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望族毒女
8613200000177

第177章 开锣(2)

就是老侯爷故去了,太夫人也不曾慢待过他们。这已经是顾府的一项固定开支了。近年因为老家将们年岁大了,延医用药,银子在逐渐增多。这也是顾家虽然没有能接老侯爷班的出众子弟,但在军中威望一直很高的重要原因。

“那就好,要是没有他们,我怕是也等不到晋王府的侍卫赶到。四哥,如今这样的事祖母和大伯父都让你出面,看来是很看重你了。”往常,这样收买人心的事,那都是世子顾琛的活儿。就像之前二房放高利贷,就是由顾琛出面去当众烧毁债券。

顾珉笑笑,“我要的就是顾家在军中的影响力。我已经交代了小厮,私下多留意,看哪家有需要告诉我一声额外帮衬一下。你知道的,我娘是财主,又只得我一个,银子我是不缺的。”虽然顾府一直照料,但人多了也是照顾不周到的地方,有他查缺补漏,让那些老少家将知道有事可以去找四少爷,以后能念他一声好,就足够了。

顾琰也笑,“嗯,祖父留下的人脉是不能就这么断了。既然大哥撑不起来,四哥你也是祖父的孙儿,你接手正好。只是,你不是要走文官这途么?”

“顾家的根底毕竟在军中,而且我比父亲差远了,倒是琰儿你可以撑得起顾家在文采方面的名声。我考中举人以后,不打算再进一步了,就是考我也考武进士去。”

“只要四哥你想清楚了,我一定支持你。而且,你这样中了文举人再去考武进士,比旁人可就强多了。只是,武官可比文官天然低一个品阶。而且,大哥怕是会很不高兴。”

顾珉嗤笑一声,“他自己不肯去军中效力,进了五城兵马司,还要拦着我这么做,有立场么?琰儿,跟着王爷做了不少事,我发现我骨子里还是想做武将。”

“不是因为要跟大伯父对着干?”大伯父是安排四哥走文官的路子,大哥走武职。可是从军太辛苦,大哥一则是没有考上武进士去了军中起点不高,二则是不舍得京中的繁华和新婚娇妻。这一点把祖母和大伯父都气了个倒仰。

这其实也是大伯母的意思,说让大哥熬点资历再去军中好了。大伯父想着从军职级太低的确是容易炮灰,最后也默许了。所以,现在大哥还在享受娇妻幼子在侧,行走京华的温柔富贵日子。

“不是,其实我原本也想走家里安排好的路子,毕竟秦家是文官之首。我才不会为了斗气就故意对着干呢。可是跟着王爷做了一段时间的事,真的发觉自己的兴趣在武职。”

“嗯,我支持你。不过,你跟三伯母还有茵姐姐说过没有?”

“在找机会。”

顾琰挠挠头,“我记得大哥是考武举是从武童生、武秀才、武举人这么一路考上来的。你要再来这么一遭?太耗时了吧。”

“没事儿,明年正好是几重考试的时间叠合,如果顺利可以一年里就都过了。”

“哦,那这么说,你要和大哥一起考武进士。还是先别让他们知道了,不然回头你再闹一回肚子。”顾琰说的是当年白山书院看三伯父的面子,给了三哥四哥考试机会的事。结果顾珉因为闹肚子没有去成。只有三哥顾琦去了,白山长便放了点水收下了他。后来四哥因为误了考试不想等来年索性就在京城求学。这要是两个一起去了,人家只收一个,其实也是给足三伯面子了。那一回,四哥八成就是吃了四伯母暗亏。

顾珉的嘴角抽抽了一下,“这个家的人就是窝里斗厉害。放心吧,一个地方摔倒两次,这种蠢事我才不会做呢。我要是考中了武进士,大哥同大伯母肯定会不高兴,可祖母跟大伯父应该不会。祖母的脑子还算是这个家里比较清楚的。至于大伯,我怎么也是他亲儿子。他虽然会不满意我不走他指定的路子,但总不可能给我设置障碍。”顾珉说完,撇了撇嘴角。

第二日,顾珉把事情同秦氏全部交了底,着实把她骇住了。

“怎、怎、怎么能做这种事?”秦氏一辈子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书。嫁人后和顾三爷琴瑟和谐,同婆母关系也非常亲密。说起来,这家里她是最得太夫人心的儿媳妇。家世好,人简单,嫁妆丰厚,从不搅事。后来因为她年轻守寡的原因,又格外心疼她几分。所以,她一辈子都得以活得单单纯纯的。

然后顾珉又说了他要去请外祖母和叔外祖母明儿过来一趟的事。

秦氏点头,“去吧去吧,琰儿的事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如果不是这样的事,只是自己的事,她是不愿意去麻烦母亲和婶娘的。

于是第三天一大早,秦家妯娌便登门了,说是来探望太夫人的,也带来不少药物和珍贵补品。

太夫人闻询挑眉,秦相夫人因为身份特殊,可从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就算是要探望自己,自家亲家来礼数就尽到了啊。

“快请!来人,把三夫人叫来作陪。”

“是。”

去门口迎客和到三房叫人过来,自然后者快些。秦相夫人和秦太太夫人到东院正房的时候,秦氏已经到了。她站在正房门口屈膝道:“娘,婶婶,你们来了。”

秦太夫人点点头,“走,进去看你婆婆。”昨晚珉儿来说了惊马的事,真是把她给气坏了。孙家怎么教女儿的,这么恶毒。一个守寡的嫂嫂碍着她什么了,居然要下毒手?珉儿说他是顾家人,这件事最好是由秦家人来揭破比较好。秦太夫人感念他对自己女儿一向孝顺,又查出这件事,自然是想都不想都答应了下来。要不是太晚了,昨晚肯定就拉着弟媳妇杀过来了。她这个女儿太不容易了啊!

太夫人眼看亲家进了门,脸色就开始不好,心头咯噔一下,这是出什么事了?

秦太夫人开口了,“亲家,听说你病了,我们来看看你。”

“有劳了,这人年纪大了就急不得,事到临头也就忘了事缓则圆的话了。亲家,二婶,你们坐。”

肖嬷嬷亲自带着人上了茶,然后退回太夫人身边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