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望族毒女
8613200000294

第294章 打算(1)

“我喜欢听你絮叨。”

顾琰撇嘴,真要絮叨你一辈子,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算了,说正事吧。”

欧允眼睛一亮,“我们俩的正事么?”

“不是的。”果然灿烂起来了!

“哦。”欧允遗憾的应了一声。

“我想请你帮个忙。”

“你说!”欧允又凑近了几分,近到可以看清顾琰的眼睫毛的程度,然后被一把推开,“离我远点。”这种话如今已经完全打击不到了,不但如此,欧允还笑着听话的作势移开了那么一点点意思了一下。

“我想办一个收军营里的衣服来浆洗缝补的小作坊,这样可以让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儿多个赚银子的渠道。我也多个赚钱的活计。不过,这事儿因为牵涉到军营,那么要开到军营附近,所以需要两个保人。”这个赚也是赚小钱,可是顾琰也不能不抽成,就是小菊说的升米恩斗米仇,时时处处都得注意。之前经过十多天的舆论宣传,基本上连书院的迂夫子也不反对了。这本来就是两相得益的事情。

“我给你做保人。”欧允拍着胸脯道。

顾琰看他一眼,“你听我说完。”

“嗯。”

“如果只是需要凑人数,我找舅舅跟四哥不就行了。”

欧允一想,倒也是啊。

“需要地位至少偏将军以上,舅舅算一个,另外一个你帮我找孙小丁帮一下吧。”

欧允有点小郁闷,居然是找他带话请孙小丁帮忙。

“好!”他只是千总,上头还有校尉,然后才是偏将军。越往上,越难升迁了。唉,还是孙小丁好,直接一进来就偏将军了。算了,战神军魂一类的人物,通常都是从底层起来的。当年的顾老侯爷,还有养父,那都是!

孙小丁自然是一口就答应了。于是次日顾琰便派人在军营外半里路的位置开始搭建工棚了。修好了命名为‘颜氏浣衣房’。

一共招了五十名浣衣娘,都是身家清白、手脚干净的。收费按照脏破的程度收取,从两个铜板到五个铜板不等。缝补另计,四个铜板到十个铜板。如果要做新衣,也可以到颜氏绣坊,对士兵打八折。第一天就接到了一千多件要洗和补的衣服。估着以后能渐渐增多。

如此三天下来,估算了一下。一个浣衣娘一天洗二三十件衣服,虽然累得腰都不太能直起来,但能得六七十个铜板,能买一斗米(三十斤)或者四斤好肉。如果能再补上一两件收入就会更好些,不过得手艺好的才能轮到。对现在的顾琰来说,一个月能有十几二十两银子的利润,的确是蝇头小利,而且还担着不小的干系。不过看看小菊和那些浣衣娘都干得很带劲儿,她也就觉得值了。

如此一来,顾琰的绣坊和浣衣房就解决了一百二十户人家的生计。一时在柳城名声越来越大。

三月初,顾琰往府城去考行医簿子。一共三天,考了三门,得了三个甲上,顺利得到行医资格。

走出考场,正在下雨,顾琰一抬头就看到小菊撑着伞过来,等上了马车,就听到小菊说:“姑娘,小豆大前天送信回来了。这次的货有六车,上次那些大商行已经派人上门来了。我全都让管家答复说得等货到了再定。”

“嗯,还有什么消息么?”她路上走了几天,小菊是刚来的。

小菊想了想,“姑娘是问军营里的消息么?虽然咱们的浣衣房就在军营外半里处。可是,那些消息咱们还是听不到的。脏衣服都是编号由专人带出来的,什么都不会同咱们说的。”

也不知道前方到底有什么消息。她有三个亲人在军中,受的是加倍的煎熬。不但欧允去前军了,还有四哥和舅舅也在军中。顾琰感慨,军属不好当啊!

第二天晚上顾琰的马车走到了盐城,在此打尖住宿。

小二热情的迎上来,他们一行人,除了顾琰和小菊,还有一个是车把式,六个是护院。顾宅如今人手也渐渐的配齐了。暗中还有欧允的人跟着,顾琰以前打尖住宿的时候曾经对着空地招呼过他们一起吃饭什么的,毕竟人家也是因为她才这么奔波的。可是没有人应答,她也只有不理会了,大概暗卫就是得暗吧。

顾琰为了回来找之前的绣娘也回过盐城,只是那会儿什么摊子都还没有铺开,不像这次回来颇有点扬眉吐气之感。想想她那次离开的时候,那可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啊。欧允的手下是把她当西陵的细作抓走的,街坊邻居还有朝她扔烂菜叶子的。

上来招呼的小二就是上次给顾琰介绍房子经济的那位。不过,顾琰现在样子大变,他自然认不出来了。就是当初回来找人说给丁嫂子听,她也是看过路引后还狐疑了好久才把两个人联系到一起的。

不过如今,颜氏绣坊的颜姑娘名声倒是传到这盐城了,是随着绣娘们的家信传回来的。那些街坊邻居都说从前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了,居然白白放跑了这么一个能带来莫大好处的金主,便宜了柳城的人。

吃过饭,顾琰在屋里洗了个澡,就听到小二通禀回春堂的人给她送请帖来了。按说见过她本来面目的盐城人就那么几个,回春堂不该这么快就找上门来。而且时间这么合适,在她刚考过行医簿子的当口。

这么一想,大概她在府城就被盯上了吧。毕竟回春堂王家是世代行医,也许这一次也有子弟去考。她样子虽然变了,但名字没变,他们传了消息回来,王家查了一下,知道她如今不是吴下阿蒙,可以随意拿捏整治了,所以来递了请帖。这算什么,先礼后兵么?

约在明天,依然是赵夫人做中人陪客,主方是回春堂的王大奶奶。上次喝和解酒就是她们三人。这是要提醒她,她说过不去考行医簿子的话吧。

没听过什么叫此一时彼一时么。那个时候她势弱,所以被回春堂诬告也只能请客送礼委曲求全,然后让知府夫人白得了一成干股。听说她盐城绣坊的布料成衣什么的,都被知府夫人降价卖了,说是赔偿损失。哼,她白拿自己一成好处,她有什么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