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8603500000131

第131章 论教育城镇化(2)

三、人口城镇化引发的教育资源流转现状剖析

(一)教育资源流向城镇,“反哺农村”机制整体缺失

对于农村来说,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意味着乡村的部分发展机会被剥夺。在工业化、城市化、沿海化的资源配置大潮席卷之下,乡村的前途与命运终究是两极分化。部分乡村因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而获得发展机遇,它们甚至发展为小城镇或大中城市的卫星城镇,教育的资源自然不会减少,甚至还有改善和加强的可能;另一部分的乡村地处边远的地区、海岛、矿山,本来就人口稀少且教育资源不足,又因为替代性弱,整合难度大,成效不显著,撤并学校的可行性不强,不仅给予保留,甚至还会从经费、师资、设备诸方面予以加强,这部分学校、教师、学生“被城镇化”的可能性不大,但所占比重也不大;还有相当部分的乡村教育资源处于城镇内部的村落如“城中村”地区、城镇的周边地区、离城镇不远的山区、海岛或矿山地区,或者是教育资源已经大量地自然地流失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就要因势利导地对这些地区的学校进行关停并转,让农民子女转到城镇地区相对优质的学校读书。那么,这部分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就将彻底转出,这对自古以来就有的尊师重教传统的乡村地区而言是十分痛苦的。一个繁荣或有人气的乡村从来就不该缺少两样建筑:宗祠和学校。所不同的是前者代表传统、规约和秩序,后者代表知识、文昌和未来。这两者都是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至今乡村的规范与激励仍在一定程度倚靠于这两种建筑所衍生出的文化,如果学校不保不存,众多村民将失去心中的希望,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村民迁出该所村庄,自发、分散的人口迁移将让位于强迫的规模的人口迁移。这部分乡村的最终毁灭促进了人口与教育的城镇化,表明了教育城镇化的消极一面。

(二)农村实施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

目前农村学校的空间布局已经逐步形成“初小在村,完小进乡,初中入镇,高中升城”的趋势,农村学校规模越来越小,生源不断下降。福建省某市的一个区,原来有16所初中,师生比不到1∶8,教师超编将近600名,拆点并校之后,仅剩余7所,超编教师不得不采取转岗和离岗待退的措施来缓解教师超编的局面。农村教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农村需要教育,学校是乡村中的圣殿,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学校,在村民心目中也是奉若神明的地方,他们强烈希望能把学校留在农村,也希望子女上学后能学到适合农村发展的本领,能够为振兴农村而服务。然而,农村,尤其是大多数的山村,又很难承托学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村民们有目共睹他们身边的学校的衰落,却无力挽救,他们当然也深知留住学校是很难的,更了解留住学校也无助于培养出好的学生,甚至有可能误了那些继续留在农村学校读书的学生的前程。所以,农村学校已陷入欲罢不能的境地。

为解决农村教育困境,近年来在许多农村地区普遍开展的“撤点并校”工作。

总体上是农村教育资源在空间布局形态上的调整,具有很强的利弊权衡取向和合理处置的实际要求。必须强调,把农村学校撤到乡镇以上的城镇空间中,不是教育资源调整目的,教育资源优化的最终目标仍然定位为让更多地民众享有优质教育。由于城区的人口比乡村稠密了许多,学校管理规范,生源数量和师资水平有了保证,学校的办学就容易达标,相对于农村学校,办学的质量有更多提升的平台。

(三)城市的公立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敞开了大门

城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教育资源流转,教育资源流转既是城镇化的组成又是城镇化的衍生需求。应该肯定,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就是让千千万万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接受现代文明的陶冶与磨炼并使他们成为现在文明社会的组成,没有这个历史机遇,中国的亿万农民将仍然处于相对愚昧的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来说,教育城镇化扩大了农民享有优质教育的机会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合理性,而与教育资源流转相伴相随的教育移民也具有一定的行为理性。

诚然,人口城镇化使得城镇因此扩大范围,商业因此而繁荣,人气因此而兴旺,迅速扩大的生源使城镇学校措手不及,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爆满,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是因为城镇学校的早年设计规模往往都不包含教育移民的成分。而今,它们需要全部接受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就使城镇学校的规模迅即扩大,特别是办学基础较好,品牌效应突出的学校,规模扩大更为显著,出现了“超级初中”、“航母高中”等令人瞩目的大型教育单位。由于征地和基建难以在短期内赶上,有的学校不仅班班人数爆满(班级规模通常在60~70人以上,年段设置班级居然在20~30个以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年轻教师的招聘与培养迫在眉睫,有的学校一年就招收30位新教师,才能满足正常教学运转的需要。操场、宿舍、食堂也都爆满,以致在天台开体育课、租民房住学生、让学生到“学生街”解决伙食问题都出现了。所以,教育城镇化面对的也是一个需要重新配置的教育资源格局,教育资源的供求均衡机制将不可避免地决定教育移民的步伐和教育城镇化的速度。

(四)知识、技能型的农民工,容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移民的动力机制来自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基础设施配备差距、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持续扩大,以及因此引起的农村居民向往城市工作与生活的强烈需求,这是从宏观层面而言。同时,从微观层面上说,影响农村居民向城市迁徙以获得良好教育公共服务的动机还受到农村居民的家庭状况、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就业状况、技能水平诸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融入城镇的能力和就业技能较强的农民工,容易获得城镇的教育资源;这部分农民工如果恰巧拥有学龄儿童并且重视子女的教育,其教育移民的动机将是十分显著而理性的。

此外,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也会经城镇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因素,譬如,农民将随其子女一道进入城镇,使得流动人口过多,甚至是同质化的流动人口过多,就会使低端的服务业迅速膨胀,也会使低端产品和低端市场充斥城乡结合部,甚至催生了大量伪劣产品,棚屋区和各种违章建筑也会持续泛滥,至少在短期内拖累了城镇生活品质提升的脚步。

四、城镇化中教育资源流转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