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望族毒女
8613200000438

第438章 寿宴(1)

这件事呢,顾琰只是个梳理资料的活儿,却也有人托门路到她这里,让她润色一下相关资料。有的时候,笔杆子也起很大作用的。顾琰看着送到面前的财帛颇为为难,收不收都难办啊。万一她收了,最后这家人的女儿却被弄去了怎么办,到时候不是退赔贿赂就可以了事的啊。所以,一概的不收。

欧允知道这件事有些不高兴,“皇后干嘛让你做这个?”

“因为我不会被随便炮灰掉。”

“你不想做,我去和皇后说说。”

“不用了,这件事皇后都不怕违逆皇上了,还怕得罪你?再说了,她的确也是一片拳拳慈母之心,我能做的就尽量做吧。就是你,也不想看到十六公主去和亲。”

欧允呼出一口气,“嗯。”

国力尚弱时需要和亲,譬如汉前期对匈奴;国力强盛的时候也需要和亲,譬如唐对吐蕃。王昭君出塞时也是汉的国力强国时。这一切的区别只是,强盛时的和亲是真的为了民族团结,和亲的公主也不会那么屈辱,日子会过得比较好。

欧允扫一眼那些卷宗,“那你觉得谁合适?”

顾琰直起身子,小声在欧允耳边道:“我能说我觉得柔妃挺合适么。”众妃请安的时候,顾琰站在皇后身旁,用朝华教她的办法观察了一下。那些有子嗣的妃嫔自然不用说,她重点看了几个年轻的妃子。看的结果是觉得柔妃多半是朝华口中那个还是清白之身的宫妃。

欧允愣住,“胡说八道什么,她可是老头子的妃子!”心头却道,怪不得当年问他是不是看上了柔妃呢,原来是这么回事。他是打着给皇后请安的旗号过来的,因为并不频繁,老头子也万寿将至暂时顾不上他,也就没有再将他关起来。

“就只是挂了个名。”哪个千金贵女去和亲都有些可怜,可如果让柔妃去,其实倒算是绝地逢生了。她进宫五年,今年十九岁,居然还是个姑娘。

“挂名那也是,把宫妃送去和亲,这才是屈辱呢。只有战败国才会如此!”欧允正色道,继而疑惑的问道:“这种事情,你怎么会知道的?”

顾琰不敢把朝华牵扯进来,只得道:“这种可以看出来的。”欧允不懂,这说明他阅女不多。

“是你师傅教你的?”

这哪跟哪啊,顾琰觉得明晖多半练的是童子功,他怎么可能懂。

欧允挠挠下巴,“道家双修之术连这个都可以看出来啊?”

顾琰含糊过去,欧允却是认定了这点。下次看到明晖的时候,眼光里便带了些出来。搞得明晖把顾琰叫去问:“小爷怎么回事呢?那个样子看我,古里古怪的。”

“我不知道啊,你直接问他就好了嘛。”顾琰可不敢透露分毫,那样还不得被明晖狠狠的教训一顿啊。不过,她也有些好奇明晖懂不懂双修之法就是了。还有,他才三十五,以后会不会给她弄一个师母啊?

“说,怎么回事?你们在背后怎么嘀咕我呢?”明晖见顾琰眼中也流露出古怪,当即沉下脸摆出师傅的架子来。

顾琰缩了下脖子,“师傅,你是可以娶亲的吧?”和尚不能娶,但道士好像可以啊。

明晖瞪顾琰一眼,“你俩还是愁你们自己的事吧。”

“应该可以的吧,二师伯都有伍媚师姐呢。师傅,你什么时候也给我生个小师弟吧。”

明晖顿了一下正色道:“道门各派传承不同,所以各派对于门人的能否成亲规矩不同。譬如全真派以及与之接近的隐仙派等,由于修炼孤身修行的清净丹法,所以禁止门人婚娶,并将断淫作为修道的重要标准。但像天师道就不禁止门人婚娶,自张道陵天师以来,历代天师都以嫡亲身份继承法统。咱们这一门,属于隐仙派。你二师伯是半路入的道门,成亲是在之前。所以,以后不要胡说八道了。”

唉,不能啊,可惜了!

“哦,知道了。”

顾琰回到宿处,画桥捧出一套用整块羊脂白玉做成的头面首饰,“姑娘,又有人送礼。”

“谁送的。”反正谁送的,都请何山帮忙退回去就是了。不过这套羊脂白玉头面还真是不错,看得她都有些心动了。

画桥报了个名字,顾琰听着耳熟,半天才想起,这不是顾珏嫁的那一家么?送这么厚的礼,是怕自己因为顾珏的关系刻意为难么?

因为是一整块玉雕成,做工又实在是精湛,顾琰便想着,我要不要看在顾珏的面上把这套头面首饰黑吃了算了?末了还是盖上盖子,“拿去交给何副统领。”算了,和顾珏沾边的东西戴在身上也没意思。何况当值的时候也不能戴。做女官规矩很多,也不知道她那位赫赫有名,在她看来简直是班昭与上官婉儿合体的姑祖母是怎么当下来终身女官的。

顾琰开始时对画桥很不信任,可前些日子何山说让她尽管放心用此人就是。这样她就省心多了,不用成日家提防着贴身的小宫女。想来并不是原本就是他们的人,而是如今被他们给控制住了。

“是。”画桥奉命而去。当然不需要她捧着东西满宫穿梭去找何山,只需要拿出去交给外头一个叫小满子的太监就可以了。

正因为顾大姑太有名了,她不但像上官婉儿一样辅助太后垂帘听政,还像班昭一样写了不少通行天下的书目。既有惊人的政治手腕,又有文学上的不凡造诣。所以,才有西陵太子进宫借阅书目的事。好在藏书楼毕竟是在后宫,也不能总破例。头一次开口恳求,晋王容他进去看了一下藏书楼全貌,亲自借走几本书。再后来便告诉他让他不用亲自去还,派个小宦官送去就是了。如今他要借书还书便只得安排带来的宦官了。

晋王还大方的答应,可以刊印顾大姑的书让他带回西陵去。晋王说顾大姑那些书让西陵的女子学学也有好处,能让她们更懂得闺范,不恋栈权位。将西陵太子借阅顾大姑书籍的用心弯到了这个上头,不遗余力的挑拨纳真和西陵女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