正在囟上未合骨中,随手动者是,此最要处也。次灸当额上入发二分许,直望鼻为正。次灸其两边,当目瞳子直上入发际二分许。次灸顶上回毛中。次灸客主人穴,在眉后际动脉是。次灸两耳门,当耳开口则骨解开动张陷是也。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一法大人当耳上横三指,小儿各自取其指也。次灸两耳后完骨上青脉,亦可以针刺令血出。次灸玉枕,项后高骨是也。次灸两风池,在项后两辕动筋外发际陷中是也。次灸风府,当项中央发际,亦可与风池三处高下相等。次灸头两角,两角当回毛两边起骨是也。上头部凡十九处。儿生十日可灸三壮,三十日可灸五壮,五十日可灸七壮,病重者具灸之,轻者惟灸囟中、风池、玉枕也。艾使熟,炷令平正著肉,火势乃至病所也。艾若生,炷不平正,不著肉,徒灸多炷,故无益也。

若腹满短气转鸣,灸肺募,在两乳上第二肋间宛宛中,悬绳取之,当瞳子是。次灸膻中。次灸胸堂。次灸脐中。次灸薜息。薜息在两乳下第一肋间宛宛中是也。次灸巨阙,大人去鸠尾下一寸,小儿去脐作六分分之,去鸠尾下一寸是也,并灸两边。次灸胃管。次灸金门,金门在谷道前,囊之后,当中央是也,从阴囊下度至大孔前,中分之。

上腹部十二处。胸堂、巨阙、胃管,十日儿可灸三壮;一月以上可五壮。阴下缝中可三壮,或云随年壮。

若脊强反张,灸大椎,并灸诸脏俞,及督脊上当中,从大椎度至穷骨,中屈,更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

上背部十二处。十日儿可灸三壮,一月以上可灸五壮。

若手足掣疚,惊者,灸尺泽,次灸阳明,次灸少商,次灸劳宫,次灸心主,次灸合谷,次灸三间,次灸少阳。

上手部十六处。其要者,阳明、少商、心主、尺泽、合谷、少阳也,壮数如上。

又灸伏兔,次灸三里,次灸腓肠,次灸鹿溪,次灸阳明,次灸少阳,次灸然谷。

上足部十四处。皆要,可灸,壮数如上。

手足阳明,谓人四指,凡小儿惊痫皆灸之。若风病大动,手足掣疭者,尽灸手足十指端,又灸本节后。

客忤第四

论曰:少小所以有客忤病者,是外人来气息忤之,一名中人,是为客忤也。虽是家人或别房异户,虽是乳母及父母或从外还,衣服经履鬼神粗恶暴气,或牛马之气,皆为忤也。执作喘息,乳气未定者,皆为客忤。其乳母遇醉及房劳、喘后乳儿最剧,能杀儿也,不可不慎。凡诸乘马行,得马汗气臭,未盥洗易衣装,而便向儿边,令儿中马客忤。儿卒见马来,及闻马鸣惊,及马上衣物马气,皆令小儿中马客忤,慎护之,特重一岁儿也。凡小儿衣,布帛绵中不得有头发,履中亦尔。白衣青带,青衣白带,皆令中忤。凡非常人及诸物从外来,亦惊小儿致病。欲防之法,诸有从外来人及有异物入户,当将儿避之,勿令见也。若不避者,烧牛屎,令常有烟气置户前则善。

小儿中客为病者,无时不有此病也。而秋初一切小儿皆病者,岂是一切小儿悉中客邪。夫小儿所以春冬少病、秋夏多病者,秋夏小儿阳气在外,血脉嫩弱;秋初夏末,晨夕时有暴冷,小儿嫩弱,其外则易伤,暴冷折其阳,阳结则壮热,胃冷则下痢,是故夏末秋初,小儿多壮热而下痢也,未必悉是中客及魃也。若治少小法,夏末秋初常宜候天气温凉也,有暴寒卒冷者,其少小则多患壮热而下痢也,慎不可先下之,皆先杀毒,后下之耳。《玄中记》云:天下有女鸟,名日姑获,《肘后》、《子母秘录》作乌获。一名天帝女,一名隐飞鸟,一名夜行游女,又名钓星鬼,喜以阴雨夜过飞鸣,徘徊人村里,唤得来者是也。鸟淳雌无雄,不产,阴气毒化生,喜落毛羽于人中庭,置儿衣中,便令儿作痫,病必死,即化为其儿也,是以小儿生至十岁,衣被不可露,七八月尤忌。

凡中客忤之为病,类皆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腹痛夭纠,面色变易,其候似痫,但眼不上插耳,其脉急数者是也。宜与龙胆汤下之,加人参、当归,各如龙胆称分等多少也。

小儿中客,急视其口中悬痈左右,当有青黑肿脉,核如麻豆大,或赤或白或青,如此便宜用针速刺溃去之,亦可爪摘决之,并以绵缠钗头拭去血也。

少小中客之为病,吐下青黄赤白汁,腹中痛,及反倒偃侧,喘似痫状,但目不上插,少睡耳,面变五色,其脉弦急。若失时不治,小久则难治矣。欲疗之方:

用豉数合,水拌令湿,捣熟,丸如鸡子大。以摩儿囟上、手足心各五六遍毕,以丸摩儿心及脐,上下行转摩之。食顷,破视其中,当有细毛,即掷丸道中,痛即止。

治少小中客忤,强项欲死方:

取衣中白鱼十枚,为末,以敷母乳头上,令儿饮之,入咽立愈。一方二枚,著儿母手,掩儿脐中,儿吐下愈。亦以摩儿项及脊强处。

治少小客忤,二物黄土涂头方:

灶中黄土、蚯蚓屎等分,捣,合水和如鸡子黄大,涂儿头上及五心良。一方云鸡子清和如泥。

又方:

吞麝香如大豆许,立愈。

治少小犯客忤,发作有时者方:

以母月衣覆儿上,大良。

治小儿卒中忤方:

剪取驴前膊胛上旋毛,大如弹子,以乳汁煎之,令毛消。药成,著乳头饮之,下喉即愈。

又方:

烧母衣带三寸并发,合乳汁服之。

又方:

取牛鼻津服之。

又方:

取牛口沫敷乳头,饮之。

治小儿寒热及赤气中人,一物猪蹄散方:

猪后脚悬蹄,烧末捣筛,以饮乳汁一撮,立效。

治少小卒中客忤,不知人者方:

取热马屎一丸,绞取汁饮儿,下便愈。亦治中客忤而呕嚯(yan燕):即啼。啼、面青、腹强者。

治少小见人来,卒不佳,腹中作声者,二物烧发散方:

用向来者人囟上发十茎、断儿衣带少许,合烧灰,细末,和乳饮儿,即愈。

治小儿卒客忤方:

铜镜鼻烧令红,著少许酒中,大儿饮之。小儿不能饮者,含与之,即愈。

治少小中忤,一物马通浴汤方:

马通三升,烧令烟绝,以酒一斗煮三沸,去滓,浴儿即愈。

治小儿中人忤,嚯啼面青,腹强者,一物猪通浴方:

貑猪通二升,以热汤灌之,适寒温浴儿。

小儿中马客忤而吐不止者,灸手心主、间使、大都、隐自、三阴交各三壮。可用粉丸如豉法,并用唾,唾而咒之。咒法如下:

咒客忤法咒曰:摩家公,摩家母,摩家子儿苦客忤,从我始,扁鹊虽良不如善唾。良,咒讫,弃丸道中。

又法取一刀横著灶上,解儿衣,发其心腹讫,取刀持向儿咒之唾,辄以刀拟向心腹,啡啡日音非,出唾貌:煌煌日,出东方,背阴向阳。葛公葛公,不知何公,子来不视,去不顾,过与生人忤。梁上尘,天之神;户下土,鬼所经。大刀镶犀对灶君,二七唾客愈。儿惊,唾啡啡如此。二七啡啡,每唾以刀拟之,咒当三遍乃毕,用豉丸如上法,五六遍讫,取此丸破视,其中有毛,弃丸道中,客忤即愈矣。

小儿魃方

论曰:凡小儿所以有魃病者,是妇人怀娠,有恶神导其腹中胎,妒嫉他小儿令病也。魃者,小鬼也音奇。妊娠妇人不必悉招魃魅,人时有此耳。魃之为疾,喜微微下痢,寒热或有去来,毫毛鬓发鬈孝不悦,是其证也。宜服龙胆汤。凡妇人先有小儿未能行,而母更有娠,使儿饮此乳,亦作魃也,令儿黄瘦骨立,发落壮热,是其证也。

治魃方:

灸伏翼,熟嚼哺之。

又方:

烧伏翼末,饮服之。

又方:

以水二升,煮匾蓄、冬瓜各四两,取浴之。

治少小客魃挟实,白藓皮汤方:

白藓皮大黄甘草各一两芍药茯苓细辛桂心各十八铢。

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二升,煮取九合,分三服。

小儿夜啼方

龙角丸主小儿五惊夜啼方:

龙角三铢牡蛎九铢一作牡丹黄芩半两蚱蝉二枚牛黄如小豆五枚川大黄九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