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8603500000057

第57章 林森与九江起义(2)

林森等革命党人对驻扎九江的清军第53标标统马毓宝及其官兵做了大量的争取工作,“通过同乡、同学、熟人的关系和清政府驻浔新军、江防军联系,吸收同志。……经过艰苦工作,53标新军中下级将士,几乎全部由倾向而支持革命。”此外,“同盟会派了许多会员参加新军。同盟会员李烈钧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派任54标第一营管带,在该营士兵官佐中,培养了一批革命人才”[12]。10月23日,林森策动马毓宝举行九江起义,一举成功,剪掉发辫,宣布独立,脱离清廷;九江军政府成立马毓宝为都督,林森为民政长(林森为便利同盟会秘密工作,没有就职,由罗大佺代理)。

九江起义十分成功:

第一,兵不血刃。革命党人不伤一人就光复九江,这在当时革命派发动的起义中是极为罕见的现象。夺取政权的革命往往要经过浴血奋战。比如:上海光复时,在攻打江南制造总局的战斗中,就有数千人参战,在两次冲锋中就死伤五十多位战士[13];在福建的光复中战斗进行了3天,仅11月9日那天就牺牲了13名战士。[14]

第二,成果巩固。九江起义成立革命军政府后,没有经过什么变乱,政局稳定。都督马毓宝也没有背离革命,后来他还成为国民政府参军。而有的地区则出现了动乱反复,在湖南发动起义的革命党人焦达峰和陈作新竟被立宪派杀害。

第三,秩序稳定。九江起义后,由于革命党人部署周密,措施得力,从而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革命军占领九江后,市面安谧,深得人民欢迎。上海《民立报》报道:“国民军占九江后,即于招商局码头旁竖立中华民国大旗,租界安靖如常。九江军界、学界以及越城中之商店,一律悬挂白旗,及欢祝民国之小红旗,布置周密,并未有战事,且未伤一人。九江租界西人均至林君子超第慰劳,并述欢迎之意。此次九江布置皆系林君筹画,由先得关员及西人赞助,故著手较易”。[15]

诚然,九江起义的胜利、社会秩序的稳定,林森功不可没。他利用浔阳阅报书社做了大量的革命宣传、组织工作;尽力为民办实事而深得民心,并注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还讲究策略,对租界里的外国人也没采取过激行动;再加上认真筹划、精心布置才有如此良好局面。

三、九江起义对稳定辛亥革命大局的作用

九江起义的成功有力支援了岌岌可危的武昌“对于整个革命大局,实具有多方面的影响”[16]。

第一,促成清海军反正,壮大了革命力量。武昌起义后,清政府十分震惊,于10月12日派荫昌率领北洋军,萨镇冰率领海军星夜赶赴武汉镇压革命。但荫昌指挥不动北洋军,清政府不得不请求袁世凯出山督率段祺瑞、冯国璋等部进攻武汉,对革命军构成极大威胁。

武汉方面推举黄兴为革命军总司令组织抵抗。但由于敌强我弱,汉口、汉阳先后失守。11月27日汉阳被攻克后,黄兴不得不离开武昌,东下上海。武昌形势岌岌可危,但最终没有失陷,主要是由于外围形势发生了有利的变化。

海军方面,不但没有构成对革命军的较大威胁,而且大都反正,调转炮口攻打清军。这是因为海军大部分官兵同情革命,不愿为满清王朝残杀自己的同胞,在奉命炮击武汉时,故意不瞄准,不是射向天空,就是射入江中;萨镇冰也仅是奉命行事,也不为满清政府卖力而采取敷衍的态度,后来自行告退。在海军起义中,林森则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功不可没。

当时中国海军较大之军舰是海圻、海筹、海容、海琛四艘巡洋舰。海圻游欧未返,其余三舰就成为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驻汉军舰以海筹、海容、海琛三巡洋舰为最巨,其他炮舰惟三巡洋舰马首是瞻”[17]。因此,这三大舰的举动至关重要。三舰的爱国官兵在革命风潮的推动下在酝酿起义。其中海筹舰长为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的福州人黄钟瑛,在萨镇冰出走后成为舰队代理司令。他也同情革命,决心反正。特别是九江起义后,革命军控制了湖口马当炮台,扼住大江中流要津,截断了清军水路接济。而沿江重要城镇民众倾向革命,上行船只只能到达九江为止,清军舰队受到极大威胁,缺煤缺米,难以得到补给。

11月1日,黄钟瑛率领的清军舰队开往九江,准备归附革命军。但事先舰队与九江方面“未有密约,易生猜贰”[18]。因此,及时接洽,促成这支海军与革命家的联合,至关重要。当时海军官兵多为福建人,林森多年来与闽人海军将领有来往,萨镇冰、黄钟瑛与林森有同乡之谊;海筹、海琛舰的举义组织者何渭生、张怿伯与林森亦有交情。林森与吴铁城当天就登舰拜访,进行沟通联络工作。受到舰队代理司令兼海筹舰长黄钟瑛、海琛代理舰长林永谟以及何渭生、张怿伯等官兵的欢迎,双方纵谈甚欢,疑虑顿消。接洽结果圆满,林森邀请各舰将领数十人上岸宴叙,他们愉快地接受了邀请。林森一行离舰时,舰上还放17响炮欢送。

就在这时发生一起几乎使起义功亏一篑的事件。九江金鸡坡炮台司令戈克安因曾与海容号士兵发生纠纷、积怨在身,在海容到达九江的第二天,“水急移锚,戈竟以私愤,诬为私逃,发炮射击”,起义海军“军心大愤……谓不应挂白旗,招致耻辱”。炮击稍停,张怿伯“尽以举义文卷送招商局,呈林森阅看,林又以交李烈钧同阅。林、李洞明内容,益对戈克安之鲁莽行为,深致不满”。当晚,招商局设宴招待各舰将士以及九江当地军政要人,戈克安也到场挑起事端,海军人士极其愤怒,就在这风波又起之时,“林森起立陈词,谓海军颠覆满清,宜协力同心,勿生疑忌,致误大局。言次,痛哭失声”。备受感动的张怿伯也代表黄钟瑛表示:“海军举义,经险阻艰难,不知若干次矣。今兹成功,殆非偶然。时局尚未底定,武汉战事,势复危急。我海军绝无疑忌,摧败大局;愿枕戈待命,效前驱,之死矢靡他。”话未说完,“在座海军将士多悲愤,泣不可抑。”经大家共同努力,一场风波终于平息。[19]海筹、海容、海琛三大舰以及江贞、飞鹰等舰起义成功,成为革命军的水上劲旅。

随后,其他清海军兵舰纷纷归附革命军。革命军光复上海后,又有建安、楚有、策电、飞鲸4艘,运输舰登瀛洲1艘、鱼雷艇湖鹏等4艘归顺革命军。11月8日,在长江上游的清海军12艘军舰因缺粮米,也在镇江“同举革命之旗。计归附革命军者,有楚观、楚同、楚谦等12艘军舰”。[20]

至此,前来镇压武昌起义清政府的海军几乎全部归附革命军,这对稳定辛亥革命大局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壮大革命声威,增援处在危机中的武昌。九江是在武昌首义后的13天就闻风而动,是响应较早、革命势力较强并获巨大成功的地区。“九江是紧接武汉下游的一个大商埠,襟江带湖,为军事重点,也是江防重镇。武汉得此响应,成犄角之势,顿增声威。而扬子江下游各地,于武昌光复后,虽多表同情,但清兵源源南下,人心动荡不宁,九江光复,赣省与扬子江下游,声气得以互通,往来接触,彼此鼓励不少。”[21]

九江革命武装力量陆、海军联合后,马毓宝、林森、李烈钧、蒋君羊、黄钟瑛等举行紧急军事会议,决定:“派蒋君羊率一支队赴南昌,李烈钧领两支队赴安庆援皖,汤铭乡率海容及一部分舰援鄂”。[22]这三支部队进展较为顺利,有力促进了南昌的光复和安徽局势的稳定,也增援了处在危机中的武昌。

11月19日,部分起义海军又从九江上驶抵武汉参加抗击清军队战斗。海筹号的黄钟瑛升任为舰队总司令,奉命攻击北洋军。刚起义的海军官兵无不抖擞精神、英勇杀敌,炮弹命中率很高,与前日攻打革命军时故意不瞄准的状况成为鲜明的对照。这一仗大挫北洋军威势,清军汉口东方阵地几乎全面动摇,使革命军声威大震。

第三,促动镇江起义与南京光复。镇江处于长江咽喉地带,是兵家必争的重镇。镇江驻军第18协36标第一营管带林述庆本是福建学生会的骨干,也是林森的好朋友。在武昌起义后革命风潮的推动下,林述庆也作了起义的准备,但又担心成功的把握性不大而犹疑未定。林森急派友人林知渊前往镇江督促其举义;福建学生会会员林之夏也奔走于南京、镇江、上海之间,策划革命,促其旧部林述庆及时响应。于是,林述庆毅然于11月7日率领镇江新军发动起义,占领全城,成立镇江军政府,林述庆为都督。

镇江起义的胜利和林述庆策动海军南洋舰队12艘军舰反正的成功大大减轻了武汉方面的压力。当清军加紧攻击汉阳的时候,11月22日,以镇江军队为主力的江浙沪联军在镇江誓师,随后向南京进军,于12月2日光复南京,为革命政权奠都南京打下基础。

关于九江起义的意义,恰如吴铁城所言:九江起义“促成革命大局的奠定,可说关系至为重大”。[23]至于林森的贡献,另一位辛亥革命亲历者蔡人奇指出:“辛亥十月武昌起义,响应云从,(林森)公力居多。”[24]诚如所言,林森在民国肇启之时荣膺临时参议院首任议长,其主要因素正是他成功领导九江起义、策动清海军反正、稳定辛亥革命大局等功勋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