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望族毒女
8613200000684

第684章 顾家(3)

太夫人道:“本来就不是冲她们。”如果顾瑾不是运气好得此时怀孕了,肯定是首当其冲被责难,但她肚子争气,算是逃过了一劫。晋王伤了根本,她肚子里这个也就更金贵了。虽然已经有两个小公子,晋王妃也有孕了,但听说晋王妃胎不甚稳。这个时候自然没人会难为顾瑾,反正她也无足轻重。

这个消息在顾家没引起什么反应,倒是在顾瑜和顾珂去探监的时候引来四夫人好一阵羡慕嫉妒恨。晋王派人是指名道姓接走的方姨娘,要不然说是接顾瑾的母亲那她就去了啊。这会儿气得是捶胸顿足的。

至于男监,顾琛被关进来对顾家人的士气是雪上加霜的打击。虽然他在外头也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但他能在外头,就说明朝廷还没有赶尽杀绝啊。这让得知了顾琰被关起来,集体失望的人又添了一层绝望。至于少了的小八顾珲,不用说是被她娘孙茯苓巧立名目暂时保下来了。将来就是要流放,也未尝不能是有人冒名顶替替他去。

这会儿有没有人心底在暗暗羡慕顾珲有那么一个不守妇道的生母搭救不好说,就是有也没人会宣之于口啊。谁能说希望自己亲娘给亲老子戴绿帽子呢。但四老爷心头却是活络开了,方姨娘倒是可以托瑾儿的福,将来有事干脆脱了顾家的奴籍,他可怎么办啊?

顾琰那个死丫头这回也不中用了,他得为自己打算打算啊。就是不知道那些人说的是不是真能兑现。还有,如果自己能出现,最好还是能把儿子一并带出去。不然一个人孤零零的出去了也没什么意思。他这个岁数,怕是生不出儿子来了。没儿子在身边,将来谁给他养老送终啊。

就是这个时候,女监那边爆发出一阵哭声,顾家的男人们都很敏感,纷纷来到铁栅栏前,面面相觑。

“怎么回事儿啊?”

“姨娘——”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声。顾钊迟疑的道:“听着像是琇姑姑。”

的确是顾琇的哭喊声,一直就病病歪歪的窈娘受不了牢狱里的日子,去了!尸首被两个衙役用一张席子卷了拖出去。顾琇无能为力,只能隔着铁栅栏拼命给来探监的顾瑜和顾珂磕头,“大姐姐,九姐姐,求求你们。不要让我姨娘被丢到乱葬岗去啊!”那不但是死无葬身之地,还要被野狗分食的。

顾瑜点点头,“我答应你。”怎么说都是替顾家生下儿女的侍妾,既然恰好她撞上了,便使银子替她办了后事吧。

“多谢大姐姐!”

顾珂道:“你别磕了,都流血了。放心吧,我跟大姐会买副棺材暂且把你姨娘安置在庙里,至于葬哪里就得祖母说了算了。”像窈娘这样的妾,能不能葬进祖坟那得当家人发话。可她曾是孙茯苓的贴身丫鬟,到底怎样不得而知。

衙役正嫌晦气巴不得有人接手,收了顾瑜让下人递上的银子便不管了。梁国公府的下人又去喊了专做殡葬生意的人家来料理。

事情倒是很快就过去了,但这件事给顾家人的刺激着实有些大。

顾琇的哀哀欲绝就不必说了,其他的男人女人们心头都冒出‘我还不想死’的念头。即便明知道窈娘是因为长久缠绵病榻,但是眼见着她死在跟前,还是不由自主的恐惧。就连三夫人都不由得盘膝默念《清心咒》。

当晚,好些人都没睡着。细听,还能听到上下牙齿撞击的声音。甚至半夜钱氏还噩梦惊醒般号了一声:“我不要死啊——”

理所当然招来衙役的呵斥,但其他人可顾不上埋怨责备。她们也全都害怕得要死。尤其是和窈娘同一个牢房的几人。可别以为死了人就能换个房间。衙役说了,这里死过的人可多了。都换,那就没地儿可以关人了,老实呆着吧。

钱氏重新躺下了,可是总觉得有人在阴测测的盯着自己。她抱膝坐起来,一下子瞅见从下午就呆呆坐在那里不动的顾琇又被吓了一跳。顾琇长得像身体没垮之前的窈娘。也就是钱氏刚到顾家时候的模样。然后她想到窈娘是被自己害得掉了孩子,成了后来那个病怏子。如今才会死在牢房里,这下就更惊恐了。

顾琇抬起头看她一眼,幽幽的道:“母亲,你别怕。你对我姨娘那么好,她在天上会保佑你的。”吓不死你!

“死丫头,你胡说八道什么?”窈娘色厉内荏的斥道。

“我姨娘知道你会好好对我,她不会害你的。”

钱氏不敢再声张了,把头埋进膝盖里。

旁边的柳氏、秦氏等人也都叹口气。小世子满月的时候,都还是繁花似锦,现在却一下子落到这个田地。抱怨的话已经说了太多,所以这会儿所有人包括四夫人都很安静。

不但女监这边因为死了人睡不着,男监那边也没人睡得着。倒不是为窈娘,是为顾琰被关起来的事儿。以大老爷来说,虽然他口口声声骂顾琰是毒女(她当上王妃以后变成腹诽),搞掉了他的侯爵。但他心底也是把这个毒女当救星来看待的。更不要说顾询了,他整个人都垮了。至于窈娘死了,顾珲侥幸逃脱,这些都不在他考虑范围内了。他只想到自己一辈子也算是养尊处优,如果真的要被连累流放的话,会不会死在半路上啊?就算侥幸走到了流放地,那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其他小字辈更加没有经历过事,顾珉稍好些,但想到自己功未成名未就,女儿还在襁褓之中,也是一阵一阵的难受。他已经仔仔细细盘问过顾琛发生在边城的事儿了,和他们听到的没有出入。很难看到翻盘的可能。唉,就算真的有,也得看皇帝的心意。顾家这样的岳家,显然不是他希望秦王拥有的。什么忙都帮不上,尽拉后腿。如果能够被发配到军前效力,他和大哥,还有大伯,也许还能有点作为,不至于山穷水尽。

这个时候,谁都没有留意到四老爷眼底闪过的幽光。有道是无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眼瞅着顾家这艘大船要沉了,他可不要一起沉下去。顾家好的时候又没有给过他多大的好处。决定了,下次提审的时候那些人再问他,他就从了。想办法把儿子捞出来。至于四夫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吧。那些人也不可能答应他过多的条件的。