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新课改·高一地理备课素材(下)
8606500000044

第44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3)

6.业务规划不仅仅局限于解决与单一GEF重点领域有关的自然资源管理事宜,而是能在GEF的三个重点领域(如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和国际水域)和土地退化之间通过协同作用获得优化的多重效益。这已引起有关参与国家日益浓厚的兴趣,希望结合国家发展的优先重点达到公约的多重目的。所有这些都是通过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解决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土地退化、水域管理和/或大气温室气体稳定有关的事宜,并对GEF现行业务规划进行补充。

(二)公约指南

7.上述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一个能够实现多个全球环境目标并能产生多重效益的广泛而且是跨部门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与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的三个主要公约是一致的。

8.在第二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上,缔约国“重申生物多样性及其组成部分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应通过整体方式加以解决,应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其中,生态系统方式应是主要的实施框架”。

9.社会和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中得到反映。该公约强调,用于解决与温室气体来源、沉降和贮存有关事宜的政策和措施应考虑不同的社会经济内容。

10.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CCD)强调防治荒漠化(或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的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应该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内进行。

(三)规划目标

11.业务规划的目的在于促进全面生态系统管理活动的广泛开展,将生态、经济和社会目标加以综合以获得多重的、跨部门的地区、国家和全球效益。这些效益包括下列内容中的两项或更多:

①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以及由此引起的效益相应分享;

②减少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的净排放并增加贮存;

③水体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包括水域、河流盆地和沿岸区域;

④防止全球重要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污染。

12.与增量成本原则和该业务规划的广泛规划方式保持一致,具体支持获得全球效益活动的GEF资金机制强调融资和费用分享原则。

三、出生率

在单位时间内每一个体的平均产卵(子)数,称为出生率。有时把构成种群的所有个体的出生数作为粗出生率(crudebirthrate),把繁殖中的雌性等种群的每一个体的出生率作为特定出生率(spe-cificbirthrate)而加以区别。表示每一特定年龄雌性出生率的龄别出生率(age-specificbirthrate,age-specificfertility),这在种群统计上特别重要。每单位时间的出生率为B,则瞬时出生率(instantaneousbirthrate)b=1nB。瞬时出生率用数学处理是方便的,所以常用于种群动态的统计。另外,natality一词除了表示出生率外,还用以表示出生数和繁殖力。birthrate是deathrate的对应词,natality是mortality的对应词。

每1000人口的全年活产婴儿数。其公式为:B/P×1000‰。式中B为全年活产婴儿数,不论妊娠期长短,婴儿脱离母体时,有呼吸、心跳、脐带搏动、肯定的随意肌收缩等生命现象者称为活产。P为全年总人口活过的人年数,即平均人数,常以年中人口数替代。出生率受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只能大致反映一地的生育水平,所以亦称粗出生率或总出生率。

计算出生率时,应保持分子、分母内涵的一致性。若按常住人口计算总人口时,出生人数应按婴母的常住地进行统计。按常住地统计出生率能避免妇女离开常住地生育给当地生育水平带来的影响。若按出生地统计出生人口,那么以现有人口数作分母更合理。

①粗出生率

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平均每千人所出生的人数的比率,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公式中:出生人数指活产婴儿,即胎儿脱离母体时(不管怀孕月数),有过呼吸或其他生命现象。年平均人数指年初、年底人口数的平均数,也可用年中人口数代替。

②人口出生率

指某地在一个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用千分数表示。其公式为: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平均人口数)×100%。

四、地球:每小时灭绝一个物种

钟表的时针每走一个数字,就有一个历经千百万年进化的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提供的信息显示了这一惊人的生命灭绝过程。

据科学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物种的丧失速度由大致每天一个种加快到每小时一个种。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这些濒于灭绝的物种大多数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人为活动是其主要原因。特别是由于商业贸易而导致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物种濒危乃至灭绝的重要因素。野生动植物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发展的历史。然而,特别是自工业化革命以来的近200年里,伴随着人口数量膨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

五、水污染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水土流失;(6)矿山污水。

六、关注白色污染

1.关于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废弃农用塑料薄膜、塑料包装物、塑料快餐盒等废旧塑料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由于塑料制品大多呈白色,并且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彻底分解,对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故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破坏市容环境。遗弃的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是造成环境脏、乱、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破坏景观,影响城市形象。

危害人体健康。遗弃的塑料制品如粘有污染物,会成为蚊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农作物生长。农田使用的塑料薄膜老化后,会破碎遗留在田间,不分解腐烂。破坏土地结构,阻碍植物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影响农作物收成。据调查每地若含残膜3.9公斤,就可使玉米减产11~23%,小麦减产9~16%,而且这种污染很难消除。

危及动物安全。散落在江河湖海及田野的废塑料碎片被动物及水生物误食,会导致生病、死亡。北京动动物园的长颈鹿有的误食塑料袋致病,“国宝”大熊猫因误食塑料袋致死的事也有发生。

若被填埋,将直接占用土地,且1000年内难以降解,影响土质结构:若被焚烧,则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3.限塑令

根据2008年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72号文件《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目的就是希望能限制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这一政策一出台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国外禁止“白色污染”的成功经验

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以及大量使用塑料袋所带来的环保危机,世界各国绞尽脑汁,纷纷使出各种招数来化解这一危机。各国的情况不同,出台的相应政策也有出入,其中普遍的做法是使用替代性可降解产品、收取处理费、设置回收箱以及对违反者罚款等。

第一,封杀塑料袋。

美国旧金山市议会2007年3月27日以10票赞成、1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禁止超市、药店等零售商使用化工塑料袋法案,从而成为通过此类环保法案的第一个美国城市。当地超市若再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将被处以罚款。塑料袋将被纸袋、布袋和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生物降解的购物袋所取代。随后,奥克兰市也禁止了超市使用塑料袋。

在英国,2007年11月,伦敦33个市镇议会投票,一致同意立法禁用塑料袋。

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而首都巴黎从今年就开始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

在非洲,坦桑尼亚2006年就宣布禁止使用30微米到65微米厚的塑料袋。卢旺达从2005年开始就禁止使用和进口厚度在100微米以下的塑料袋。乌干达也于2007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了一项禁用塑料袋的法令。

第二,对塑料袋收取较高费用。

在对塑料袋收取费用和使用方面,各国也各具特色:在欧盟,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的许多大型超市对每个一次性塑料袋向顾客收取0.3欧元的费用,其中0.1欧元为成本费,0.2欧元为环保税。

在日本,很多商店提倡使用布袋子,部分商店也提供塑料袋,但是需要收取较高的费用。

在韩国,2002年韩国40家大型超市和商场联手,将塑料购物袋单价统一为50韩元(1美元约合921韩元),一次性纸质购物袋单价统一为100韩元。韩国主要商场和超市把这笔经费集中起来,用于向顾客免费赠送非一次性购物袋,或用于捐助环保社团、为环卫工人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在非洲,肯尼亚政府已经开始对塑料袋征收120%的消费税,并计划将塑料袋价格提高660%。

第三,立法促使塑料废弃物回收再生。

德国颁布多项法令:1991年通过《德国包装法令》,1998年通过《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指南》,1996年实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规定生产者和经销者回收包装垃圾,包装物要贴绿色标志,绿色标志使用费由包装垃圾再生利用难易程度而定。德国现在和以后都不会考虑禁用塑料袋,因为德国目前使用的塑料袋主要是聚乙烯塑料,这种塑料袋不含有软化剂和重金属固化剂,因此不仅生产过程环保,而且在焚烧处理时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在英国,包装业与28家公司组建“生产者责任工业集团”,在全国推广包装废弃物收集与再利用处理系统,由80%的居民参与其活动,地方政府也负责组织回收。此前,英国人每年使用的塑料袋在130亿个以上,平均每人一年用220个,每个家庭一周使用10个以上。绝大部分废旧塑料袋被丢弃和掩埋。

美国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取法律措施,回收包装废弃物;70年代,美国政府制定资源回收制度;80年代,联邦政府制定总政策,包括减少包装来源、再利用、回收和焚烧等方案;90年代,各州政府纷纷制定不同政策,以回收为主导,解决塑料废弃物问题。

日本先后出台相关法规《容器包装法》、《家用电器循环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较少废弃物数量鼓励循环再造。向顾客收取包装押金,待顾客把包装交回后再退押金。百货业商品包装标准:包装原料不危害人体健康,尽量少用废弃后难降解材料,尽量缩小包装的体积,容器内空间不超过产品体积两成,采用简单的包装方式,甚至零包装。

七、世界无烟日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1988年4月7日,也就是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作为“世界无烟日”,并提出“要吸烟还是要健康”的口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这一天改定在每年的5月31日。

吸烟有害健康,这似乎已众人皆知。但是面对烟草对人体的危害,那些老烟民们总是泰然自若,无动于衷。1995年4月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刊载了一篇文章,列述了一支烟中所含的有害成分如下:

丙酮:一种脱漆剂;

氨:用以生产地板清洁剂;

砒霜:剧毒品;

一氧化碳:有害气体;

ddt杀虫剂:一种有机氯农药;

氰化氢:煤气中的毒素;

萘:樟脑丸中的致命成分;

焦油:只配用来铺马路的一种臭味物质;

尼古丁:杀虫剂。

据说,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支香烟里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能毒死一头牛。一个成年人如果每天吸20~25支香烟,就吸入50~70毫克尼古丁。这些尼古丁本可以致人于死地,只是由于它们是被人体间歇式吸入,加之人体有一定的解毒能力,吸烟人才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