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下)
8606500000019

第19章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3)

三亚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1998年底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46.37万人(城市人口13.7万人);其中,黎族17.8万人,苗族2907人,回族6024人。语言有普通话、海南话、军话、迈话、黎话、回辉话、儋州话、蛋家话等。

三亚市区环境极为独特,山、海、河三种自然美景集中一地,构成了三亚市特有的自然景观。市区三面环山,北有抱坡岭,东有大会岭、虎豹岭和海拔393米的高岭(狗岭),南有南边岭,形成环抱之势,山岭绵延起伏、层次分明;同时,山脉的延伸将市区分成若干青山围成的空间,为城市不同地区提供了各具特色的空间景观环境。海上回望,群山如绿色屏障辉映出三亚市的妩媚多姿。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三亚面临南海,海湾较多,众多海湾各有佳景。处于市区的大东海、小东海、三亚湾与市民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海上的东、西二岛仿佛是面向南海的一张大门,为宽阔的海面增加了层次感,海雾飘过,两岛掩其中,平添了几分神秘;漫步沙滩,作为三亚市标志的鹿回头隐约可见。三亚有东、西二条河穿过市区,二条河交叉南汇于南边海,北汇于中岛端,自然岸线曲折多变,上游水网纵横交错,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时有水鸟飞弋,鱼跃锦鳞,景致优美,生机盎然。

三亚市区坐落在这样一种幽美的以山、海、河为特点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的建设注意城市与自然景观环境、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山——海——河——城”巧妙组合,浑然一体,构成了三亚市区独特的环境特色。

五、我国的地理线

1.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大体以黑龙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腾冲市划一条直线为界,该线东南部人口多,该线西北部人口少。

2.地势阶梯界线

(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地形区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2)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3)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4)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5)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7)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地界线:秦岭。

(8)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9)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10)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l1)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4.气候界线

(1)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5)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6.三大自然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3)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7.自然地区界线

(1)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的活动积温3200℃等值线。

③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8.农业活动界线

(1)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水田区与早作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9.行政区界线

(1)南疆与北疆的界线(流动沙丘与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线):天山。

(2)湖北省与重庆市的界线:巫山。

(3)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武夷山。

(4)广东省与湖南省的界线:南岭。

(5)西藏自治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界线:昆仑山脉。

(6)甘肃省与青海省的界线:祁连山脉。

(7)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线:大巴山脉。

10.综合地理界线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①黄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

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

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六、“中国疆域”及相关问题

国家的基本特征是领土、人民和主权。地理教材,用不同章节讲述国家的基本特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一味地沿袭传统表述的内容,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看来“中国的疆域”一节,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摒弃陈旧的东西、依法编写进新的内容。

“中国的疆域”具体内容涉及:中国的位置、面积大小、范围特征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领土、陆地面积

“疆域”的概念,指国家的领土,并着重于面积大小。这一认识是传统的,缺乏法律上的依据。国家的领土是由几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它包括国家疆界以内的陆地和水域、陆地和水域的底土以及陆地和水域的上空,即领陆、领水和领空。国家领土,首先是由其疆界以内的陆地组成,这就是领陆。它是国家领土组成的基础部分,领水和领空附着于领陆。由此可见误将“陆地面积”作为领土,忽视了领水和领空,虽是合乎传统称谓,但却是错误的。

“领土”一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名词,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使用。把一个法律名词随处乱用,不仅显得不严肃,而且也会产生许多误解。作为教材无需说明“领土”一词用法,但正确使用还是应当的,这起码显示教材的严肃性。

领土是空间立体形态,而不是平面的概念。基于这种认识可知“领土”和“面积”这两个词不能并用,也不能混为一谈。

将“疆域”、“领土”和“领陆”混为一谈,相互代用,忽视其间的差别是不妥当的。把“我国的疆域”明确为“我国的领土”更好些,可以避免概念混淆。把“我国领土面积”改为“我国陆地面积”,这样既明确,又概念清楚。

领土的空间立体形态,是指沿边界上至高空,下至地层深处,是一种不规则的锥状。由此可见,“领土的端点”是不存在的。

“国土”一词十分宽泛。国土,既包括陆地国土,也包括海洋国土。《中国统计年鉴》引用1984年农业部“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在自然状况中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显然是“陆地面积”数,然而却冠以“国土面积”显然不合适,当直接称“陆地面积”。

领土是主权意义上的法律名词,而国土更着重海陆,含义也比较宽泛,尤其是“海洋国土”并不都有完全排他性主权(即领土的性质)。因此说,二者法律性质不同、空间形态不尽相同、表述的意义也有区别。

(二)领海基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内海(内水的一部分)如同陆地领土一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领海也是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1995年5月15日,我国政府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标志着该《公约》在我国生效。为此我们的地理教材也应从法律上明确:我国的内海和领海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领海,是指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海岸基线”是过去的提法,现在应按《公约》修改为“领海基线”。1996年5月15日,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中国政府关于领海基线的声明》,同时还声明将再行宣布其余领海基线。

“领海基线”是《公约》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测算沿海国家领海宽度的起算线,也是沿海国家管辖海域宽度的起算线和基准线。此线的确定意义极其重大。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及其河口、内海、港口、港湾、领峡以及其他位于领海基线以内的水域,叫内水。领海是位于领海基线以外,邻接于内水的一带海域,其宽度为12海里。内海和领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属严格意义上的海洋国土。

明确我国的内海和领海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更正有关“领海”的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应适应今天的国际形势,适时地引入“领海基线”的概念,阐明“海洋国土”的有关内容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三)海上邻国

“隔海相望的国家”一词是在人们传统的不太重视海洋的情况下产生并沿用的。但实际上,西方的一些海洋国家在15世纪时,占据海洋已发展到了高峰,“共有物”的海洋秩序已为海洋分割所代替。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陆架的开发和对200海里海洋权的要求又一次引起了海洋秩序的深远变化。海上相邻和相向的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争夺“海洋国土”但不少国家最终不得不寻求外交或法律途径划分双方的海洋边界,以停止无休止的争夺。海洋边界的确定,使原来隔海相望的国家,成了海上邻国。同样,海洋边界暂未确定的国家,迟早也要划定边界,即使不划定或尚未划定海上边界,也是海上邻国。

我国与相邻和相向的国家目前还没有全部划定海域边界,但这并不是说黄海、东海、南海不存在边界,也不是说这些海域是公海。我国所濒临的海域:黄海、东海、南海,也将为其周边国家分割,同北海一样。

北部湾海上边界已由中越两国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确定,可见中越两国不仅是陆上邻国,也是海上邻国。因此说“隔海相望”已是十分陈旧的词语。在世界海洋早已开始重新分割的今天看来,“隔海相望”一词很不合时宜,应改为“海上邻国”。

(四)“海洋国土”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除渤海为我国内海,其余3个海均与相邻国共有。《中国统计年鉴》中中国的自然状况,在国土栏目下标明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其实这473万平方千米海域并非全是我国的,按有关海洋法律,约2/3属我国的“海洋国土”,即我国“海洋国土”约300万平方千米。

“海洋国土”中有内海、领海,也有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不同海域其法律上的权益是不相同的。广义的“海洋国土”是沿海国管辖海域的总称。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除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还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

在已进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海洋关系新领域,教材的编写当具有海洋意识,体现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我国有关海洋法律和法规的精神,反映出我国的外交政策,使学生正确地了解海洋、感知海洋、关注海洋。

七、谈中国行政区域的划分

(一)中国行政区划分的历史演变

历史上,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一般为两到三层,层级主要取决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中央政府希望控制的层次越少越好,中央的政令就可以一竿子到底,有利于政令畅通。但是问题在于国家太大,层次太少,管理有难度。比如秦代辖区相当于现在的一半,所以只设郡、县两级,而到了清代,版图扩大,变成三级:省、府或州、县。到国民政府期间,又变成两级,但其对地方的控制力度有限。于是在特殊时期,比如围剿红军时,又派生出第三级: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当时叫专员公署。

解放以后,我国延续旧体制,基本上还是沿用元明清几百年来的旧区划分,实行“省——地区——县——乡镇”虚四级制。地区是虚的,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所以有省长、县长,但是没有地区长,只有行署专员。省和县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和职能局,地区不能。但20年来地区却慢慢“实化”。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地改市”和“县改市”全国开花。如90年代,山东省的聊城地区(含东昌府、阳谷、临清、高唐、冠县、东阿等)开设聊城市。地区一级原来算“虚一级”,但地改市后形成了自中央到县的“实三级”因为这一级的市已经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也有县改成县级市的,像山东泰安的原新泰、肥城两县在80年代后就相继设县级市。而“县改市”就是把经济发达的地区切一块,通常是把县城关镇改成市,初始想法是由此来带动整个县的发展。例如山东济南的明水镇改成章丘市后,就大大促进了该地经济的发展,而变成一座全国百强县。

(二)目前行政区划分的弊病

1.行政区层次多而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划分是省、县和乡镇三级,还没有条例说可以让地级市管县级市或县。实际上,存在的行政区划分并不完全是宪法规定的三级,而是四级。如果加上区公所、街道办事处等派出机关,有的地区则达5~6级。此外,还存在着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开发区、风景区、管理区等,这些不同的区虽然不是一级行政区,但其机构常在一定范围内行使着一级政府的职能,造成国家行政管理混乱。行政区划分层次多,必然会造成国家行政机构臃肿,给行政管理带来不便。

2.行政区划分与经济区划分的矛盾

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行政区划设置模式归根结底取决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包括当时的地域范围、自然地理状况、生产力水平、交通通讯能力、民族分布、政治制度等,如果这些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区划设置模式也应该相应地有所调整,否则就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福建厦门为例,当地的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烦恼:从地区条件看,要发展厦门经济和南边汕头的协调要比和北边省会福州的协调来得更为重要。但厦门和汕头却隶属于福建和广东两个不同省份。隔省如隔洋,因此闽西南经济合作区谈了多年,但成效却并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