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有啥了不起
8549600000018

第18章 创业成长路--痛并快乐着 (2)

创业当然谁都可以去试,但是我个人觉得创业的靠谱要素可以分三个层次来看待:一是创业的门槛因素,不具备这个因素就连门都进不去的,门槛的核心是体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也就是身体状况与神经强度能不能承受被客户、同行、员工、甚至政府办事人员反复折腾,还要有起早摸黑的素质,也能做到事必躬亲。二是敏感+偏执,进了门槛的人与是不是具有敏感地体会到机会所在,同时能执着的坚持有关。但在大半情况下,敏感的人游移而不执着,执着的人呆板而不敏感,敏感+执着的人往往有所坚持,但是能反周期行事,也能在否定前一段的自我中成长,从而实现持续的发展。三是有此两者尚不足以实现规模化的发展,规模发展则来自领导感召力,来自于对于团队的驾驭,这里我不把团队工作不放在作为创业者的基础条件,而是作为创业者的发展条件。

因此实际上能传统这些条件而能创业者是很有限的,但是我们有不少人可能有自己的创业清结,所谓情结就是说不明白自己是不是符合上面的条件,也被其他人说得有点心动,甚至觉得为啥王八蛋都能创业为啥我就不行。所以我虽然为创业设定了这些条件,但是我还是支持有人去尝试创业,试一把之后行不行的心里就明白多了,否则有创业情结的人不试过,到死心里都不爽呢。但是,创业真的没有那么多导师可以帮助你的,创业是选择一种挑战的实验,是一种孤独的突破,是一种勇敢探索梦想的冲动。虽然,对于小生意创业来说,其实也有不少多少做点生意的机会,但是对于真正我们想成为所谓成功商业人士来说,其实执着的梦想与整合资源的尝试是必要的。我再一次强调,创业就是参与残酷的商业游戏,是有关生意生死与财务输赢的,而且大多数人是带着钱进去,极少数人带着多一点的钱出来的游戏,抛弃幻想非常重要。而且,我们今天大多数所谓创业机构与创业辅导者,本身都不知道创业的门道在哪,对于他们也不要幻想过多。

有些热点热得不爽

我关心时事,部分地由于社会调查的专业需要,部分是由于电视节目选题需要,部分是由于个人兴趣,部分是由于信息收集的习惯。关于最近的一些时事,我有一些直观的反应,发表在此,以供续思。

1、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对于解决眼前的某些紧急问题有帮助,但是也可以看到这些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旧经济周期重大的热门产业,就是振兴了并不能确保我们在下一经济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我也怀疑这些振兴计划太多反应了现有产业利益集团的游说能力。而相对而言,我们有更多的理由去振兴,至少兼顾振兴环境产业、生物医疗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我们下一经济周期奠定好的出发点。

2、躲猫猫与网民地位:中国的网络在传达民意上的地位值得肯定,躲猫猫事件突出了网民调查的作用,结合到最近领导人网聊、一些地方政府在政府考评的时候专门给予网络意见以特殊权重、有些地方甚至在网民中选择人大代表,这些至少给了网络作为公众利益诉求一个特殊的地位,这是进步。但是简单把占总人口10%的网民等同于公众,并且以网民意见替代利益悠关的各群体的意见,更以为重视了一点网民意见就可以在其他的民众意见表达机制改革方面可以放慢脚步就是一个问题了。

3、可口可乐与兼并汇源:对于商务部的这个裁定,我个人觉得很不合时宜,其一汇源卖的时间点是金融危机尚未深化的时候,这个价钱可能是汇源在以后多少年中也不可能企及的,汇源在高点达成的价钱被有关部门在低市的时候裁定不可执行,偷笑的应该是可口可乐。而政府部门对于在饮料这个相对并不属于战略性质的产业的裁定(尽管理由是反垄断),可能为保护主义正盛的国际市场上的中国资本兼并企业国家的企业提供了一个不很好的负面例子。

4、全民创业热潮:创业不是哄出来的,也不是教出来的,创业是逼出来的。目前就业不景气的状况对于逼一些人去创业有客观上的好处,但是在意识形态化的创业热潮中,真正得利的是圈政府创业基金的人。我个人觉得,对于创业与就业有直接作用的中小企业普遍减税措施是最为有效也最为便利的措施,最值得政府认真考虑。已经处在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还在半死不活地撑着,怎么能相信我现在去草创的日子会更好?

5、医改教改方案会陆续出台:一些公众看不太明白,措施还不甚了了的医疗卫生与教育改革方案会在最近和今年陆续出台。我个人觉得,让医疗与教育部门主导改革方案本身就无疑于与虎谋皮,这在本质上导致改革方案的目标与路径选择与最终成效值得怀疑;而且这两件现在悠关几乎每个人的改革方案的成败直接涉及到政府威信与检验民生政策的成效,而现在的方案我甚至觉得就是两部的主事者都对其成效心中无数。我认为延缓方案出台,允许更多版本的改革方案公开论辩,以找出更具价值的解决方案很有必要。

创业中的八大险境

创业者勇气最为重要,因为实际的创业不得善终的可能性是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的,以10年而论,真正能活过十年的创业企业不过2-3%而已,所以有人创业必以先知险而有对策方可增加存货与发展的可能性,一味想好事则死亡率陡增。

1.没有获得实际市场:只思考与推理了理论的市场空间,到了开业,发现没有自己的市场,通常这一类的问题是缺乏对于市场的实际了解,值得学习浙商亲自实地了解市场或者先在同业机构工作一段时间以感知市场,确定自己的细分市场空间。

2.资金紧张:资金紧张会导致企业很快停止运转和企业员工涣散,但是今天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是按照做大做强的模式做的,所以资金紧张或者过剩的可能性都是大的。确定自己是不是要做那么大的企业,是不是要做上市或者大规模募集资本的企业在开始就很重要,实际上我们可以做的大部分创业不需要很多的资金,即使以后需要复制,在一开始应该从小规模操作开始,尤其是那些社会实践经验非常薄弱连小规模运作还毫无感觉的大学生创业者,也就是说,资金紧张的问题对于很多创业企业来说是没有必要地自找的。

3.违约:创业企业应该讲究内部合约与外部合约的规范性,尽量避免自己违约。创业企业的信用建立不容易,毁坏却很容易。但是创业企业遇到别人违约的可能性很大,而在大部分情况下借助于常规的法律保护途径其时间、财务成本很高,因为创业者在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维护上的技能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比依法办事还重要。慎打官司。

4.员工跳槽:创业企业遭遇跳槽是很正常的,因为企业的魅力还没那么大,业务也没那么稳定,运行也没那么规范。因此创业者本人与创业者群体的身体要非常好,要随时能没日没夜地顶上去。而且要习惯有人跳槽,重点在人才预备机制建立上下功夫,使自己不因跳槽而被跳跨。当然今天的员工是独生代的员工,创业者要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沟通、创造员工需要的小乐子、赋予员工能力方面更有耐心与更多投入。

5.分钱:很多创业团队艰苦奋斗的时候还可以,日子好一点就出了问题。创业团队应在没挣钱的时候就说好分钱方法,否则就会成为分裂与纷争的主要来源之一。作为团队核心的创业者,应注意以多照顾其他团队成员的利益以赢得和加强自己的威信。

6&7.回扣与品牌:今天的市场上如果你做的是B2C的生意,因为市场化高因此回扣问题不是一大问题,但是在B2B与B2G(政府)市场上这个问题依然是个不小的问题,回扣短期对于生意获得有帮助,中长期则不利于管理规范与生意发展。因此要学习很多国际跨国公司发展针对组织市场的营销模式(对此本人有专文讨论),特别重视发展C2C(公司与公司)间业务关系,而不是P2P(公司业务人员)之间的业务关系。现在针对组织市场的公司一开始就要把品牌影响力的塑造放在考虑之中,因为如果没有起码的影响,你就是下了其他功夫,自己被列在招标名单中一定成为查核的重点。

8.元老:经济有周期,企业成长也有周期,而每一轮成长中原来的创业元老就可能成为倚老卖老的人,从而阻碍企业的成长。企业要给予元老学习的资源与压力,使得其不断进步,也要在早期就讲好让不进步的元老出列的机制。

创业是有阶段的,创业者是需要不断蜕变的。最初的创业者需要事事亲为,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抗跳槽震荡,也能让自己掌握所有的情况;到第二阶段就要建立紧控性授权机制,培养管理人才,适当分工,在监控中推动业务发展;在第三阶段就要进入协调性授权阶段,建立管理层级,树立其他管理者权威,允许管理者有犯错误的权利,定立目标管理下的授权模式;第四阶段核心创业者要学会做董事长,进行超然的指导性沟通管理,在新见识的获得,战略高度上上形成超越日常业务的学习与行动能力,从而洞察先机也早察重大风险。创业者如不能自觉蜕变,正是我们所创事业脱离险境的最大敌人。

创业比就业还难

最近,俞敏洪委员在两会上特别强调,不应强烈鼓励大学生创业,其实今天我们碰到的是个企业家,他往往有大半的可能性不鼓励大学生创业,因为他站在他看到的创业场景中,大学生创业的不靠谱性很强,而真正卖力地去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往往是政府、有政府背景的机构与媒体、在政府鼓励下跟进的大学当局,但鼓吹的人大半是没创业背景的人。

我们知道创业热的来源是因为就业困难下的一种解套之策。其实我们今天只要稍有技能的大学生与中技生找工作并没有问题,现在最大的反差是技能职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没有技能与社会职业适应性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所以其实不是真的没职业机会,而是没合适对应的人才群体。但是如果没技能、没社会见识、没人脉的大学生连就业都困难,那么他们创业的可能性是更小的,因为在就业与创业的比较中,创业所面临的风险不确定性与管理不确定性所需要的资源更多,因此资源不足的情形在创业的情况会显得更加局促。因此,在常规的情形下有限的一点点资源如果骤然投入到创业去差不多就是自找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